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當代漢學研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史景遷,繼《康熙》、《追尋現代中國》後,個人最重視的一本著作,將傳記書寫推到頂峰!
 一位詩人般的史學家、一部幾近文學作品的歷史傳記、一趟令人驚奇的震撼之旅…… 無數條細微如絲的史料,在史學大師流暢筆下逐步構建出四百年前,利瑪竇來華時期,中西文化衝突融合的壯闊世界……

 「本書堪稱一部文學作品,但同時又包含了如此廣泛的史料運用。這是大多數職業史學家所無法著筆寫出的歷史作品。」──中國問題專家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無論對東方或西方而言,本書是十六世紀晚期文化史的、最吸引人的描寫。」──西方史學泰斗、《檔案中的虛構》(Fiction in the Archives)作者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本書宛如一整個世紀的描寫,書寫的形式與內容同樣卓越……由一系列的視覺呈現組織而成;因之創造了利瑪竇的世界之豐富的層次與複雜的呈現,堪稱一本不同凡響、精緻的成品,令人感動且不可思議的出色!」──紐約時報書評
 
 「利瑪竇在《西國記法》中,向我們展現了一組清晰的形象。……現在我就把它看作是進入記憶之宮本身的通道……輕而易舉地跟隨著利瑪竇開始第一次心靈之旅。我們一同朝門裡走去,進入大廳,然後向右轉,逐個仔細察看那些形象……
  1577年,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為了傳播基督信仰與西方思想,從義大利出發到了明朝的中國。在華三十多年,他繪製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與徐光啟等人一同翻譯歐基里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在西方他是令人景仰的傳教士與「漢學家」;在東方則將他視為促進文化交流的科學家。
 史景遷敘述這位帶給世界歷史巨大影響的人物時,大膽拋棄常見的編年傳記寫法,而以利瑪竇自己創造的形像架構起一座儲存記憶事件的宮殿——以《西國記法》中敘述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的四個中文,加上四幅利瑪竇聖經故事版畫,分別作為每一章的引述,接著運用他最擅長的敘事技巧、精心鋪陳,細膩的呈現了當時代複雜的個人情感以及宗教上的事件。
 縱觀本書,史景遷把利瑪竇不平凡的一生,化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場景,讓讀者彷彿超越時空,跟隨著利瑪竇一起,細細回味了那個十六世紀末、東西方文化撞擊的世界。
這不但是一部關於卓越歷史人物豐富細膩、引起共鳴,且令人信服的記述,其對於十六世紀反宗教改革的歐洲與在同時期的明朝中國的描述,使其躍升成為一本重要的世界史作品。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07年蔡智恒重新改寫《亦恕與珂雪》,全書的節奏、可讀性與精彩度都更加引人喜愛。



『這是東部的海啊,這麼濃烈的感情,你沒感受到嗎?』
「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渴望。」
『你再看看畫裡女子的眼睛。她眼睛的顏色,跟海的顏色是一樣的,好像她的眼睛裡已經充滿了海水。』我說。
「是嗎?」他低下頭看著畫,非常專心。
『你難道不會覺得,她正在看她的愛人嗎?』
他沒有回答,依舊低頭看著畫。
『所以說……』我指著畫,『這幅畫的名字,就叫愛人。』
 
一個學科學的男孩,一個學藝術的女孩,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貓的搖籃》於1963年出版時風靡全美,馮內果一下子成了美國人最喜愛的小說家,每一個大學生的書架上可能都找得到一本;如果你因為太年輕而錯過了當時那股馮內果熱,本書是一個最好的起點。


這是一本諷喻美國以及人類自己無知地信賴科學家和科技的書,展現了科學正被國家和政府利用來作為毀滅人類自己的戰爭服務的罪行。馮內果以大膽有趣的情節,銳利嘲諷的筆觸,深刻地啟發了六○年代激進的美國年輕人。在1971年,芝加哥大學以這本書授與馮內果人類學碩士學位。
 
 《貓的搖籃》是馮內果創作高峰期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是最有「依據」的一本科幻小說作品。主要在控訴人類的愚行與惡毒:以其有限的智慧,不完美的道德觀,「製造不值得製造的東西,知道不值得知道的事」,而且還沾沾自喜,像隻學會抽菸上了癮頭的猴子、會表演爬樓梯的海豹那樣天真「無知」,或者像設計出回力刀而不知如何使用的獵人……。──吳錫德
 
   這是一本「末日小說」。主角約拿計畫寫一本《世界末日》的書,他想探訪第一顆原子彈落到廣島那一天,美國的重要人物都做了些什麼事?他首先追問到「原子彈之父」的小兒子,得知「原子彈之父」在他的偉大發明落到廣島的那一天,他本人突如其來地出來哄孩子玩「貓的搖籃」的遊戲。(這是一種用一圈繩子繞在雙手指上,翻出叫做「貓的搖籃」的花樣哄小孩玩的遊戲。)而「原子彈之父」是個對人類無絲毫情感或無所謂道德的怪角,視科技的發明為一種腦力遊戲,並在死前發明了一種足以令各種液體凍結、號稱冰-9的物質。
   主角尋著「原子彈之父」的三個孩子,來到了「聖羅倫佐共和國」,接觸到一種汎愛眾的布克農教。在這個小島上,處處可見獨裁者荒腔走板的治理方式,以及布克農教種種嘲諷人類現存想法的主張。故事的最後,獨裁者吞下了冰-9,透過人與人的層層接觸,整個小島由中心向外,直到整個海洋都為之凍結。一場世界末日即將豋場。
 用線繩翻出的「貓的搖籃」,線圈裡既沒有貓,也沒有搖籃,有的只是一片空無。馮內果以其一貫的戲謔手法,讓讀者思索許諾給人類美好未來的科學諾言,以及人類永遠需要面對的生存課題。



書名:貓的搖籃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間接路線」是當代英國戰史大師李德哈特畢生所提倡的戰略觀念。在《戰略篇》一書中,李德哈特以西洋軍事史上的三十場戰爭,二百八十多個戰役的研究為例,歸結出間接路線實為最有希望且最經濟的戰略形式;並在此基礎上,為戰略思想構建出一套新的理論體系。而書中有關於大戰略的思考及游擊戰的闡述更是開風氣之先,在核子時代的今日,尤具啟示。


此書對於戰略理論作了有系統的扼要分析,尤其是有關大戰略的思考更開風氣之先,直到今天仍受到全世界研讀戰略思想的愛好者們之重視。

作者介紹:
李德‧哈特(B. H. Liddell-Hart
英國軍事思想家。189510月生於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英國步兵隊,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電報》和《泰晤士報》軍事記者、《大英百科全書》軍事編輯。二次大戰前(1937-1938)擔任英國陸軍部長賀爾‧貝利夏的私人顧問,致力於英國陸軍的改組工作。戰後,李德哈特在世界軍事學界的地位達到最高峰,歐美各大學及軍事院校紛紛授與榮譽學位並聘邀客座講學,1966年受封為爵士。
著作超過三十餘冊,包括《戰車:皇家戰車團及其前身的歷史》、《山的那一邊》、《回憶錄》、《戰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其有關於機械化戰爭的觀念對當代的戰爭藝術具有重大的影響,尤以在德國為然。19701月卒於白金漢郡梅德門漢縣。



書名:戰略論:間接路線(改版)
作者:李德‧哈特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獲第十二屆Bunkamura雙叟文學獎
芥川獎作家 多和田葉子 揭開文明裡的假象 / 刨出野蠻裡的文明
 
這是一本宛如野火般燒痛世人神經的小說
 
沙耶一屁股坐在月台上擠青春痘、補妝,卻引來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斥罵她是土人嗎。沙耶不禁心想,是誰規定不能在月台化妝的?沙耶上了電車,電車上的座位各以白線畫出每個位置的大小,沙耶心想,我的屁股才不會乖乖地坐在那個格子裡,然而,自己卻又偷瞄別人對她的反應。其實,根本就沒有人在看沙耶,但是那道白線彷彿像剃刀一樣,讓她開始感到心神不寧‧‧‧‧‧‧。


沙耶在名叫 DOZIN的店裡遇到一名喜愛旅行的伊莎貝拉,她沉醉地聽著伊莎貝拉的旅行故事,同時萌生了到那種車子無法進去的地方旅行,與那看起來行徑野蠻卻個個有禮的人接觸,但是真有這種地方嗎?而唯一知道這個地方的伊莎貝拉卻又消失了‧‧‧‧‧‧。
 
為了擺脫野蠻的形象,一味地跟著西方的腳步就能躋身文明的國度嗎?文明的現在,真的比樸實的過去好嗎?

多和田葉子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