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目前分類:麥田人文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暢快的戰鬥,一九六八!──李明璁(《邊讀 邊走》)

 

「到了今天,我仍無法忘記在高中時代傷害過我的老師。除了極少數的老師

之外,他們都想要從我這裡奪走非常重要的東西。他們象徵著『無聊』,持續

從事將人類變成家畜的工作而不覺得厭煩。那種狀況至今依然沒有改變,可能

還變本加厲了個人以為,唯一的報復方式就是,活得比他們快樂︙︙這是

一場戰鬥。如今我依然繼續進行這場戰鬥︙︙ —村上龍》

 

一九六八年,日本泡沫經濟來到高峰,到處充滿投機的金錢遊戲與貪婪的消

費主義。當時三十五歲的村上龍,沒有延續前作黝黯沉鬱的風格—兩本獲得

大獎的小說《接近無限透明的藍》與《寄物櫃裡的嬰孩》,新作《完全明亮》

輕快:「我是在『未來可能不會再寫出如此愉快的小說了吧』的心情下完成了

這本書。」

 

自傳式的真實故事場景在長崎縣佐世保一所高中,時間是一九六九年春夏之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德國文化關鍵詞》中看到德意志靈魂

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蔡慶樺

 

              如何讀這本書?如何面對德國文化?我想以一個德文字來定位我讀這本書的態度,以及看待與德國文化的關係:auseinandersetzen。這個字有以下多層意義:一、試著向某人釐清、闡釋什麼東西;二、深入、甚至是批判性地處理什麼議題;三、與對話者在爭執的對話中辨明真理;四、分割共有財產;五、區分、分開。這個德語字彙的豐富與多義曖昧,某種程度上正可以代表初接觸德國文化者的感受,同時也道出了我們的猶豫。如何使用這個字彙,我們猶疑不定;正如同關於德國文化,每個人都能說上些什麼,卻又難以說清全貌。

  這本書正是我們用以與德國靈魂auseinandersetzen的裝備:在閱讀本書中,我們試圖釐清德國文化,深入且批判性地思索這個文化的特質,但是也必須試著與兩位作者交鋒爭執,或甚至區分出我們與德國民族共有的、以及絕不可能共有的東西,在差異中試著築出一條共同道路。

  0317-德國文化關鍵字-立體300.jpg

  兩位作者都是一流的博學作家,擁有絕佳的眼光與閱讀品味,他們選出六十四個關鍵詞彙解析德國文化,是一次龐大又迷人的創作計畫。其中有些詞彙所蘊含的內容極為特殊豐富,難以被直譯為外文,已作為外來字生根於英文詞彙中。這些關鍵詞提供讀者絕佳的素材,去探索德國文化之路上見到的各種迷人風景,甚至與之對話的可能性。

  苔雅.朵恩(Thea Dorn)是德國文學界的才女,分別以推理小說、舞台劇本、電影劇本等獲得德國推理小說獎、格林電視獎等各文學獎,並主持廣電文學節目,我聽她的節目,非常喜愛她無比快速的說話速度裡銳利的觀察。二一七年三月開始,她接下廣受好評的文化類電視座談節目《文學四重奏》(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確是極好的主持人選。而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裔少數族群(前妻是同樣來自羅馬尼亞的德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塔.穆勒),在羅馬尼亞時已是用德文寫作的重要詩人及作家,長年遭共黨監控迫害後流亡德國,出版相當多探索流離與認同主題的作品,除獲各大文學獎外,還獲德國政府頒發聯邦十字服務勳章,由這樣一個既處在域外又身在核心的作家來書寫德國文化,我想不到更適合的執筆者。

 

岔路上的路標

 

  這本書的對象不只是願意接觸繁花盛開的德國文化傳統的讀者,還是希望理解當今德國社會的讀者。許多複雜社會現象、政治議題,倘能自表象背後理解文化根源,將有更清晰的理解。例如,二一六年底柏林發生的耶誕市集恐攻事件,並不僅僅是一次血腥攻擊;德國人反應如此激烈,不只因為十二個人死於耶誕市集,還在於這是個充滿象徵意義的文化之戰。讀了本書「耶誕市集」一章即可知道,那不只是一個進行商品交易的場所,那還是銘刻著德國人們聽覺、嗅覺記憶之處,那是古老的日耳曼民族幾百年來與親友家人品嘗奶油長條糕餅的市集,此處有著「對童年之呼喚」。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恐攻事件後,梅克爾總理對恐怖份子宣示:我們德國人還是會與所愛之人一起上耶誕市集,絕不退讓。因為那不只是一個市集,那是決定了德國人之所以為德國人的、無法讓出的領域。

  翻開本書的讀者們會感覺自己深入了文化的密林。哲學家海德格曾比喻思想者如同走在林中路,只能就著林葉間偶然洩下的微光辨認那些幽微模糊的小路,期待自己能找到早已多年不辨的方向。所謂的德意志文化正是這樣龐大的黑森林,而這本《德國文化關鍵詞:從德意志到德國的64個核心概念》,是在每一條岔路上的路標。兩位識途者在路標上寫下了耶誕市集、德式香腸、麵包、啤酒、合唱團、足球……這些尋常概念,引領讀者認識一個不尋常的國家。

  或者我們可以想像那個格林童話糖果屋故事的場景,可憐的兄妹被丟棄於森林中,幸而留下了石子作記,最後能找到回家的路。本書的作者們知道讀者──不管是不是德國人──在探索德國文化的迷途裡,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那些有時曖昧、有時指向相反方向的路口徬徨,於是為我們丟下了六十四顆石頭。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第三帝國服務_BN_810x326.jpg

               近日有一種日益普遍的觀點,那就是科學等同於率直的宇宙探索:使用固定、透明和平等的方法論努力尋找真理,不像人文學科一樣,受意識形態教條和模稜兩可所困擾。可以肯定的是,科學家也是人,但科學(在此看法中)超越了我們個人專注的事物,所論及的是更重要的地球萬物,揭示的一切既原始又抽象。我們身處的時代可以讓人不害怕挑戰科學是「脫離現實、純粹的知識」。相反的,有些科學家和科學擁護者認為,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大多只提供經過妥協、或許半真半假的陳述,神學家編造虛構的故事,政治家貪贓枉法,只在意選票,文學理論家則是厚顏無恥的小丑和騙子。即使是研讀科學的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也經常遭到科學家以懷疑態度、甚至徹底的敵意看待,不僅是因為他們讓科學的井然形象變得複雜,也因為一些科學家無法想像,科學為什麼會需要這種監督。為什麼不能放過科學家,讓他們好好挖掘真相?

  這種過分樂觀的描述無疑引出了我的懷疑論。這些趨勢興起又衰落。我們常說,科學家曾經為神服務,在其他時代曾為工業服務,又或者為國家的榮耀服務。僅僅幾十年前,科學看來在文化融合中如魚得水,以混沌又複雜的撩人圖像讓我們入迷,同時尋求與藝術家和哲學家對話。但是,來自宗教和政治基本教義派、裝腔作勢的文化相對論者和庸醫的攻擊,顯然讓許多科學家感到四面楚歌,迫切想要奪回一點點學術權威。而且科學仍舊可以提供實際可行的研究手段和可靠的知識,對此科學從業人員都感到自豪。

  然而,堅持科學的純度有其危險,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出反對的理由。當我在研究德國第三帝國崛起時,工作於其中的科學家的回應時,我不得不對其中許多人的態度感到失望。他們認為科學「無關政治」、「超越政治」,比起任何人類交流的事務來說,都是更需要責任和忠誠的「更崇高的使命」──聽起來和我在今日所聽到和讀到的科學家發言十分相似。

  彼得.德拜是這個故事裡的一個關鍵人物,也被認為是科學家中的科學家。審視德拜的一生會發現,當生命出現其他東西,一個不能用俏皮話或公式回答的東西,或者最糟糕的是,一個科學根本不該費心在如此世俗的事務上加以辯護的東西,這個人會變得多麼有問題。

  德拜就像他的許多同事,無疑在如此艱難的時代盡其所能。無論人們是否想要批評他的選擇,一九三年代的德國科學家真正的問題無關個人缺點,而是科學機構本身其實已經成為一棟缺乏明確社會和道德取向的建築物。它為自己在世界上的行為創造了託辭。我們必須珍惜和捍衛科學,但代價不是讓它有別於其他人類活動,而是應該心懷獨特的義務和道德界限。

  最先讓我了解德拜的故事的是科學史家彼得.莫里斯,對此我深深感謝。在許多專家和其他智士極其慷慨的幫助下,讓我有機會通過這個特殊時代和地點的洶湧洪流,並且希望能將在本書試圖達成的結果在最慘的災難中存活下來。    本文摘自《為第三帝國服務》序言

 

       RH3064_立體書.jpg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奏曲
  
我的意圖向來都是說我必須說的,採取的方式是清楚說明,好讓聽的人能體驗到我必須說的話,而不只是耳朵聽到而已。
──約翰.凱吉

 

心動之處_banner_851x315.jpg


鈴木大拙博士在一九五○年履足紐約的時候,年高八十,是舉世聞名的作家、演說家、翻譯家,也是禪宗的活化身。儘管如此,鈴木大拙走的並非常軌。
  
他身高不到五呎,老是穿著運動服和寬鬆長褲。他沒念過大學──「博士」乃是榮譽學位。有時他沉浸在思考中,聽眾不太能聽得到他說話。而且他也不是禪師,他只在鎌倉名寺圓覺寺參了四年的禪。
  
鈴木大拙過人之處在於他聰穎過人卻又態度謙和,加上他想在無形間把禪宗傳到西方。他的學問極為驚人,而且幾乎全是自習得來的。他靠書本自修學會梵文,說一口流利的巴利語(這是早期佛經所使用的語言文字,與梵文十分接近),日文、英文和中文俱佳,也能用藏文(這是從印度文衍生而來)和數種歐洲語言溝通。鈴木大拙運用這些能力來弘揚歷史已超過兩千年、且其教義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譯入現代世界的佛教。
  
在之後幾十年間來到美國弘法的是真正的禪師,他們身穿黑色袈裟,光頭頂著風吹日曬,一看便知是出家人。但是在一九五○年代,鈴木大拙並沒有讓西方的朋友望而卻步。他的禪味既不太過、也非不足。
  

5.tif


佛經在西方已經流傳了一百年,但只限少數學者才有興趣。到了一九五○年代,情形大為改觀。「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正在成形,而屬於這個世代的「達摩流浪者」(dharma bums,譯按:這是借自凱魯亞克的小說書名)正準備普及佛教教義,讓信佛顯得很酷,且能為自由的新形象所用。鈴木大拙到紐約的時候,垮世代正揭開序幕。到了五○年代末,《紐約客》雜誌已經多次報導過鈴木,而鈴木也儼然成了社會名流。

 


8.tif  
 

 

約翰.凱吉在一九五○年是三十八歲。他寫的打擊樂作品把尋常東西所發出的聲音當作音樂,已經為他帶來了一些昭彰惡名。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所編的舞配上了他寫的音樂,但是紐約藝文界主流卻視若無睹。他住在下城,旁邊都是也受冷落的現代藝術家,不過他們彼此之間對於新的美國藝術「淘金潮」倒是常起爭執。

  /// ///

凱吉的生活和工作在一九五○年到一九五四年之間有了很大的改變。他的心境大變,這個「轉變」(英文conversion這個字是從拉丁文的「轉動」〔vetere〕而來)讓他看到身旁無垠的天空。他把機遇(chance)、隨機(indeterminacy)、過程(process)等新概念引入作品中。一九五二年八月,他陪著大衛.都鐸(David Tudor,美國鋼琴家、實驗音樂作曲家)到了紐約州胡士托(Woodstock)的一處小穀倉,交給他一份樂譜,譜上給鋼琴家的指示是靜靜坐在鋼琴前四分三十三秒。這首作品名為《四分三十三秒》(4’33”)。
  
凱吉在一九五一年認識二十五歲的羅伯.勞申堡(Robert Rauschenberg),在他身上發掘了一名「共犯」。在整個一九五○年代,凱吉都在對一些很年輕的藝術家進行「點撥」和「傳教」,其中有些音樂家後來很有名。他的學生圈和盟友後來搞出了世人所知的普普藝術(Pop Art)、偶發藝術(Happenings)、福拉克瑟斯(Fluxus)、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過程藝術(Process Art)、低限主義(Minimalism)。他成了傳奇人物「約翰.凱吉」,藝術前鋒的先驅人物──用二○一○年在西班牙馬德里蘇菲亞王后美術館(Museo Reina Sofía)特展的話來說,他是開啟「此地此刻、如電如露詩派」的第一人。
  
「凱吉是一條河,有十幾條前衛藝術的支流流入或由此流出,」甘恩(Kyle Gann)在《村聲》(Village Voice)的一則身後錄中如此稱許他。

無聲之聲在世界各地響起。連上YouTube,就可以看到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在倫敦的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奏《四分三十三秒》:在二○○四年,長達四分三十三秒的寂靜透過電視轉播到英國各地。
  
「我向各位保證,今天晚上的聽眾都是來體驗這首作品的,」稚氣十足的播報員湯米.皮爾森(Tommy Pearson)說道。
  
攝影機轉向觀眾。台下座無虛席。指揮勞倫斯.佛斯特(Lawrence Foster)在熱烈掌聲中走向指揮台。在接下來三個寂靜的「樂章」──還加上兩個樂章之間的休息,讓聽眾和樂團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喘口氣、發出些聲響,再回頭專心欣賞──逐漸凝聚。整個音樂廳都融為一體。每個人都被喚醒,心中充滿疑問。
  
這寂靜是什麼?它為什麼這麼迷人?
  
我們要它做什麼?

 

/// ///

 

這本書的構想是與在一九九二年去世的約翰.凱吉進行對話。我這是取法於凱吉曾想出與薩替(Erik Satie)的對話;薩替是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早已去世。我會節錄凱吉的著作和講話錄音,並大部分以楷體表示,就像底下這個例子。我想他會想用自己的措辭用語。
  
他很愛說關於鈴木大拙的故事。這裡就有一則。
  
在修禪之前,人是人,山是山。禪修之中,事物泯滅不清。修禪之後,人又是人,山又是山。鈴木博士說完之後,有人問他:「那麼修禪之前和之後有何差別?」他說:「沒有差別,只是你的腳稍微離開了地面而已。」
  
在你親身碰到之前,這只是個令人迷惑的禪門公案而已。
  
一九八六年,我應日本文部省之邀,和其他九位藝術專業人士前往日本。我們在富士山附近山區的小旅館過夜。清晨四點,寒意逼人,我和三個朋友渡過小溪,到了一間小禪寺。我們對著低矮的長桌,坐在黑色的座蒲上。屋內全無燈光,只有我身旁的一名法師手持一根蠟燭。法師右手邊坐了三名和尚。燭光搖曳,映照著金鐘金碗。法師開始誦經。
  
當時我對於所聽到的誦經全無概念──不過現在已經知道了。在全世界各地的佛寺,每天清晨都會誦念《心經》。《心經》以短短數百字,融會了千萬言的說法和兩千年修練所累積的智慧。誦經進行到一半,我告訴自己:「我是佛教徒。」這是什麼意思,我全無概念。
  
此後八年,沒有任何下文。我太忙於我那「一週上班十天」的工作。
  
而種子則在黑暗中靜靜發芽。
  
然後,我的工作突然結束,某日,我人在紐約州卡茲奇山(Catskill Mountains)的美國禪院,走進厚重的橡木大門。我坐在黑色座蒲上開始打坐,精進不懈,彷彿我的生命懸於一線。
  
這本書是為了顯揚接下來發生的事而寫的。
  
對於所做的事,我並無意歸咎於禪,若是沒有禪(去聽亞倫.瓦茲〔Alan Watt〕和鈴木大拙講道、讀經),我大概不會做出我所做的事。
  
本書結構循的是體悟進程。第一部:「見山是山」。鈴木在圓覺寺參禪。凱吉生在加州北部,本來研究的是聲音所引起的喜悅,但是後來一場個人危機危及了他內心的平靜和他對音樂的信念。
  
在第二部中,凱吉認識了鈴木大拙,山不復存在,我們跟凱吉一起走入廣袤虛空之中。鈴木大拙在哥倫比亞大學開禪宗課,凱吉在課堂上聽到開示,開啟了他的心靈,指點他一條轉化卻不磨人的路途。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百多年來,和伊斯坦堡的邂逅,形塑著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識:伊斯坦堡黃金年代的輝煌,發生在一瞬之間的衰頹,在集權統治和宗教極端主義兩害相權之間無庸置疑的選擇。但在戰間期那幾年,伊斯坦堡居民以超乎想像的狂熱擁抱西方理想。這座地處歐亞之交的城市按照西方模型刻意進行自我再造,其實驗規模堪稱世界之最。
 
0123.jpg

       

        約莫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見到佩拉皇宮飯店,當時人們到伊斯坦堡的那個區域往往都有某個特定原因,譬如幫電燈換新電線或者找變性妓女。這間老飯店低矮對稱,貼著髒兮兮、塗抹綠色石膏的大理石。褪了色的世紀末華麗風采,坐落在一九七和八年代一窩蜂倉促蓋起的破舊中層高度建築群,顯得格格不入。走進飯店,東方酒吧(Orient Bar)的紅絲絨座椅總是乏人問津。每次我向酒保點雞尾酒,搭配開封多時、硬到咬不動的鹹味烤鷹嘴豆(leblebi)時,他總是一臉訝異。

  這光景恍若隔世。佩拉皇宮飯店於一八九二年開幕,接待搭乘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抵達鄂圖曼帝國首都的客人。接下來數十年,它一直是外地人的住宿首選。木頭和鐵製成的電梯像一只鳥籠般在大理石梯間升降,也是歐洲僅次於艾菲爾鐵塔之後裝設的第二臺電梯。巴洛克式用餐大廳緊鄰以仿大理石紋鑲嵌、細工裝飾屏風隔間的賓客休息室,天花板是挑高的玻璃雨棚。踏出建築物優雅高貴的門面,就來到伊斯坦堡最時髦的佩拉區(Pera)。沿著主要街道走一小段路,能看到絕大多數世界強國的大使館。這條街道在十九世紀乃至其後被許多伊斯坦堡居民稱為「(佩拉)大道」(Grande Rue按:時人僅以「大道」稱之,但為避免混淆為一般不特定大道,以下皆採全名「佩拉大道」〔Grand Rue de Pera)。飯店隔壁是美國使館,和YMCA與合法妓院共享同一片街景,不遠處有鍍金裝潢的許多餐廳和夜總會俱樂部,英國人、俄國人和德國人常招待政府官員到這些地方。
 
佩拉區/貝伊奧盧區 約一九三五年.jpg

  佩拉皇宮注定成為前往東方之路上最後的西方耳語,它是世界上最偉大伊斯蘭帝國裡最豪華的西式飯店。當歐洲人來到心目中由素檀、成群後宮妻妾與伊斯蘭教苦修僧(dervish)交織而成的東方幻想國度旅遊時,這間飯店和伊斯坦堡都是他們的第一個停靠站。但佩拉皇宮飯店還來不及歡慶開業二十週年,一切就開始變調。

  一場革命把長期統治的鄂圖曼素檀趕下臺,引發隨後十幾年的政治動盪和各團體之間的殺戮。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軍事失敗和外國占領。土耳其人在一九二三年毅然決然地和他們的鄂圖曼歷史切割,拒絕一個包容多元宗教的伊斯蘭帝國,宣布以一個世俗且種族同質性更高的共和國取代之,堪稱近代政治史最重要的自我創造案例之一。土耳其的新領袖們將首都往東遷移兩百英里(約三百二十一公里)到強風吹拂的安卡拉(Ankara)山丘,遠離過去政治中心的腐敗記憶。

  一位名叫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年輕記者目睹了這一切的開端。「根據我看過的所有電影,斯坦堡(Stamboul)應該是潔白、閃爍、邪惡的,」他在一九二二年晚秋某日的《多倫多每日星報》(Toronto Daily Star)上寫道。他從巴爾幹半島搭火車前來,行進間畫面閃逝,拜占庭紅磚城牆,孩童跳水,穿越雜亂並陳的許多小清真寺和木造建築。灰塵覆蓋小清真寺的圓頂,建築物外的護牆板被海風和鹽分侵蝕褪色。他看見衣著多彩的農民們擠滿整條道路,拖著蹣跚步伐跟在滿身泥巴、鬃毛結著易碎土塊的水牛身後。穿潮濕大衣的移民隊伍如蛇般圍繞著各個外國使館。遣散軍官穿著磨舊的制服趾高氣昂地行走。從靠近佩拉皇宮的廣場,他透過小型望遠鏡看見一艘噴發灰煙的汽船,上頭有許多難民家庭緊貼著護欄。一切白色都是弄髒的白,他說。人們的心情是絕望和無奈,就像在醫院等候心愛的人從手術房出來。

  面紗和後宮、土耳其毯帽(fez)和男子長禮服正漸漸走入歷史。素檀和哈里發即將遭廢除──這兩個制度體現穆斯林對上帝在人間的旨意的理解。時間分秒和歲月年日即將採用與巴黎、紐約一樣的計算方式,不再保留麥加和麥地那的那一套。政府首長和將軍們遷徙至安卡拉,外國使館和大使團也會接著搬走。伊斯坦堡正踏進一種自溺的「呼愁」(hüzün)感。土耳其知識分子說,破敗的城牆、搖搖欲墜的大宅和受風雨侵蝕的海邊別墅,全浸泡在被挖空的憂鬱之中。

  不過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族群遷移和身分認同的迷失感,開啟了許多過去沒有人能預見的機會。失落也是一種有用的可能性。呼愁的解藥是土耳其人所謂的「奇異福」(keyif):一種快樂的放縱感,用歌唱抵擋眼淚,刻意召喚歡笑聲以回應可怕經歷。一座截然不同的伊斯坦堡已經登場。水牛車和軌道電車與汽車爭道。在激進民族主義圈子聚會的行政區裡,另有社會主義探員們正祕密策畫世界革命。安靜的社區流瀉出人們不曾聽過的音樂:樂聲柔順又大膽的交響爵士;盲眼亞美尼亞魯特琴(lute)樂手短促的撥弦創作;黎凡特人(Levantine的地下社會悲傷情歌。想喝酒可以到美籍俄羅斯黑人開的美心(Maxim)俱樂部,想跳舞可以去每晚播放棕櫚灘七人組(Palm Beach Seven)的花園酒吧(Garden Bar)放鬆。

                清真寺宣禮塔依舊佇立,伊斯蘭苦修僧也還在,但伊斯坦堡正在轉變成一個嶄新的伊斯蘭城市:它是被遺棄之人和白手起家者的聚集地,是實現民族國家美夢的伊斯蘭帝國的國際化前首都,也是不斷尋找兼顧穆斯林與現代身分平衡的一個地方,直至今日依然。在這段運動浪潮與社會變革風起雲湧的歲月裡,如果你稍微瞇著眼直視佩拉大道上方緩緩西沉的冬陽,從乞丐和街頭騙徒身邊走過,不難想像另一種國家和生活光景──一個必須透過意志力、憑藉情勢重建的國家和生活。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落腳城市書封(S).jpg

《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
2011年3月誠品選書
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進行最終的大遷徙
他們的遷徙與落腳,將揭開世界未來的嶄新局面
四度加拿大國家新聞獎得主道格‧桑德斯,全球矚目全新力作。已售出英國、德國、西班牙、紐澳、荷蘭等多國版權,台灣與美國同步出版。

 

作者 / 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
出版日期 / 2011.03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死者協商封面.jpg

與死者協商
瑪格莉特‧愛特伍談寫作

A Short Guide To Clausewitz On War

作者 / 瑪格莉特‧愛特伍
出版日期 / 2010.11

人必有死是無可迴避的事實。
令人惶恐,也讓人驚迷,
然而始料未及的,寫作原是對死亡恐懼的一種反應。
一旦有所體悟後,便能從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線索與證據,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層層連結。

我仍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放著安穩日子不過,非要窮盡一生描述不存在的人物。若說這是孩童的遊戲,只是一種假扮──為文談論寫作的人常這樣向你保證──又該怎麼解釋這些人何以一心一意只想、只願、只要寫作,還認為寫作是一項合理的職業,就像把騎腳踏車上阿爾卑斯山當成職業一樣合理?

(梅維絲‧加蘭《短篇小說集》序)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14.jpg

書名: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附DVD)
作者:謝錦桂毓
定價:320
頁數:368 

誠品8月選書!隨書附贈《謝錦》紀錄片精華預告版&謝錦解詩籤四則!

8月14日PM7:30敦南誠品新書發表會:謝錦老師邀請你一起走進生命現場


輔大英文系三十三年的傳奇風景--謝錦:人是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

生命的下一步無法預知,一道嚴謹的生命成長訓練課題,要「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自我」。
這不是一本國文講述,更不是教學指導手冊,而是一場生命覺醒的聲吼與體驗。

人怎樣被理解,就怎樣被設計;人怎樣被設計,就怎樣被對待。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735061-留住一切.jpg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2009.05.07出版

 

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動人之作約翰伯格動人的敘述方式,

彷彿一種對應的文體形式,

留住一切親愛的堪稱當代最新的《戀人絮語》之典範。

 

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後

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

用最感性的文字,告訴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最迫切的四種聲音:生存、反抗、欲望、愛。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H1119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封).jpg 

書名: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

作者:蘇珊‧桑塔格

主編:王德威

譯者:黃茗芬

定價:520元

出版日期:2008.12.15

美國公眾的良心、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現今目光最敏銳的論文家──蘇珊‧桑塔格,她的專業獲得國際肯定:

1977年美國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

2000美國國家書卷獎

2000年耶路撒冷國際文學獎

2003德國書業和平獎、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國際合作獎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名:張愛玲學  ( 增訂 新序版 )

作者:高全之

定價:420元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張愛玲雖已逝世13年,她的小說和文字魅力,永遠充滿迷人的吸引力,令張迷者欲罷不能。

從上個世紀末至這個新世紀,這位華文世界最傳奇的女作家,她足以永傳後世的不朽作品,

永遠不斷循環、輪迴、重複,在讀者的心目中復活過數遍。

 

從新發現的小說〈鬱金香〉、〈同學少年都不賤〉等,到轟動一時的電影《色,戒》,

甚至是生平唯一一次訪台遊記〈重訪邊城〉,

張愛玲的人與事,小說內外的真實人生與感情世界,再次喚醒讀者對她的記憶。

〈鬱金香〉這篇小說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張愛玲小說裡少數用同情的理解來描繪男性內心思維的作品,

這篇小說的自發性或創意要強得多,故事呈現男人在特殊生命情境裡何去何從的課題。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衆裏尋她 ─ 台灣女性小說縱論 (2008修訂新版)

作者:范銘如

定價:240元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本書是縱論台灣女性小說的研究專著,對女性文學在台灣文壇的嬗遞有較為系統整體的探討,重新檢視50年代以迄二十世紀末,這五十年間每個世代的女作家在社會、政治、文化、性別結構劇變中引發的敘事形式及內容的變革,並探究當代女性通俗文類改造的可能,以及女性因應民族性與全球化的思索。為了不使焦點集中在少數知名創作,重複主流霸權模式,本書廣泛地析論每個年代中重要作者,以及較少被評論的著作,呈現台灣女性與社會較全面的圖誌。

通過這本論著,作者整理並建構了台灣女性小說作家與台灣小說發展的譜系,試圖勾勒出台灣女性小說史的初步史觀,一方面對女性小說的發展有較為整體系統的了解,另一方面則對台灣文學史的論述產生某些參照比對。

本書承襲一般台灣文學以十年為籠統分期的作法,比照同時期女性創作的特色。〈台灣新故鄉〉與〈我行我素〉兩篇,旨在反駁評論家視5、60年代除懷鄉及反共無其他主題的觀點。〈現代主義女作家〉則希望加入省籍與性別因素,重新檢視6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接枝台灣文壇和女性書寫的意義影響。兩篇探討6、70年代海外女性小說的論文則回溯戰後台灣追求現代化過程裡產生的民族論述矛盾,詮釋台灣移民夾纏於母國文化、社群與異國的弔詭關係。〈由愛出走〉除了再一次正視愛情在女性文學裏關鍵性的地位,更企圖申明80至90年代女性小說的一脈相承,進而探討女作家二十年間因應社會、政治、文化結構性劇變中牽引出的敘事形式及內容的變革。作者並嘗試在〈90年代的女性通俗文類再造〉裏關注女性創作的武俠小說和武俠言情小說,探究文類傳統裏的性別限制以及當代女性文類改造工程的可能。最後一篇〈從強種到雜種〉則試圖改變前幾篇的斷代模式,拉長縱深,從最早期的大陸及台灣女性文學談到當代女性小說裏性別與國族的互動。綜觀中國現代化一世紀裏女性思索民族性與全球化的軌跡。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大江健三郎選擇走上寫小說這一條道路?
是什麼外來動力和信念,影響大江健三郎寫下深刻感人的文字?
在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心目中,什麼叫作小說?作家如何寫小說,怎樣看小說?
而小說是否存在一種「方法」論
《小說的方法》即是這位世界文壇著名的小說家自我驗證的寫作之道!
 
作為當代日本文壇非常重要的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從學生時代接受沙特的存在主義影響,在小說中確立人的存在的本質觀念,充分發揮文學的想像力和追求「文學參與」,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
大江健三郎的創作基本態度、理念和表述方法是一以貫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其創作立足於現實,又超越現實,將現實與象徵世界融為一體。再加上大江的文學使用的是「物質化的語言」和「比喻‧引用文體」,以適應現實狀況的複雜性,擴大其想像活動的範圍。這種語言和文體,不僅保證了大江在文學上的想像的生命力,而且也從根本上保證了大江的存在主義文學日本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從而創造出大江文學的獨特性。
《小說的方法》是大江健三郎於1977年末至1978年初創作完成的,這段時間可說是他文學生涯中的轉折點。他以一個業餘的精讀者態度,接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方面的書籍。本書可說是大江健三郎實現了向巴赫金接近的文學理論,再通過拉伯雷的研究回到法國文學研究者──渡邊一夫的大循環。
大江健三郎通過《小說的方法》自問:如何把怎樣寫寫什麼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呢?前者產生後者,後者也會決定前者。作為一個長期寫小說、讀小說的人,他不會懷疑這個夢想的新鮮含義。
大江健三郎的文學理念和小說創作方法論,已盡現在其自選的文論集《小說的方法》中,展示了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創作成果,讀者從中可以更全面了解這位從日本走向世界的優秀作家的整體風貌。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理論視野下的現代中文小説研究
──被壓抑的現代性
──小說政治‧政治小說
──現代「性」的現代性
──小說、歷史與空間想像
──作者‧流派‧典律
──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
 
本書增訂版新收入王德威重要文論〈西方理論視野下的現代中文小説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歷史文化的建構發生空前裂變。因應這一「千年未有」的變局,「如何現代」成為學者文人念茲在茲的課題。而「怎樣文學」往往被視為通往現代的主要門徑之一。現代與文學間複雜的對話關係,大自國家神話與意識形態圖騰的形成,小至文類秩序與象徵體系的搬演,在在可見端倪。時序到了另一個世紀初,由文學所銘刻、體現的各種現代及後現代經驗,依然值得我們另眼相看。
 
作者以其浸淫中文文學批評研究多年的廣博學養,以小說為重點,探討現代及後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自清末以降,小說成為文學現代化最重要的表徵,不僅形式實驗推陳出新,更憑敘事虛構見證或介入公私領域的蛻變。藉著研讀十九、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本書所集結的21篇精采評論文章,觸及了下列議題:「被壓抑的」現代性;小說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辯證;文學的現代「性」之路;歷史的空間想像;流派、典律及典範間的互動關係;小說創作與文化生產。所徵引的作品則包括清末的《品花寶鑑》、《三俠五義》以迄當代的《秧歌》、《赤地之戀》、《長恨歌》、《豐乳肥臀》、《饑餓的女兒》、《狂城亂馬》等。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在關於台灣從殖民地解放後所必然經歷到的文化危機方面之探討,堪稱為台灣史研究上的第一本正式研究專著,也是開拓戰後台灣文化政策研究的先驅之作!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在關於台灣從殖民地解放後所必然經歷到的文化危機方面之探討,堪稱為台灣史研究上的第一本正式研究專著。此書透過豐富的史料探討,照片與版畫,以及其他尚未公開的書簡或電報等,綜合性地描繪出戰後初期國民政府進行「文化再構築」的種種實證性計畫,可堪稱意義非凡的研究成果。
──北岡正子(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
 
本書實為目前為止有關研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戰後初期在台從事文化重建過程的一部力作。黃英哲使用前人未曾利用的資料,深刻地、且由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戰後台灣文化的重建工作,有其見地,是開創之作。作者不只還原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重建過程,同時也敘述台灣本地知識分子在面對排山倒海式的「中國化」與「殖民地文化遺產」時,如何摸索戰後台灣文化的出路。
本書的最重要創見是發現1946至1948年台灣之魯迅傳播的第二次高潮期,以及此次魯迅傳播與當時的台灣文化重建之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的歷史實證研究,清楚論述了魯迅思想對戰後初期台灣社會之強而有力的影響,開啟「魯學」研究新的一頁。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去中國化」問題是近年來各界人士喋喋不休爭論的課題,但是在檢討此課題時,首先必須回到此課題的原點,即先釐清1945年8月日本敗戰退出台灣後,國府如何對已接受五十年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進行文化重建工作,即「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課題,否則再多的議論也只是空談。
本書不只還原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重建過程,同時也敘述台灣本地知識分子在面對排山倒海式的「中國化」與「殖民地文化遺產」時,如何摸索戰後台灣文化的出路。作者分別從「官」與「民」的不同立場,將戰後初期台灣文化重建之潛在複雜要素清楚的勾勒出來。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殖民理論是當代發展最快、爭議最多的文化論述之一。此一論述至少包含兩種向度:一是檢視宗主國對被殖民土地的佔領終結後,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及政治後果;一是辯證殖民與被殖民者的關係,如何在歷史的殖民主義終結後,依然支配我們想像與生活的空間。在這兩種向度下,有關第一/第三世界之別、東方主義、跨國投資、國族屬性、文化符號流徙等議題,已一再引起廣泛爭辯。

在統獨之爭方興未艾、香港九七已然逼近的時刻,後殖民理論對臺港及大陸的學者,具有獨特歷史意義。本書自四個角度,探討此一現象。【評介篇】綜論重要後殖民論說的源頭,及其「渡海而來」的意義。【辯證篇】介紹在文化實踐的過程中,後殖民觀點所引生的對話或爭辯。【文學篇】探討語言、文本、國族記憶的互動關係。【影像篇】凸顯電影媒介在跨國文化工業中,所扮演之微妙角色。


本書的作者,分別來自臺灣、香港、大陸、東南亞及歐美華人社群,他(她)們自不同政治及文化立場,提出對後殖民理論的看法。論證精密,感懷亦深,交流與交鋒的意義並存,為中文學界第一本有系統說明後殖民理論的文集。


書名: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改版)
作者:張京媛 編
定價:420元
系列:麥田人文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遺民寫作的「後」,原有自遺民論述的窠臼解放之義。但事實不然。「後」不僅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而不了。而「遺」是遺「失」──失去或棄絕;遺也是「殘」遺──缺憾和匱乏;遺同時又是遺「傳」──傳衍留駐。


如果遺民意識總已暗示時空的消逝錯置,正統的替換遞嬗,後遺民則變本加厲,寧願更錯置那已錯置的時空,更追思那從來未必端正的正統。兩者都成為對任何新興的「想像的本邦」(imagined community)最激烈的嘲弄。由此產生的焦慮和欲望,妥協和抗爭,成為當代文學國族論述的焦點。

本書分為三個相互印證的主題:「驚夢與入夢」、「除魅與招魂」、「原鄉與異鄉」。驚夢與入夢涉及主體出入後遺民意識和潛意識的心理機制;除魅與招魂凸現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面對歷史債務的儀式性工程;原鄉與他鄉則討論家國、離散想像所鑄造的時空情境。後遺民寫作的形式不同,但所觸及的命題無他,就是有關時間、有關記憶的政治學。

目次:
序/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
驚夢與入夢
後遺民寫作
北京夢華錄──北京人到臺灣
畫夢紀──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
遊園驚夢,古典愛情──現代中國小説的兩度「還魂」
香港情與愛──香港「回歸」後的小說敘事與欲望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當代漢學研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史景遷,繼《康熙》、《追尋現代中國》後,個人最重視的一本著作,將傳記書寫推到頂峰!
 一位詩人般的史學家、一部幾近文學作品的歷史傳記、一趟令人驚奇的震撼之旅…… 無數條細微如絲的史料,在史學大師流暢筆下逐步構建出四百年前,利瑪竇來華時期,中西文化衝突融合的壯闊世界……

 「本書堪稱一部文學作品,但同時又包含了如此廣泛的史料運用。這是大多數職業史學家所無法著筆寫出的歷史作品。」──中國問題專家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無論對東方或西方而言,本書是十六世紀晚期文化史的、最吸引人的描寫。」──西方史學泰斗、《檔案中的虛構》(Fiction in the Archives)作者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本書宛如一整個世紀的描寫,書寫的形式與內容同樣卓越……由一系列的視覺呈現組織而成;因之創造了利瑪竇的世界之豐富的層次與複雜的呈現,堪稱一本不同凡響、精緻的成品,令人感動且不可思議的出色!」──紐約時報書評
 
 「利瑪竇在《西國記法》中,向我們展現了一組清晰的形象。……現在我就把它看作是進入記憶之宮本身的通道……輕而易舉地跟隨著利瑪竇開始第一次心靈之旅。我們一同朝門裡走去,進入大廳,然後向右轉,逐個仔細察看那些形象……
  1577年,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為了傳播基督信仰與西方思想,從義大利出發到了明朝的中國。在華三十多年,他繪製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與徐光啟等人一同翻譯歐基里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在西方他是令人景仰的傳教士與「漢學家」;在東方則將他視為促進文化交流的科學家。
 史景遷敘述這位帶給世界歷史巨大影響的人物時,大膽拋棄常見的編年傳記寫法,而以利瑪竇自己創造的形像架構起一座儲存記憶事件的宮殿——以《西國記法》中敘述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的四個中文,加上四幅利瑪竇聖經故事版畫,分別作為每一章的引述,接著運用他最擅長的敘事技巧、精心鋪陳,細膩的呈現了當時代複雜的個人情感以及宗教上的事件。
 縱觀本書,史景遷把利瑪竇不平凡的一生,化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場景,讓讀者彷彿超越時空,跟隨著利瑪竇一起,細細回味了那個十六世紀末、東西方文化撞擊的世界。
這不但是一部關於卓越歷史人物豐富細膩、引起共鳴,且令人信服的記述,其對於十六世紀反宗教改革的歐洲與在同時期的明朝中國的描述,使其躍升成為一本重要的世界史作品。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如果沒有夏志清的評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能便少了張愛玲、沈從文、錢鍾書這三個閃亮的名字;

但也正由於夏志清的極力推崇,讓張愛玲、姜貴、錢鍾書、沈從文等作家登上世界文學舞臺。

夏志清,這是一位在砧板上寫作的,被譽為中國文評第一人的著名中國文學評論家。

 

夏志清以八十五歲高齡當選二○○六年第二十六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央研究院史上最高齡當選院士者,並以罕見高得票率當選,所有院士皆認為:夏志清榮耀遲到三十年。這份榮譽是實至名歸的,早該給夏志清的肯定。因為他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都來自夏志清的著作。


此書選入夏志清自一九五七年以來在臺港刊物上所發表的十篇文章。其中九篇討論文學,一篇在性質上是追悼夏濟安的散文,但因夏濟安本身是學者、批評家,也是當年臺灣文壇上的重要人物,該文所提供的傳記資料仍是和中國現代文學有關的。在本書中,最重要的篇章如〈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評《秧歌》〉,不僅讚許張愛玲的〈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將過去被視為通俗作家的張愛玲一把推進學術殿堂。

〈愛情‧社會‧小說〉是夏志清到美國後發表的第一篇中文文章,把該文的標題當作書名,一方面表示一種紀念,一方面因為書中所討論的一切,都和小說、愛情或社會有關。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緩慢、猶豫」的土星氣質,標誌著一個人以自覺與不留餘地的態度來處理與自我的關係,從未將自我視作理所當然。自我成了必須加以解讀的文本,也是種必須建構的計畫;所以土星氣質也適合成為班雅明口中卡夫卡那一類的藝術家與烈士苦苦追求「失敗的美感與純粹」。而建造自我及其作品的過程卻總是緩如牛步,這些人因此永遠處於對自我積欠的進度,難以及時償還的狀態。



 
書名《土星座下》乃取自評介班雅明的同名文章,性格與作品皆充滿深刻憂鬱氣質的班雅明曾說:「我的星宿是土星,一顆演化最緩慢的星球,常常因繞路而遲到。桑塔格也藉此自喻,並以「土星氣質」來描繪以班雅明為代表的七位前衛和非主流的作家和電影導演: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殘酷劇場作家亞陶(Antonin Artaud)

保加利亞小說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