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目前分類:推薦.導讀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問問題的孩子立體封-書衣.jpg

 

AI與舉手發問的勇氣

 

文/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玩出繪本文學力》作者)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當課堂老師或演講者問說:「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呢?」你心裡有些問題想發問,但是決定等一等,看看有沒有別人會問,或者在心裡衡量半天:這個問題要怎麼說出來比較好?在大家面前問這個問題合適嗎?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我自己舉手,我就是在公開場合發問會覺得緊張的人,而且特別容易臉紅。《我有問題,但我不敢問》這本繪本描寫的就是這般「有問題但不敢發問」的心路歷程。在書的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舉手的男孩史提夫,從冒汗和發紅的臉龐可以看出他很緊張。當老師問說:「有人有問題嗎?」主角的內心小劇場百轉千折,他有個問題想問,但深怕問出來大家會取笑他。

 

  他想像各種大家可能會有的反應(真的是很有想像力的孩子),作者用誇張、幽默的方式描繪主角的內心戲,讓人讀了不禁莞爾,也能讓有相同經驗的孩子(或大人),在故事裡看見自己,感覺被同理了——原來其他人對舉手發問也有一樣的擔憂與掙扎啊。

 

  不過,在想像了許多糟糕的後果之後,小主角還是決定要問出心中的疑惑,因為他仍求知若渴,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即便可能會被取笑,他迫切的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這裡,故事到達了高潮點:到底史提夫想問的問題是什麼?同學和老師對於他的提問會如何反應呢?接下來的結局就賣個關子,請讀者自己去閱讀吧!

 

  書裡有個片段,史提夫想像他問了傻問題之後必須搬到外星球,到一個沒有人會取笑他的地方,這樣他就可以盡情的問問題了。這個畫面讓我想到ChatGPT,這個世代的孩子或許可以透過AI來獲得大部分問題的解答,而且不管問什麼,AI都不會取笑他。然而,也有很多經驗是ChatGPT無法取代的,例如課堂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大家互相拋接問題,來回辯證的討論,從別人的發言激發出新的想法,並學到與人面對面溝通和表達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現在的AI無法提供的。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 全頁導讀請點選這裡 ← ←

 

 

只要你懂火山,火山就不可怕

 

潘昌志(阿樹老師)/科普作家、《震識》副總編輯

 

  《校外教學到火山》會不會很可怕?當然不會,因為這本書選的火山,是玄武岩的火山島,就像夏威夷群島的火山也是觀光聖地,但因為熔岩非常熱,還是要保持一點距離。繪本裡的人物從頭到尾穿著防護衣,才靠近火山,確實是最好的示範,地質學家在有落石危險的地方調查,也會戴上安全帽,畢竟保護自己才是地質調查的最優先法則。

 

  地球上會有火山,是因為地底下有岩漿上升的緣故,岩漿是被熔化的岩石,通常也比岩石輕,所以自然會往上浮,上浮後擠壓地面鼓起來變成山,假如擠破地面,岩漿就會流出來,流出來的岩漿我們會改叫它「熔岩」,剛噴出來的熔岩常紅到發亮,代表它非常熱,但接觸空氣後就會慢慢冷卻,冷卻後因為礦物成分不同,會變成不同的石頭與顏色。像夏威夷、澎湖就多半是黑色的玄武岩,美國的黃石公園,是接近白色的流紋岩,而在陽明山公園裡的大屯火山群,則是黑、白不同礦物混雜的安山岩。所以岩漿成分的差異,是科學家初步分類火山的方式。

 

  繪本中島上熔岩凝固後的黑色玄武岩,是典型的火山島玄武岩,這種類型的火山通常不會太「尖」,是屬於較平緩的「盾狀火山」。至於大家熟悉、像尖錐般的火山,則多由安山岩或流紋岩岩漿形成,日本的富士山、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都有尖尖的火山錐,當它們大爆發時,會噴出很多大大小小的火山彈、大量的火山灰,相當危險。這些噴發物質大部分會堆在火山口旁邊,越堆越多,火山就越長越高,所以這種火山又叫「層狀火山」。火山灰如果太多,除了會危害附近居民的健康,飛機引擎吸入影響安全外,也因為阻擋了部分陽光,而影響全球氣候。一八一五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大噴發後,全球氣候異常,隔年的北半球夏天特別寒冷,故一八一六年又稱「無夏之年」。

 

  火山不盡然只有可怕的一面,它也帶來大自然的恩惠,火山岩風化後的土壤非常肥沃,孕育了高品質的農作物與牛羊,舉凡日本阿蘇火山的牛奶、甘王草莓都是有名的特產。而冬天能夠有暖暖的溫泉可以泡,也是來自於火山底下的地熱,地熱能還能進一步發電,是一種永續低汙染的綠能。至於活火山的噴發威脋,藉由科學家的監測並與政府合作,如果火山不安躁動了,就會對民眾發布警告,當火山變得更危險時,便會疏散附近的居民。由於火山也是很久才噴發一次,所以與火山共存之道,並不是避而遠之,而是先了解再行動,便能趨吉避凶。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屬於自己的成長之旅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回想國中、高中階段的「第二年」,似乎有其特殊意義:脫離初到新環境的慌張,多點累積的生存經驗法則;藏在自己有意或無心營造的形象人設背後,隨著可預期的校園節奏,開始擁有「心理餘裕」去思考更多自己的未來、與他人之間的各種關係。

 

  翻開《新來的同學2好朋友的約定》,雖是「續集」,卻能看到轉學生喬登截然不同的一年。對比臺灣國高中階段的第二年,或許也是孩子最從容的一年,不是學長姊口中的小屁孩,也尚未面對下一階段的升學壓力,甚至是社團活動的主力,這時候的他們,才有機會寫下屬於自己的青春續集。

 

  「我們都想迎合別人的期待,卻又想同時保有真正的自己。」書中這句話歸納青春期孩子所有的矛盾心結,不論種族或社會階級,每一位孩子都在「做自己」和「社會化」光譜之間不斷「try and error」,校園裡發生的事件,正是孩子們帶著原生家庭影響的各種試探與衝撞。

 

  《新來的同學2好朋友的約定》不僅點出重要青春課題,也在細緻的對話和情節中提供「解方」。例如:書中特別安排前一集常犯下種族歧視錯誤的學生,在這集不小心被自己哥哥惡作劇變成綠色的臉,必須一兩週才能洗掉消失,在這過程中突然成為「膚色異類」的經驗,讓他有機會換位思考,體會生活中那些揶揄玩笑,究竟是聽者對號入座,還是說者應該學習更適當的幽默呢?

 

  而另一位家境富裕、友善單純的白人同學萊恩,則在續集中進一步邀請被稱為有色人種的德魯和喬登至家中作客,卻沒想到一起開心打電動、吃披薩之後,竟讓三人友誼意外有變化。德魯感受到萊恩父母的價值觀與階級生活差異,因而想拉開距離;喬登則認為萊恩不一定會和父母一樣,這樣對萊恩有所評斷並不公平,而萊恩受限於無法改變的生長環境,學著承受好的壞的任何一面。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頁圖文好讀版由此去---

 

只要能睡著,再累也值得?!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想睡睡不著,人生一大難題,沒想到這次讓毅力滿點的兔老大給遇上了。不過,有使命必達的小兔子們幫忙,這場睡眠之戰肯定難不倒他們。延續前兩集的故事精神,《睡不著的兔老大》開展出更奔放的想像力與不設限的創造力。躺在軟軟的棉花糖床上,是不是就能舒服的睡著?吹著海風,聽著充滿韻律的海潮聲,是不是非常助眠?兔老大和小兔子們到底還會遇上哪些睡眠障礙的挑戰?

 

作者運用不同尺寸的方框帶出畫面的律動感,閱讀時,視線循著方格移動,彷彿我們也跟著這群兔夥伴跋山涉水尋找入睡的方法,加上方框內遠景、近景與特寫的視角交錯,讀來十分生動有趣。

 

如果你是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畫面裡其中一隻小兔子經常露出昏昏欲睡的倦容,和其他兩隻小兔子不太一樣,這可是有原因的喔!作者在故事一開始就鋪陳了這個畫面上的小細節,為故事埋下趣味的小線索,聰明的大小讀者不妨多看幾次故事,一定也能找出這個逗趣的故事伏筆。

 

不論兔老大和小兔子們做出多少引人發噱的行動,但他們目標明確,行動力十足,加之不屈不撓的精神,都是值得讀者欣賞的,更重要的,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上,一定要為自己找到神隊友,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為目標努力,就算犯傻也沒關係。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的奇幻按鍵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姊姊的魔幻電梯》是一部散發驚奇光采、餘韻卻洋溢著溫暖氣息的奇妙作品。輕巧的揉合兒童的成長心事與喜好冒險的精神,用電梯按鈕嫁接現實與想像世界,引領讀者們陪著故事裡的小姊姊一同漫遊到奇幻空間後,又被愛的心意帶回家裡,牽起弟弟的手,準備共同迎接另一段驚喜的旅程。

 

身為哥哥姊姊心中的矛盾情結

  故事的開始,我們看見這一家人正在電梯裡。小虹告訴我們按電梯按鍵是她的工作,這是身為姊姊才能擔負的任務。可是她的這項重要工作隨即被搶走,爸爸媽媽為了讓弟弟開心,將小虹的工作轉交給弟弟,眼看弟弟興高采烈的按下電梯按鍵,可以想見小虹氣惱的心情。況且爸媽還不只讓弟弟嘗試一次,隔天,全家人一起搭電梯時,負責按電梯按鍵的人,竟然又是弟弟!

  作者自然是藉「按電梯」這項任務的交接,側寫哥哥姊姊們在面對家中更年幼的成員時,必須經歷的矛盾情結。為了鼓勵年紀較小的孩子更進一步的探索,父母時常只記得褒獎小弟弟小妹妹,暫時忘了哥哥姊姊們也是需要被肯定的。於是身為哥哥姊姊,只好隱忍這種心裡酸酸的感覺,試圖表現得無所謂,無法壓抑不平的感受,就有可能在其他面向上情緒暴走,這是許多家庭會面臨的階段性危機。

 

漫畫式圖畫展現主角心情

  畫家用漫畫式分格與各種視覺線索,讓我們身歷其境的看見小虹的心情。面對著發亮的電梯按鍵時,小虹開懷的笑臉,和弟弟把手伸向按鍵時,她睜大雙眼不可置信的表情,還有弟弟成功時,爸媽雀躍的抱著他,小虹卻獨自站在前面(〈以及上下分格對照三人與小虹的神情〉,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她落寞的情緒。弟弟不離手的老虎玩偶上,其實也寫著小虹的名字,表示姊姊一旦長大,就理所當然必須把自己曾經、也可能很寶貝的玩偶,送給弟弟呢。

 

手足間的愛與分享

  不過,小虹撿回大樓另一台電梯廢棄的按鈕後,發現了奇妙的空間轉接鍵。按下這個按鍵,推開門,竟然就來到蔓生著植物的雨林!另一次按下按鍵,門後是浩瀚無垠的宇宙!這個祕密通道只有小虹知道,門後的世界是她獨享的個人空間。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是精采的無字繪本,都是充滿「細節魅力」的好故事

 

吳文君(閱讀盪鞦韆主筆、繪本推廣者)

 

  我曾經帶著國小的孩子一起閱讀約翰.海爾精采的無字繪本《校外教學到月球》,繪本裡的每一格分鏡、分鏡裡的每一處小細節,我們的眼睛都不放過。與孩子們共讀繪本的時候,發現無字繪本裡處處暗藏著寶藏:《校外教學到月球》故事中那位愛畫畫的孩子,其實動作比較慢一點;住在月球上的外星人,其實也會害怕陌生的地球人,直到最後……即使繪本沒有文字,也不會阻擋想像力帶我們搭乘太空船、奔上月球,身臨其境。繪本作家約翰.海爾的圖像敘事魅力在於,他能讓不同年齡的讀者,一起去月球探險,並且讓讀者帶著喜悅與滿足的心情,回到可愛的家。

 
  系列作《校外教學到海底》,同樣帶著我們完成了一場無字繪本的冒險之旅。孩子們一個個穿好深海潛水衣,搭乘深海校車,一起潛入深深深海底,而這趟冒險的主角是一位愛拍照的孩子,「喀嚓」、「喀嚓」、「喀嚓」,他不停的按下快門,捕捉眼前的絕美奇景。從沒去過海底的小主角,對一切不知名的海洋生物都感到十分好奇,也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來到一個我們全然不知的深海國度。當孩子專注在看、專注在做某件事,或者像故事裡的小主角一樣,專注在拍照的當下,他們都是身心全然投入的,投入在自我構築的美好世界裡,投入在想像力無限奔馳的國度。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閱讀無字繪本如此吸引孩子,甚至超越大人的原因。

 
  凡是精采的無字繪本,都是充滿「細節魅力」的好故事。約翰.海爾的圖像語言不僅具備了跨越年齡、跨越國界的幽默想像力,圖像敘事的節奏更是充滿了趣味,以及細節魅力。當愛拍照的孩子被遺忘在深深深海底,海洋生物相繼出現在他身邊的時刻,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稍微透露一點細節魅力,我實在太喜歡那三隻俏皮的「大王具足蟲」,牠們趴在孩子頭上和身上的模樣,活靈活現,就像孩子的小跟班。

 
  「無字繪本」到底要怎麼看?閱讀無字繪本,一點都不困難,只要抱持著探索畫面的輕鬆態度,帶著你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仔細看、慢慢看,專注在「看」的當下,你會發現無字繪本裡處處是寶藏,處處是驚喜。就這樣,將自己全心全意的投入在想像力奔馳的國度裡,投入在深深深海底,然後,你定會經歷一場難忘的海底奇遇記。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挫折中蛻變的青春記事

 

黃筱茵(本書譯者,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媽媽不在家的一年》是十二歲的青少女達莎自述媽媽離家的一年,她交織著青春迷惘與企盼,在內心起伏的攪擾間繼續努力摸索方向的生活記事。故事以達莎和家人好友相處的點滴作為前景,襯著俄羅斯的政治震盪和人口流動的文化衝擊,細膩的呈現女孩的心境,也映照出生命儘管曲折,依舊會尋得出口。這部作品既抒情又清新,流露出幽微卻溫暖的盼望。

 

  故事以離別揭開序幕,團聚和新的旅程收尾。達莎的媽媽要到美國進修,把達莎留給外公外婆照顧。達莎只好不情願的接受新的生活狀態:她必須獨自面對各種決定與疑惑,不管是少女的戀愛情懷、對升學與前途的擔憂,或是友情的齟齬和考驗。達莎雖然先後住在外公外婆和阿姨家,有成人照管,讀者卻很明顯的感受到媽媽不在家的這一年,其實就是激發達莎蛻變與成熟的關鍵。故事尾聲,達莎歷經一年間大大小小的事件後,重新找到了生命的自在與平衡,她跟著媽媽一起抵達美國,準備迎向嶄新的季節、開展不同的生命經驗版圖!

 

  達莎‧托爾斯提科娃以自由寫意的圖像風格詮釋她的成長故事。在許多畫面中局部放大角色的臉部表情,以特寫的方式聚焦凸顯當時的心情,使頁面散發強烈的情緒感染力。我們時而感受到達莎的興奮、時而感受到她的焦慮不安與期待。達莎與兩位好友瑪莎和娜塔莎親密的友誼是這部圖像小說的一大重點:兩人因故不理達莎時,達莎簡直沮喪到谷底,後來沒有多久她們又重拾甜蜜的友誼,這也是支撐青春期情感的莫大力量。此外,儘管作者僅以樸素、簡潔的幾個主色來描繪整個故事,在某些頁面中大面積塗抹的粗曠墨黑線條,還有用灰黑色暈染的人影,都加倍烘托出故事的情境與角色的思緒,令人印象深刻。

 

  歸根究柢,這本書講述的是達莎在挫折後發現力量的動人成長故事。《媽媽不在家的一年》是一首複調的旋律,奏出悠悠的親情與友情,也奏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各種文化碰撞與揉合。達莎到美國的新學校登記那天,遇見一位新朋友,也為她的故事開啟新的可能。而生命啊,永遠一如花朵,向著未來與新的可能綻放。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頁導讀與學習單由此去:

https://reurl.cc/l9ebO6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八次

 

文/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獻給任何一位不確定自己是否重要的人。你很重要。」這是克里斯汀   ‧ 羅賓遜在這本書開頭題送給所有讀者的一句話。從封面、書名頁、版權頁到內文,總共說了八次「你很重要」。


克里斯汀向來在繪本創作中與故事作者合作,僅擔任繪者。他的畫風受到許多讀者喜愛,也多次獲得大獎肯定,我總覺得他筆下的角色頗有「樂高風」,肢體動作很直接,眼神很單純,由他詮釋的故事都多了幾分純真。《你很重要》是他第二本獨力創作的繪本,前一本是《另一個》(Another),但《另一個》是無字繪本,因此,第一次自己主導故事文字的這本書,在精簡的內文中竟出現八次「你很重要」,肯定有不可忽視的訊息。

 

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且尚未有疫苗的二〇二〇年,克里斯汀也曾在自家車庫的工作室錄製影片,為讀者朗讀這本剛剛上市的作品,他表示有人從未聽人對他們說「你很重要」,甚至也不覺得自己很重要,所以希望每一個拿起這本書的人,都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而且,讀者一翻開這本書,就能「聽見」他率直且懇切的說:「無論你是多麼不起眼的小傢伙,無論你要不要跟隨潮流,無論先來,或是後到,你都很重要。」這一句話,克里斯汀用了三跨頁來說,慢慢說,語調輕緩但情深義重的說,整本書皆是如此。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越時空的十二堂科學課 立體封.jpg

 

文/靳知勤(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特聘教授)
 

如同搭乘時空穿梭機,主人翁──瑪麗與巴里帶著我們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科學家之間遊歷,非僅親訪,還與他們做了一席交談。從對話中可以知曉,科學家生活中所關切的事物,以及他們時而澎湃、時而沉靜的情感與個性。在好奇中窺探諾貝爾獎得主的初心,從與他們的生活言談中,了解一個大師軀殼裡所懷深邃思考的心,以及無窮寬廣的世界,並非遙不可及。我們也知其如赤子般的有著情緒、喜好及感受;他們也愛與一般大眾談話,更想把自己的發現傳達給自己的同好,也期盼培養後來之人,好使這般科學的思考與習慣永續下去。
  

書中瑪麗與巴里親訪十二位以上的大師,如身歷其境般的走進各種不同的領域。在對話中,科學家也以敘述的方式,說明自己所從事的探究;比起我們常在教科書中的第三人稱中性立場而言,科學家的現身說法更展現這個專業屬於人類活動一部分的特質。它並非只是象牙塔中的構思,也不是雲端中的想像;而是藉著腦子去想、手中設計、逐步踏實,從抽象到具體的建構歷程。在看這一段科學家實驗室的工作記事時,讀者可以好好體會這樣的氛圍。
 

本書中的每一單元後,附有「動手試試看」專欄,讓讀者讀過每一段科學家的故事後,藉著進一步的實驗歷程,深化對主題的應用與理解。
 

最難能可貴的是瑪麗與巴里在與科學家的對話中,也揭露他們對於科學生涯中的雋語、所當持守的信念與態度!即使讀者未來不見得都會進入科學領域,但本書從跨領域智慧給我們的共同啟示是:堅持、真誠與守恆。
 

諾貝爾獎是學術研究的桂冠,是一般人仰之彌高的殿堂,然而如初生之犢般,張大一雙眼的觀望,如在地仰望雲霓一般,於天邊可彩繪出一道彩虹,為孩子開創出一個通往科學理解的階梯。這本書就是以瑪麗和巴里的眼與心,帶著小讀者,一起拜訪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世界。和他(她)們聊天、問他(她)們問題,好了解這些人所從事的工作究竟是何等令人著迷!
 

總言之,這本書的內容文字簡潔,語詞流暢,如時空再現,行雲流水於富含生活智慧的情境脈絡中。除了讓讀者認識諾貝爾獎得主的卓越貢獻外,也體驗他(她)們所面對的問題、以何種態度解決、在過程中的峰迴路轉,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限制。讀者可多就對話中的語境,感受頂尖科研人員的心靈。一句話:這是一本看得見心血、有內容、富含情感與智慧的科普讀物。值得閱讀體會!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越時空的十二堂科學課 立體封.jpg

 

文/童師薇(臺中市大墩國中生物科教師)

 

對教授自然科學的老師來說,有效的科學教學,應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意願為起點,從既有經驗出發,主動閱讀思考,使學生具備科學核心知識、探究實作與科學論證溝通的能力。而由二〇〇五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巴里·馬歇爾親自撰寫的這本書,就像邀請到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開授「十二堂不想下課的科學課」,讓讀者閱讀理解、實驗推論、統整思考科學知識。
 

故事中的主角瑪麗,是一位對科學具備高度興趣的十歲小女孩,保持著一個簡單的中心追求──如何獲得諾貝爾獎?隨著巴里·馬歇爾一起穿越時空,拜訪不同時代的諾貝爾獎得主,了解每位科學家不同的生命歷程、研究背景及科學發現背後的祕辛,知曉科學必須涵蓋:觀察、假設、驗證三要素,並同時確定科學家共同的責任與使命感──研究科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得獎,而是讓世界因科學的發展而更美好。


值得讀者閱讀時特別留意的是,書中科學家不因瑪麗年紀小,耐心且專心的回答她提出的疑問,並給予最真切的建議。像是發明抗生素的亞歷山大·弗萊明,因為一次意外的發現,而導致拯救成千上萬人的藥物憑空出世,他告訴瑪麗「絕對不要忽略任何看起來不尋常的事物,那有可能是帶領妳前往重要發現的線索」;而解開DNA結構之謎的法蘭西斯·克里克則強調「我們沒有人可以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做到。以及不要看輕那些看起來與妳不同的人」;一〇二歲高齡仍發表科學論文的細胞夫人──麗塔·李維蒙塔希妮則提醒瑪麗「妳想要擁有自己的發現,妳必須學會無所畏懼,不要害怕為未來做出自己的決定」;而第一位榮獲兩座諾貝爾獎的瑪里·居禮則以母親的身分叮嚀:「想踏上探險之旅永不嫌太年輕,科學教育是從小時候就開始的。」
 

如果你是喜歡實驗課或者是對動手實作充滿興趣的學生,這本書不只介紹科學家們的生平貢獻,每章節後的「來點小知識」、「動手試試看」更提供許多延伸知識與有趣的實驗,而其共同點是不需要依靠專業的實驗設備,只要在家中準備些器材,邀請父母陪同,甚至同儕合作,就可以完成與諾貝爾獎得主概念相似、淺入深出的實驗,帶著輕鬆愉快的心,學會深奧的理論與科學的脈絡,培養求真求實的精神,以及科學正向的態度。
 

聰明的你閱讀完本書後也可以試著想想:
一、如果遇到像瑪麗一樣,想要獲得諾貝爾獎榮耀的夥伴,你會給他們什麼科學上的忠告呢?
二、你還知道哪些歷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試著檢索資訊,運用故事中的情境摹寫,完成一篇馬歇爾與瑪麗的時空探險之旅。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落格封面1.jpg

 

蔡孟耘 (宜蘭縣竹林國小閱讀推動教師/小壁虎老師)

 

樹屋可以蓋到一百三十層?

 

這本書也太厚了吧!一開始翻開書,被那黑線條的圖畫吸引,本來以為這是一本漫畫書,但是每一頁我都看好久,這些線條不只構成圖畫,還有視線的引導,眼睛不知不覺就想仔細看清楚圖畫的細節,這絕對不只是一本漫畫書!

 

從頭到尾看完後,又想重看一次,這次認真的閱讀文字,這是一個冒險故事,樹屋被綁架到外太空,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每每在情節高潮迭起時,我忍不住鼓掌讚嘆作者的豐富想像力,怎麼想得到這種轉折啦!這絕對不只是一本故事書!

 

當我閱讀第三次的時候,終於能夠圖文一起欣賞了,而且發現了作者精心安排的幾個伏筆,很有成就感的覺得自己實在太厲害了,忍不住拍案叫絕!我還喜歡書中的主要角色設定,相對於安迪和泰瑞的無厘頭,吉兒是成熟穩重的理性思考者,在這個樹屋太空冒險故事中,作者利用角色的性格特色,編織出瘋狂與正常間的協調節奏。

 

老師的教學職業病開始發作,腦中盤算著可以讓孩子先閱讀第一章,這一集加蓋的那十三層好適合無限制的想像力發展,那麼,他們也可以繼續幫樹屋加蓋屬於自己的那一層,如果全班每個人都蓋一層,哇!光是用想的,就覺得無比興奮。

 

閱讀,是快樂的事!每一次的閱讀,都是讀者與書中內容私密的交流,我們不需要過於強調書中的意義,每個人都可以從閱讀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想要的。喜歡畫畫的孩子,可以從這本書學到許多技巧;喜歡故事的孩子,可以從這本書讓想像奔騰;喜歡觀察的孩子,可以從這本書找到隱藏的細節⋯⋯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落格封面1.jpg

 

 

黃立忻 (「樓梯上那格書櫃」粉絲團版主)

 

 

「媽媽,瘋狂樹屋出130層了,你知道嗎?」兒子放學回來問我。

 

咦?我還沒有告訴他,我剛剛接獲這本書繁體中文版即將出版的推薦邀稿,他怎麼消息這麼靈通?

 

「同學今天借我原文版,我馬上在學校看完了。」

 

「是不是大家安靜閱讀時間(silent reading time)都靜靜看書,只有你看得嗤嗤笑?」我揶揄兒子。

 

「嗯⋯⋯呵呵,我不知道,我太專心看書,沒有注意到別人,太好看了!」他不好意思的搔搔腦袋。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譯後記《被誤讀的哲學家》

本文作者◎劉維人(自由譯者)

自年少起,我就一直崇拜著啟蒙時代的知識分子。

一開始,我覺得他們無所不能,就像是童話故事的英雄一樣,在短短兩百年內奠定了物理學、化學、博物學、醫學、經濟學、政治哲學等當代學科的基礎。這些人博覽群書,無止盡地探索知識,同時在好幾個領域留下開創性的貢獻。他們勇於質疑權威,不被世俗道德束縛,提出各種大膽激進的假設,即便面對指責或危險也不退縮,試圖以知識的力量驅除俗世沉痾,將獲得自由的方法帶給每一個人,讓後世的我們獲得懷疑、思考、理解的勇氣,進而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漸漸地,我開始了解他們的願景為何至今仍未成功,為什麼我們無法成為他們。我們即便繼承他們的思維遺產,將他們視為榜樣,且擁有更為開放的社會風氣以及更強大的知識生產力,卻依然無法成為他們那樣的通才,無法像他們那樣做出革命性的貢獻。

啟蒙時代的人位於一個極為特殊的時空背景。他們站在政治、宗教、科學的轉捩點上,發掘出一種全新的觀看方法,急於用它來重新探索整個世界,而世界充滿了謎題,人世間充滿需要改良的缺陷。一切都還很新,還不夠複雜,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需要他們用手去指。

如今我們活在另一個時代。知識依然不夠普及,社會依然充滿迷信;但在幾百年的學術與社會發展之後,我們知道理性不是唯一的解答,而且知識、權力、社會之間的關係遠比想像中的更複雜。另一方面,隨著知識傳播管道更多元,傳統知識分子在公領域的影響力逐漸衰退。最後,在政治與社會日益極化的過程中,跨立場的溝通如今更為困難,愈來愈多民眾放棄了對話與理解,用原始的情緒與偏見作決定。

然而,我一直覺得啟蒙時代的那些哲人即使到了當代,也不會就此投降。他們會相信知識本身擁有魅力,只是需要新的傳播方式。他們會從圖書館與網路上無窮無盡的文本尋找新的可能,同時自己動手研究、寫文章、辦講座、錄Youtube影片,甚至以記者或導演的身分主動出擊。他們會在咖啡館與街頭帶領討論,推廣公民科學與哲學,甚至出版極為挑釁的普及著作,迫使學院的學者反思長久以來的預設。

他們在啟蒙時代就是這麼做的,倘若場景切換至今日,我想也會持續下去。

而在這個時代,也有許多人正在做同樣的事。

英雄的時代早已結束,但英雄可能就在你我身邊,默默相信著那些有點傻,有點可愛的價值,努力讓人們變得更講道理,更為自由。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族群衝突──公民思辨最棘手的議題,也是無可取代的試金石】

 

本文作者黃哲翰udn《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本書在德國出版於2016年9月,正是難民潮衝擊德國社會的一週年之際。當時,德國公民之間的辯論已呈現各種歪樓,焦點也從難民政策一路擴大到族群問題,最後上綱成所謂「伊斯蘭辯論」。 

對接收難民持懷疑態度者,將「伊斯蘭」、「社會安全」、「族群融合」這三個概念打包在一起,彷彿所有社會安全和族群衝突的問題,都可以被歸咎於伊斯蘭文化。接著就讓問題演變成傳統的「德意志文化」與外來的「伊斯蘭文化」的對立。 

當焦點集中在「文化」這麼抽象的概念時,事實就變得不重要了:造成遷徙流亡的原因是什麼?德國該負多少責任、擁有多少資源和能力?德國目前有多少移難民?他們在德國居住、領取補助、工作與參與社會的現況如何?他們都是穆斯林嗎?他們犯罪率真的比本地居民高嗎?穆斯林族群的犯罪情況和他們的文化有關嗎?可蘭經的教義真的挑戰了德國的民主憲政嗎?——這些問題往往被群眾所忽略。 

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文化衝突」、「傳統與外來的對立」這種高度開放的題目,既能輕易地引發激情和成見,又允許人們不必費力去考慮事實問題,就能憑個人直覺想像來發揮,上場參加鄉民大亂鬥的擂臺賽。 

最激烈的案例,是2015/16年跨年夜在科隆發生的集體性侵害案所激起的大辯論。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路可逃的四十、五十歲,修正人生軌道的最後機會!《社畜中年》

 

image

 

現在超過六十五歲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團塊世代」。他們經歷了日本最輝煌的時期,而且幸運地避開了日本式經營的崩壞和年金制度的破綻。就像過去很受歡迎的NHK電視節目《X計畫》中常常提到的,在高度經濟成長期中即使失敗,只要持續努力最後仍能獲得成功。而團塊世代正是獲取最多成功體驗的世代吧。

 

退休後住在貸款已經差不多付完的房子,手邊也有少許的存款。雖然醫療和年金可能在某天會像過度膨脹的氣球般爆炸,但總之眼下還能在其勉強維持的制度之下達到使用機能,或許不能說是過得悠閒自在,但也算稱得上是還不錯的舒適生活了。

 

但冷靜思考後,可能又會開始懷疑他們真的過得富裕嗎?

 

付完貸款的房子又老又舊,可能被迫面臨改建或搬家的問題。為了養家而埋頭工作造成了家人感情不睦,妻子還在自己退休後提出離婚,就算不至於離婚,每天在家也無所事事導致愈發抑鬱。

 

即便培養興趣,像是退休後開始迷上攝影而到處跑,或是為了一圓年輕時的夢而加入哈雷摩托車隊也都有其極限,最後還是會對這個社會感到厭倦。年金開始逐漸減少、醫療費可能開始增加,當消費稅提升,只靠年金過生活的六十歲以上老人將變得更辛苦。

 

至今所相信的富裕生活開始出現了裂縫。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剝洋蔥會流淚的真正原因/小川仁志

 

剝開第一層皮之前,各位看過動畫《腦筋急轉彎》嗎?

主角是十一歲少女萊莉,她的腦中存在分別掌管快樂、憤怒、厭惡、恐懼和哀傷的情緒角色,故事就從這五種角色為了使萊莉幸福而奮鬥所展開。他們透過一個控制室反映萊莉遇到任何事情時所應該適切表現的情緒。換個角度來看,萊莉是被這五種管理情緒的角色所支配,也就是她是被情感所支配的。而我之所以想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反向思考,希望大家理解情感的本質,進而運用它們。

 

聽完上述,大家往往會認為情緒的支配來自於理性,就西洋哲學的想法來說也的確是如此,這是因為受到﹁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這個西洋特有的秩序影響所致。但感性真的是理性的僕人嗎? 或者該說感性期待著理性的操控呢?

 

若是要事先下結論,我絕對不會這麼認為。重點在於理解情感的本質,與它們好好相處並加以運用。只有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每當我們想做什麼、為了要做什麼時,都懷有各式各樣的情感。以視覺來表現,就像是被各種不同情感的皮一層層包裹著一般,若不能妥善控制它們,只會被牽著鼻子走,難以得到幸福。因此,必要分析這些情感,製作一份專屬於自己的人生使用說明書,就如同將洋蔥的皮一層層剝下般。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剝去這些皮之後,到底存在什麼樣的自己? 本書將帶領你用哲學方法剝開成就感、義務感等七種主要的情感。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這項過程通常需要運用心理學,因為心理學就是以分析人心為目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人是群體的動物、是極其社會性的存在。因此,我並不是要束縛大家的心,而是要使用暴露本質行為的哲學,探究真正的自我。當你接下來剝去身上這些皮後,會看到是什麼樣的自己?

 

我們在剝洋蔥時大多都會流淚。如果人就像洋蔥一般,被情感所包覆的話會如何?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中芷( 曾就讀於德國畢勒佛大學、維藤/赫德克大學文化反思學院歷史系,現為自由寫作者

 

如何認識希特勒?這個問題放在不同時空和不同政治文化圈裡,會有不一的答案。希特勒這位歷史人物在華人社會裡始終帶著高人氣,甚至比曹操還更能體現我們對梟雄崇拜的極致現象。在傳統中國文化裡,對政治權力的想像偏重在對權謀的講究,對事功成敗和政策良莠的評價經常從個人的德性與機巧,直接跳到青天運勢,因此,我們雖然屢屢讚美失敗的英雄,卻更加崇拜不擇手段的梟雄,反而很少意識到權力的制度性問題,或者思考制度裡的權力結構。在當代台灣,更因爲推動「轉型正義」的急迫感,使得我們對納粹政權的理解經常太快滑進政治正確,停留在淺層的歷史批判。也往往因為欠缺對那段歷史發展的實質性認識,使得那些支撐起批判希特勒現象的論述和理據,容易流於新聞式的花絮報導,失去反省和借鑑的力道。

 

在台灣不缺關於納粹第三帝國的讀本,也出版了許多各種側寫、評論希特勒的書,但是在偏向將變遷歸因於人的歷史文化裡,獨獨沒有一本真正紮實地關於希特勒的傳記,是一個奇特的缺憾。這是一本遲到已久的傳記。

 

作者托馬斯‧桑德庫勒(Thomas Sandkühler)以編年的方式,用7個階段,勾勒出獨裁者希特勒一生的起伏,從飽受家暴的兒童期寫到在柏林地下碉堡內的自殺,以300多頁的篇幅描寫出短短12年納粹政權的興衰,點出二次大戰東西戰場的關鍵發展;特別是透過蘇聯解體後開放的史料,呈現出晚近關於納粹國防武力在東線戰場上滅絕戰的最新研究。而最值得讀者深思的是最後一章,桑德庫勒除了回顧關於希特勒研究的發展史之外,還檢討了希特勒做為媒體明星的現象。作者設定的讀者是14歲以上的青少年,或是想進一步認識第三帝國的成年人,出版後拿下德國艾美士青少年非文學類書籍(Emys Sachbuchpreis)的獎項。和一般德國歷史教授經歷不同的是,桑德庫勒當過中學歷史老師,2009年起成為柏林洪堡大學歷史教育學門的講座教授,近年擔任德國歷史教師聯盟主席。在這本書裡,可以窺得作者對青少年解釋歷史的功力。

 

我們的歷史教育裡習慣定於一尊的說法,對歷史的認知通常採用一種本質性的敘述方式,很少對讀者提出不同史家詮釋的比對分析,覺得那些討論太過學術而自動放棄。桑德庫勒在這本傳記裡呈現另一種陳述手法,要言不煩地辯證不同的論述,不僅回答了希特勒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更讓讀者看到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是如何地被討論。隨著戰後德國去納粹化的曲折歷程,希特勒從英雄或妖魔的祭壇走下來,不同時代的面貌不僅反映了歷史變遷,也呈現出更複雜的人性肌理。對台灣讀者而言,這本相對精簡的希特勒傳記是一個寫作範例,作者並不因為主要的設定對象是青少年而減損歷史詮釋的複雜性,讀者在其中看到何謂歷史辯證和一種開放性歷史認知的可能性。

 

做為獨裁者希特勒到底特殊在哪?納粹政權為何獨一無二?

 

並不是所有獨裁者可以像希特勒一樣成為媒體明星,歷久不衰,也並不是所有獨裁政權可以造成現代文明深遠的崩壞,永遠改變當代人的世界觀和政治價值,促使世人重新定義人權價值。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為設計大師──村田智明 最貼近使用者的設計哲學】

 

提到設計,大家無不聯想到視覺上的美或色彩搭配。的確,在每個時代都有其流行的色彩或造形,所謂的設計師,一般人常以為是「一種擅於將流行元素導入外形的職業」。

 

然而,以為「只要擁有視覺美感或造形能力,就可以從事設計工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現在的設計,追求的不再僅是單純的視覺效果。產品設計涉及的領域包括與技術人員溝通協商、色彩或形狀可能引發的心理現象、與經營或社會價值相關的社會形象等,這些都跟設計相關,而且更須以廣泛的知識為基礎。所謂的設計,不再是設計師獨享的專業領域而已。

 

身處在這個不再受流行或資訊情報擺布,而逐漸回歸人類本來價值的時代,若無法廣集眾多且多樣的智慧,恐怕也難以解決問題。

 

換言之,除了受過塑形訓練的設計師,其他人也可能與設計息息相關。因此本書的架構與內容,針對對象不再局限於設計師,期待與開發相關的人也能理解設計的本質與開發手法。

 

所有的設計,若依據時間軸區分,必然經過三個過程:那就是企畫(planning)、視覺化(visualize)、廣宣(advertising )。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序│誰是希特勒?

 文/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納粹執政初期,一名住在柏林的猶太人戈特霍爾德(Gotthold B.),站在街頭不斷地舉起右手高喊:「希特勒萬歲。」這個舉手禮只有德國人可以使用,猶太人禁止這麼做。戈特霍爾德被強制送到精神病院,醫生告訴他:「你有精神病」,他回答:「天啊!如果我有精神病,那麼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這並不是虛構的笑話,而是一所柏林精神療養院的真實紀錄。這般直白的回答,當場聽聞的醫護人員可能啼笑皆非,也可能覺得是辱國之說。但是當納粹政權垮台後,學者專家試圖用各種理論,剖析德國人狂烈支持「領袖」的現象,卻仍然無法圓滿詮釋時,「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的極簡答案,或許解答了眾人心中的謎團,甚至一針見血地說出了部分歷史真相。

 

許多納粹時期留下的影像紀錄,都可證明希特勒確實深受德國群眾的狂烈擁戴,例如以1934年紐倫堡納粹黨大會為主題的影片《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影片的前幾分鐘,即出現大批迎接希特勒降臨、光臨紐倫堡的群眾夾道歡呼,舉手致意。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表示,這些並非她找來的臨時演員,而是紐倫堡與附近村莊居民自主前來,湧向「領袖」表達敬意而入鏡。影片中可見許多婦女因望見希特勒而興奮尖叫,伸直了右手行禮,左手則抹去喜極而泣的淚珠,順便遮掩嬌羞的臉龐;希特勒則是以靦腆的笑容,回應迷戀他的女粉絲。這些未造假的畫面,呈現了部分歷史真相,戈特霍爾德「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的說詞,似乎也得到了驗證。

 

我們並不滿足於這些部分、零碎的歷史真相,我們很想知道全部的歷史事實。

 

今日看來,希特勒當然是一個極端反派的政治人物、凶悍的戰爭發動者,也是屠殺德國弱智者、滅絕猶太人,讓集中營成為「世界肛門」anus mundi[1]的總舵手。但是在193040年代,他卻是深具魅力與魔力,獲得眾多德國人掌聲肯定、歡呼與愛戴的「領袖」。當時的德國人究竟怎麼了?狂熱支持他的廣大群眾在想什麼?盲點何在?我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我們也很想知道希特勒如何從一個奧地利的Nobody,爬升成德國的Somebody?這個人物是德國歷史中擺脫不掉的負面遺產,二戰後的德國人怎麼研究他?如何詮釋他?「現在的德國人沒有罪,但是有責任。」這是2013年某位德國年輕歷史教授在廣播中的陳述。我們進一步問:那麼現在的德國人有什麼責任?答案很清楚:有記住歷史的責任,替德國與全世界記住這段暗黑、負面的歷史。德國人有責任維護這段歷史記憶,讓製造「世界肛門」的狂人,在現在、未來,永永遠遠絕跡。

 

說希特勒在台灣與全世界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如果在台北街頭隨機詢問路人:「提到德國歷史的知名人物,你立刻想到誰?」十之八九應該會首選「希特勒」。偶爾遇到虔誠的基督新教徒,答案可能會變成「馬丁路德」。但是馬丁路德身處的16世紀,「德國」這個國家根本還沒有出現,那時候是大大小小政治主體林立的「德意志地區」。因此請他們重新回答,「希特勒」這個名字很可能就會冒了出來。

 

為何是希特勒?為何不是李鴻章遊歐時,請教強國之道的退休首相俾斯麥?為何不是差一點讓18歲的醇親王載灃,下跪磕頭道歉的德皇威廉二世?為何不是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雙膝跪地懺悔的西德總理威利.布蘭德(Willy Brandt)?東德消失的「統一總理」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 1930-2017,他在生前完成了西德擴大,大抵也不可能成為台灣人認識的德國歷史名人之首位。可能的解釋是:雖然這些人也很有名,富有歷史地位,但是與希特勒相比,他們都不夠壞、不夠瘋、不夠狠,當然更不如「希特勒」這個品牌所代表的暗黑、癲狂、自我毀滅與滅絕他人的驚悚形象。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起生命,死亡更讓人著迷!

 

繼《病玫瑰》與《手術劇場》之後,又一絕美新冊異色登場!

本書收錄美女如雲,她們永遠不會老去,卻也從來不曾活過。

image

 

原是為了解答疑惑而生的產物,經過百年的變遷,卻引發了更多的疑問。不會腐壞、永遠美麗的蠟製女神,無論出於什麼理由、經過多少世代,人似乎都會被她所吸引,「解剖維納斯」的魅力究竟何在?

 

十八世紀末,佛羅倫斯蠟藝師蘇西尼(Clemente Susini)製作了一具真人尺寸的蠟製女神像。義大利藝術家一向以描繪理想的女性美享有盛名,但這具蠟製女神卻暗藏玄機。表面上她是文藝復興時代美的化身,擁有潤澤的真人長髮,閃爍光彩的玻璃眼珠,彷彿吹彈可破的透亮肌膚;但實際上她是一具符合人體解剖構造、可以大卸不只八塊的教學模型。不僅血管、神經、內臟、骨骼一應俱全,子宮裡甚至蜷縮著一個胎兒。她,就是「解剖維納斯」。

 

科學界以她做為廣開民智、解決解剖學教學困難的媒介;宗教圈透過她宣揚造物主的偉大與全能,進而讓信徒更加虔誠奉獻;一般大眾則藉由她打破不可觀看裸體的社會禁忌。不難想像解剖維納斯成為十八、十九世紀風靡一時的偶像女神,醫院、學校、博物館、遊樂場,處處可見她的蹤跡,公開展示的場合更是吸引大排人龍,只為一睹風采,或者有幸一親芳澤。

 

然而,原本為了解開生命奧祕、從裡到外袒露無遺的解剖維納斯,漸漸蒙上了曖昧的色彩。幾可亂真的外表、安祥愉悅的迷濛神情、藉由機器運作而微微起伏的胸膛,彷彿下一刻就會醒來,讓人不禁揣測,在那蠟製的身體裡究竟有沒有靈魂?是否如同畢馬龍的雕像般,只是在等待愛神將她喚醒?

 

自此,解剖維納斯開啟了另一扇門。原是為了生命而生,如今卻成為迷戀死亡的象徵。怪奇、戀物癖、戀屍癖是最常與她掛鉤的詞彙;現代人對她最熟悉的衍生物是「充氣娃娃」。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