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路可逃的四十、五十歲,修正人生軌道的最後機會!《社畜中年》
現在超過六十五歲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團塊世代」。他們經歷了日本最輝煌的時期,而且幸運地避開了日本式經營的崩壞和年金制度的破綻。就像過去很受歡迎的NHK電視節目《X計畫》中常常提到的,在高度經濟成長期中即使失敗,只要持續努力最後仍能獲得成功。而團塊世代正是獲取最多成功體驗的世代吧。
退休後住在貸款已經差不多付完的房子,手邊也有少許的存款。雖然醫療和年金可能在某天會像過度膨脹的氣球般爆炸,但總之眼下還能在其勉強維持的制度之下達到使用機能,或許不能說是過得悠閒自在,但也算稱得上是還不錯的舒適生活了。
但冷靜思考後,可能又會開始懷疑他們真的過得富裕嗎?
付完貸款的房子又老又舊,可能被迫面臨改建或搬家的問題。為了養家而埋頭工作造成了家人感情不睦,妻子還在自己退休後提出離婚,就算不至於離婚,每天在家也無所事事導致愈發抑鬱。
即便培養興趣,像是退休後開始迷上攝影而到處跑,或是為了一圓年輕時的夢而加入哈雷摩托車隊也都有其極限,最後還是會對這個社會感到厭倦。年金開始逐漸減少、醫療費可能開始增加,當消費稅提升,只靠年金過生活的六十歲以上老人將變得更辛苦。
至今所相信的富裕生活開始出現了裂縫。
另一方面,時下年輕人不僅對自己的房子或車子不感興趣,連酒或女人也都沒有興趣。這樣的年輕人被歸類於「草食系」。將來的年金既不能指望,多數的企業又不給三十多歲的人升職加薪的機會,乍看會覺得他們的人生沒有未來,不過,貸款後再花一輩子付銀行大筆利息來換取自己的房子或車子,這樣真的就是富裕的生活嗎?
不過,中年以上的人至今仍還是認為這才是富裕的生活,那是因為他們被灌輸拚命工作為的是對公司有所貢獻的觀念。也就是走在被架設好的軌道上,但現在來到的已經是一個沒有軌道的時代了。
靠自己尋找、發現答案,這不是被社會強迫的富裕,而是一趟探尋屬於自我富裕的旅程。相較之下,年輕一代反而過著更腳踏實地的生活。況且現在即使想學習團塊世代的生活方式,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就如同高齡者被可疑的投資機會吸引而賠了老本的事件層出不窮,如果只知道看金錢和物質,很容易失去人生的方向。
或許四十歲、五十歲確實是無路可逃的一群,也因此中年世代正是修正人生軌道的最後機會。
中年「放鬆論」:未來時代不可或缺的柔軟技巧!
掌握這五種能力,你可以不再是中年社畜!
「與其練習三年,不如花三年尋找好的老師。」如果無法樂在其中也就沒有持續的意義,所以即便三分鐘熱度也沒關係。體力能否負荷、適不適合自己等,總之對任何事都先嘗試體驗之後再說。面對任何事都不能沒試過就放棄,「還沒做就認為自己不行」和「做過後才判斷自己不行」之間完全不同,總之只要過了四十歲,對任何事都挑戰過後再做決定就好。
►建議③:開創不必仰賴人脈的副業
與其創業,不如以興趣為基準來開創副業更為理想。同時,你可能以為「自己擁有人脈」,但從以前到現在你殷勤對待的那些客戶,並不會將工作託付給一個新手。客戶打交道的從來都不是你,而是公司。為了避免如此下場,思索不需要成本、不仰賴人脈的副業是必要鐵則。
►建議④:為了玩樂保留體力
考慮到健康,進入四十歲後盡量避免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要勉強自己的事。比起從事激烈運動過著有活力的生活,不如默默生存著才是最合適的生活方式,健康是為了人生過得快樂的手段而非目的。考慮到玩樂時需要的體力,自然而然地就會明白該以什麼事為優先。對工作及玩樂也沒必要用盡全力,只要保留為了玩樂的體力就好,這就是中年人的健康管理。
►建議⑤:健康法也以三分鐘熱度為原則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所以同樣一種健康法並不會讓每個人都變得健康。因此,一個一個嘗試做出選擇反而是最科學、最合理的方法。在更多的毛病出現之前,盡可能趁還是中年的時候試試看吧,即便無法持之以恆也無妨。到了中年,只做適合自己的健康法。
《社畜中年:無處可逃的四十、五十歲,被工作豢養、被生活綁架的你,將弱點變成武器,找回自我人生》
城邦花園│https://goo.gl/6k7PXS
博客來│https://goo.gl/bExBAZ
誠品│https://goo.gl/Bsfb9v
TAAZE│https://goo.gl/YhcVCu
金石堂│https://goo.gl/bmha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