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專屬於自己的成長之旅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回想國中、高中階段的「第二年」,似乎有其特殊意義:脫離初到新環境的慌張,多點累積的生存經驗法則;藏在自己有意或無心營造的形象人設背後,隨著可預期的校園節奏,開始擁有「心理餘裕」去思考更多自己的未來、與他人之間的各種關係。

 

  翻開《新來的同學2好朋友的約定》,雖是「續集」,卻能看到轉學生喬登截然不同的一年。對比臺灣國高中階段的第二年,或許也是孩子最從容的一年,不是學長姊口中的小屁孩,也尚未面對下一階段的升學壓力,甚至是社團活動的主力,這時候的他們,才有機會寫下屬於自己的青春續集。

 

  「我們都想迎合別人的期待,卻又想同時保有真正的自己。」書中這句話歸納青春期孩子所有的矛盾心結,不論種族或社會階級,每一位孩子都在「做自己」和「社會化」光譜之間不斷「try and error」,校園裡發生的事件,正是孩子們帶著原生家庭影響的各種試探與衝撞。

 

  《新來的同學2好朋友的約定》不僅點出重要青春課題,也在細緻的對話和情節中提供「解方」。例如:書中特別安排前一集常犯下種族歧視錯誤的學生,在這集不小心被自己哥哥惡作劇變成綠色的臉,必須一兩週才能洗掉消失,在這過程中突然成為「膚色異類」的經驗,讓他有機會換位思考,體會生活中那些揶揄玩笑,究竟是聽者對號入座,還是說者應該學習更適當的幽默呢?

 

  而另一位家境富裕、友善單純的白人同學萊恩,則在續集中進一步邀請被稱為有色人種的德魯和喬登至家中作客,卻沒想到一起開心打電動、吃披薩之後,竟讓三人友誼意外有變化。德魯感受到萊恩父母的價值觀與階級生活差異,因而想拉開距離;喬登則認為萊恩不一定會和父母一樣,這樣對萊恩有所評斷並不公平,而萊恩受限於無法改變的生長環境,學著承受好的壞的任何一面。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頁圖文好讀版由此去---

 

只要能睡著,再累也值得?!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想睡睡不著,人生一大難題,沒想到這次讓毅力滿點的兔老大給遇上了。不過,有使命必達的小兔子們幫忙,這場睡眠之戰肯定難不倒他們。延續前兩集的故事精神,《睡不著的兔老大》開展出更奔放的想像力與不設限的創造力。躺在軟軟的棉花糖床上,是不是就能舒服的睡著?吹著海風,聽著充滿韻律的海潮聲,是不是非常助眠?兔老大和小兔子們到底還會遇上哪些睡眠障礙的挑戰?

 

作者運用不同尺寸的方框帶出畫面的律動感,閱讀時,視線循著方格移動,彷彿我們也跟著這群兔夥伴跋山涉水尋找入睡的方法,加上方框內遠景、近景與特寫的視角交錯,讀來十分生動有趣。

 

如果你是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畫面裡其中一隻小兔子經常露出昏昏欲睡的倦容,和其他兩隻小兔子不太一樣,這可是有原因的喔!作者在故事一開始就鋪陳了這個畫面上的小細節,為故事埋下趣味的小線索,聰明的大小讀者不妨多看幾次故事,一定也能找出這個逗趣的故事伏筆。

 

不論兔老大和小兔子們做出多少引人發噱的行動,但他們目標明確,行動力十足,加之不屈不撓的精神,都是值得讀者欣賞的,更重要的,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上,一定要為自己找到神隊友,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為目標努力,就算犯傻也沒關係。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的奇幻按鍵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姊姊的魔幻電梯》是一部散發驚奇光采、餘韻卻洋溢著溫暖氣息的奇妙作品。輕巧的揉合兒童的成長心事與喜好冒險的精神,用電梯按鈕嫁接現實與想像世界,引領讀者們陪著故事裡的小姊姊一同漫遊到奇幻空間後,又被愛的心意帶回家裡,牽起弟弟的手,準備共同迎接另一段驚喜的旅程。

 

身為哥哥姊姊心中的矛盾情結

  故事的開始,我們看見這一家人正在電梯裡。小虹告訴我們按電梯按鍵是她的工作,這是身為姊姊才能擔負的任務。可是她的這項重要工作隨即被搶走,爸爸媽媽為了讓弟弟開心,將小虹的工作轉交給弟弟,眼看弟弟興高采烈的按下電梯按鍵,可以想見小虹氣惱的心情。況且爸媽還不只讓弟弟嘗試一次,隔天,全家人一起搭電梯時,負責按電梯按鍵的人,竟然又是弟弟!

  作者自然是藉「按電梯」這項任務的交接,側寫哥哥姊姊們在面對家中更年幼的成員時,必須經歷的矛盾情結。為了鼓勵年紀較小的孩子更進一步的探索,父母時常只記得褒獎小弟弟小妹妹,暫時忘了哥哥姊姊們也是需要被肯定的。於是身為哥哥姊姊,只好隱忍這種心裡酸酸的感覺,試圖表現得無所謂,無法壓抑不平的感受,就有可能在其他面向上情緒暴走,這是許多家庭會面臨的階段性危機。

 

漫畫式圖畫展現主角心情

  畫家用漫畫式分格與各種視覺線索,讓我們身歷其境的看見小虹的心情。面對著發亮的電梯按鍵時,小虹開懷的笑臉,和弟弟把手伸向按鍵時,她睜大雙眼不可置信的表情,還有弟弟成功時,爸媽雀躍的抱著他,小虹卻獨自站在前面(〈以及上下分格對照三人與小虹的神情〉,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她落寞的情緒。弟弟不離手的老虎玩偶上,其實也寫著小虹的名字,表示姊姊一旦長大,就理所當然必須把自己曾經、也可能很寶貝的玩偶,送給弟弟呢。

 

手足間的愛與分享

  不過,小虹撿回大樓另一台電梯廢棄的按鈕後,發現了奇妙的空間轉接鍵。按下這個按鍵,推開門,竟然就來到蔓生著植物的雨林!另一次按下按鍵,門後是浩瀚無垠的宇宙!這個祕密通道只有小虹知道,門後的世界是她獨享的個人空間。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都是《乖女孩》

文/林蔚昀(作家、譯者)

 

我在很多地方朗讀、介紹過這本《乖女孩》,書中主角露西的乖巧和壓抑自我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但同時,很多人也對乖女孩的憤怒大暴走感到有疑慮,覺得這本書會不會教壞小孩啊?這樣是不是在教小孩,憤怒才會解決問題?

 

確實,《乖女孩》不是那種傳統的、教你要正向處理情緒的繪本,沒有叫小孩要好好講話、不要哭不要生氣,它甚至沒有把生氣、大叫當成負面的。乍看之下,《乖女孩》可能會讓許多家長卻步,但值得我們好好回頭省思:我們是否真的關心小孩的情緒、關心他們發生什麼事,還是只是把問題蓋起來,只要孩子沒有情緒就好了呢?比起「憤怒好不好?能不能解決問題?」,更該問的是:為什麼我們如此害怕情緒?

 

情緒會牽動別人的情緒(常常看到小孩哭或生氣,大人也開始煩躁或生氣)。情緒像是警報的嗶嗶聲,讓我們看到「有事情不對勁」,而我們通常不喜歡看見問題,因為有問題就要去檢討、解決,我們都怕麻煩,寧可方便。

 

《乖女孩》中的露西或許也知道大家會害怕情緒、討厭問題。她知道只有乖巧、聽話、安靜,才會被認為是個好孩子、被人喜歡,所以她面帶微笑,只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沒有人問話她就不開口。如此壓抑,結果她失去了聲音,被沉默之牆吞沒,成為隱形人。大家只有在她失蹤時才注意到她,更恐怖的是,其實她一直都在,只是沒有人看到她。

 

我們不是看過很多這樣的女孩/女人嗎?她們本來好好的,只是有一天她們「不好了」,憂鬱、自我傷害或傷人。我們看到這樣的她們,會心碎、傷心、憤怒、問「為什麼?」但我們從來不知道她們發生了什麼事,然後這一切不斷重複。沒有人去問牆的存在到底好不好,沒有人問,要求女孩這麼乖/聽話/有禮貌到底好不好。直到有一個女孩說:「夠了!」打破牆壁,我們才發現壓抑女孩的牆本身是個問題,受壓抑而痛苦的女孩不只一人。

 

這個「夠了」很重要,它代表設下界線,為自己發聲,爭取自己原本該有的權利。《乖女孩》是一個為自己發聲的故事,它讓我們看到,情緒本身沒有好壞,而是讓我們看見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會有憤怒的爆發,是因為原本的環境是有問題的,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不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當問題解決,情緒自然會化解,就像露西吼出「夠了」,衝破壓抑她的牆,情緒也隨之平復。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全頁圖文好讀版請點這 ←

 

一本讓孩子認識建築的精采圖文書

 

文/喜習建築教育

 

非常推薦親子一起探索《哇!這是怎麼蓋出來的?》,書中的內容蘊含豐富的建築結構知識,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對建築有更多的認識。本書圖文並茂,且提供了很好的創作活動,讓孩子不只是閱讀,還可以從延伸活動得到更深入的建築概念,是很適合讓孩子認識建築空間的書籍。

 

發揮創意,一起動手蓋建築

活動一:橋梁結構挑戰

活動引導:橋梁是水平結構中經典的案例,結構的組成決定了這座橋的長度與耐重度,試試看用不同的結構組成,挑戰橋梁的耐重與長度極限!

配合書中單元:長的結構怎麼蓋、橫跨兩邊的結構怎麼蓋

所需材料:紙吸管、紙膠帶、盒子

 

步驟: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