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瘋狂樹屋52層-立體封面  

 

讀完這本書後,快去找出你家的隱藏版樹屋!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這是一本解讀孩子心靈世界的武功秘笈,我竟然到五十二層時才發現。

事情是這樣的:當我翻到第四十四頁時,上面寫著「如果有頭戴內褲日,那天會是這副模樣」。什麼!頭戴內褲?這不就是我家孩子前幾個月才做過的事嗎?再翻下去,等等!「自動裝扮室」這點子,在她扮家家酒時好像聽過!

52層瘋狂樹屋》的蔬菜王國大冒險其實不只是冒險,更映照出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些可惡的蔬菜老是引起家裡的世界大戰,誰不想跟書中的蔬菜派迪一樣,痛快的想出二十種又切又剁又做串的方法大復仇?

    還記得「使盡吃奶的力氣」這句俗話的由來嗎?其實光是好好長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們的想像力不只是展現創意的方式而已,想像力對他們來說是「現實的解藥」,這股能量幫助孩子釋放面對挫折的潛在壓力,用無所不能的各種方式平撫情緒安定心情,就像超人永遠不會死、壞人不能有生日的道理一樣,維護小小心靈裡的正義世界。

    也因此,樹屋系列與其他讀本最大的不同,在於書裡不嘗試夾帶任何知識性的訊息、不置入說教理念,完全「站在孩子那邊」。作者與繪者就像是兩位大小孩一般,專心的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放鬆的小天地,暫時放下理性學習的那一面,在書裡頭又叫又跳又鬧、滿嘴胡說八道,只要純粹當個孩子就好!

    或許瘋狂樹屋對孩子來說根本一點都不瘋狂,無聊的大人才會覺得瘋狂吧!還記得我的孩子翻讀時,常常一表正經的喃喃自語:「我以為只有我會這麼想,原來安迪也是這樣。」當這些平日同儕間的對話躍然紙上,彷彿孩子又多交了兩個好朋友,放學後也能隨時隨地陪伴自己,取代大人們的嘮叨安排,延續腦袋裡永不停歇的遊戲時光。

    在成長路上,若我們也想營造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一同陪伴孩子成長,那麼「瘋狂樹屋」系列也可以是父母的啟蒙練習書:學習著放下大人的思考邏輯、學習著不帶批判評價、學習著「無所為而為」的生活片刻,能和孩子們一起享受遊戲,才能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了,偷偷分享瘋狂樹屋的「隱藏版使用方法」,就是鼓勵孩子邊讀邊畫邊寫,乾脆把這本書當成塗鴉本,說不定你會發現孩子們重要的「真心話(畫)」喔。

 

◆女兒創作—— 我的第60 層瘋狂遊樂場(七歲)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H1158攝影的異義_3D_300dpi  


面對一張相片,我們要不是不予理會,就是得靠自己去把意義填滿。這張影像就和所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影像一樣,召喚觀看者做出決定。
──約翰.伯格
 
 
攝影並非約翰.伯格的專業。直到1982年出版《另一種影像敘事》之前,他從未針對「攝影」寫過專書。他並非帶著策展人或攝影史家的權威談論攝影,而是以藝術評論者、作家的身分趨近。
 
伯格的創作生涯以視覺藝術為根基。1950年代初,他開始撰寫藝術相關文章;1960年代中葉,他的視野跨越藝術和小說的領域,成為不受範疇與類型囿限的作家。他討論素描的文章帶有身為素描家的權威感;他的攝影書寫則往往集中在受攝者的體驗及相片為他們描畫出來的人生——在伯格的著作裡,相片從來不是文本的插圖,文本也非影像的延伸圖說。
 
本書《攝影的異義》為《持續進行的瞬間》作者傑夫.代爾(Geoff Dyer)從約翰.伯格近半世紀寫作歷程裡,精煉出二十四篇未曾成書的影像散文,按年代順序選編而成。在這些文章裡,伯格是個別照片的批評者和閱讀者,以其獨樹一格的關注強度與時常懷抱的溫柔,悉心檢視照片裡的故事,向每一張照片提問。
 
伯格書寫的不只是相片的意義,也說出了異義。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騎士集合750  

 

一場勇氣決定命運的偉大冒險

 

生來是奴隸,死去是騎士,勇敢一輩子!

 

 

德國兒童文學經典 將近30萬個家庭收藏 

 

 

《法蘭克福匯報》、《法蘭克福評論報》、《科隆日報》、《德國電視台5》、《瑞士日報》、《新蘇黎世報》一致讚譽

 

林良(兒童文學作家)、王美玲(輔大德語語文學系主任)、小茉莉親子共讀粉絲專頁、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鄭重推薦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造力與想像力是是最好的禮物〉

文/吳芝慧(台東基督教醫院行動早療藝術治療師)

 RQ6001  

在翻開本書精采的內容前,我想要先邀請你們想一想,你們上一次開心、自由的畫畫或創作是在什麼時候?如果是不久之前,我想恭喜你,能夠一直保有這樣正向的創作經驗是一件很寶貴的事情。如果上一次快樂自由的創作經驗早已不復記憶,我想邀請你們回想一下,過往的創作經驗是否讓自己留下的都是不太好的印象,那些追求「畫得像」與「畫得好」中的沮喪、壓力與挫敗,你曾感受過嗎?那些經驗是否讓你遠離了創作時那開心滿足的感覺?是否因為追求美術技巧與社會評價,同時扼殺了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當我還只是個小小孩的時候,有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媽媽要我和姊姊以下雨天為主題進行創作,姊姊仔細描繪穿雨衣及撐雨傘的行人,在旁邊畫上了斑馬線與在雨中行駛的車子,而我則用奔放的垂直線條三兩下迅速完成作品,並對著滿臉驚訝的媽媽談論我的畫:「因為雨下太大,人都跑光了!」可能有人會說,我的作品不過只是一種不經思索、無意義的塗鴉罷了,並不是一個「好的」作品,因為圖畫應該要能精準的表現出物體、場景或人物。然而,這種看待兒童繪畫的方式便是以「視覺寫真主義」來做評斷,並非貼近繪畫本身對兒童的意義,忽略了小小孩在創作中用行動或動態在紙上呈現下大雨的動態狀況。

 

  Draw it P52  

 

對孩子來說,藝術創作是一種自然的遊戲,也是兒童表達自我的語言,畫畫與創作可以讓豐富的想像力與精采的創造力投射於其中,提供一種自然表達的媒介。事實上,創作沒有不好,畫得好不好看、畫得是否精緻,其實都不是重點,因為兒童為自己創造出來的藝術」,便是他們表達意思和想法的特殊方式,具有自我的獨特性與濃厚的個人色彩。

英國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認為活得有創造力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有了創造力,才能擁有健康的心靈與富足的精神生活。那創造力又該怎麼啟蒙與發展呢?約翰‧馬修(John Matthews)博士以一位藝術家兼教育家的觀點指出,自發性、即興式與非指導性的畫畫對於孩子的創造力、自主性,以及建構自我想法和對世界的認知等發展極為重要。創造力與想像力正是本書想帶給孩子的禮物,期許增進孩子的彈性、自主性、自我感與心理成長,同時也可豐富他們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與表達。

 

upload55  

大人們可以怎麼做

如何透過本書幫助孩子發展創造性的藝術表達呢以下有四個方向與各位朋友分享,也許你們也可以運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陪伴孩子創作,讓其盡情揮灑腦袋中的小宇宙。

一、 一同遊戲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的本質,是教人瘋狂的愛上:我帶孩子讀瘋狂樹屋

◎劉佳玲(桃園市桃園區莊敬國小)

 

     學習來自不斷的好奇,透過體驗、閱讀、討論、遊戲等形式建構專屬於自己的知識宮殿。正如同「瘋狂樹屋」不斷層層擴建,從13層增為26層,然後加蓋至39層,而且還打算繼續瘋狂建造下去!當孩子在學習的歷程中產生興趣與成就時,任誰也無法阻擋他或她愛上知識,甚至開始對「下課鐘聲」嘆息。所以,與其說我們來「讀」一本書,不如說我們來「玩」一本書吧!

 

生活課程應用:我的樹朋友

    在低年級生活課程裡,安排與自然相關的學習活動,重視孩子的實際體驗。比方說,結合「五感」觀察記錄校園的植物:利用一至兩節課,將教室移到戶外,摸一摸樹皮,聞一聞花的

香氣,或在樹下乘涼,大家一起在樹下野餐,甚至可以為老樹慶生,感受生命的共存。老師不妨也可趁機為大家朗讀關於「樹」的故事。回到教室後,小朋友可拿出色筆為黑白的「瘋狂樹屋」穿上繽紛的顏色噢!

 

社會領域應用:發表夢想中的校園

    中年級社會領域的正式課程中,包含班級自治、校園環境、學校生活等單元內容。其中在與孩子討論到關於「校園」空間的想像時,可參考「瘋狂樹屋」的形成,鼓勵小組腦力激盪,讓各組小朋友到黑板前繪製他們夢想的校園。然後,請各組發表夢想校園的樣貌與理由,例如:「操場的中間能不能蓋游池?」「我們的教室能不能蓋在樹上,連著溜滑梯到戶外?」「學校裡能不能有一座恐龍雕像?」「三國時代的古樓能不能在學校裡重現?」重點在於,天馬行空的想法在民主對話的練習中得到舒展與釋放,在發表與回應後,哪組的夢想能夠實現,已經不是孩子最關心的事了。

 

國語領域應用:談書使我們青春無敵

     對自我主張漸強的高年級學生而言,經常發生閱讀挑剔與偏食的現象,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打開眼界與不同的書種交流呢?「談書會」是個不錯的方式。讓同學們圍成一圈就座,再抽籤決定這一圈的「主談人」(1人)、「報告人」(1人)與「聽眾」(4人)等三種角色。在會前,老師必須預告舉行時間,好讓大家有充足的時間先行閱讀與準備,孩子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找書閱讀,扮演「主談人」的孩子在談書會的小圈圈團體裡,要將自己閱讀的內容說給別人聽,而抽中「報告人」的同學必須上台轉述,當眾分享「主談人」的書,此時,專注聆聽、適時的筆記和同儕的支援就顯得格外重要。更可貴的是能讓孩子無法反抗的打開耳朵,收聽各種文本敘事,「瘋狂樹屋」系列將會被讀者如何描述、轉述、推薦、評論?是毒舌一番還是驚人解讀?都值得期待!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