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林珍如(豐原高商老師)

  這是一本堪稱二十一世紀版本的《小王子》,透過馴養狐狸佩克斯的視角與主人彼得之間的互動,讓我們看見了愛與忠誠,在他們身上能感受到濃濃的信任與默契,就像彼得父親他自己曾經養過大型犬一樣。

  RX6035彼得與他的寶貝.jpg

  也許因為戰爭、當下的背叛與悲傷,逼得他們不得不去選擇替對方著想的存活路徑,彼得的父親希望讓狐狸自己在大自然中學會生存,他認為這是野獸有種原始的本能,必須透過殘酷的考驗才能夠明白自己該如何以馴服與征戰方式拾得力量,。

  莎拉.潘尼帕克的新著作《彼得與他的寶貝》講述的就是關於離別與珍惜、爭吵與忠誠,一個小男孩與他最要好的朋友永難忘懷的生命故事。在尋找對方的路上,他們挨餓、受傷、遇到許多陌生人。彼得扭傷了腳,遇到獨居樹林裡的女士;佩克斯則在樹林裡遇到了一群狐狸,自出生以來沒跟同類相處的他,開始學習和牠們一起奔跑狩獵,漸漸了解到自己的天性……,而我們在裡面究竟會學到了哪些,這是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彼得與佛拉的相遇讓他明白戰爭的無情,在他受傷這段時間,他必須透過學習與思考,好讓尋找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順利一些,單靠自己的直覺在茫茫的人海中胡亂瞎找,總會失望而回;那麼狐狸佩克斯呢?他的記憶裡只有善良的兩位人類,但面對與他相似的同類述說的殘酷生存故事,不禁遲疑了,原來善與惡僅存於一念。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好好的想一想這故事所帶來的啟發。它會讓我們知道怎樣學習愛與被愛,進而思索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相處是否能夠一如當初的單純。

++++++++++

《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著 雍‧卡拉森/繪

博客來   https://goo.gl/Rm9OAA
讀書花園  https://goo.gl/olFlzB
誠品    https://goo.gl/JUv1aj
金石堂     https://goo.gl/KsanmF
讀冊    https://goo.gl/9R3Asw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玉娟(國立北港高中國文老師

  主角彼得,十二歲小男生,自小媽媽過世,與父親相依為命。因為戰爭爆發,父親自願從軍,將他託給在森林裡的爺爺。相處五年的寵物兼朋友佩克斯,是一隻紅色毛的狐狸,在前往爺爺住處的途中,彼德被爸爸脅迫將牠放回大自然中。一隻自幼獸就在人類家庭中長大的狐狸,回到大自然,要如何生存?

RX6035彼得與他的寶貝.jpg
  

在書籍介紹裡,提到現代版的《小王子》,人類與狐狸建立的感情,超越主人與寵物的關係。而我的閱讀經驗,一直有《野性的呼喚》巴克的影子,一隻已被人類馴化的狐狸,如何在原野中生存?如何喚起他原始的本性?文中以狐狸嗅覺寫週遭環境的變化,讓讀者以不同角度來看、來感受動物界的生活,細膩而新穎。從布莉索初遇佩克斯嗅出人類的味道並警戒弟弟朗特,到對佩克斯說出他們為什麼對人類沒有好感的原因,可見人類與動物之間生存未達和諧。佩克斯與葛雷一路尋至人類住所,嗅到戰爭、戰爭病的氣味,人類的活動牽引著動物界的生存。
  彼得在爺爺家後悔讓佩克斯回到大自然,擔心牠無法生存,翹家去尋找他。途中發生意外跌傷一條腿,邂逅了佛拉,彼得從不信任到相依到再次出發尋找佩克斯,顯現人類之間單純美好的友誼。
  書中不斷強調戰爭即將來臨,而一旦戰爭爆發,一切都會毀滅,變得面目全非,如彼得經過峽谷,看見曾經玩耍的清澈河流,已經混濁。如果戰爭帶來的是死亡,對自然界而言,是人類不去注意的瘡傷。全書從人與動物的感情出發,或許作者更希望我們關心生存的環境吧?

 

**********

《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著 雍‧卡拉森/繪

博客來   https://goo.gl/Rm9OAA
讀書花園  https://goo.gl/olFlzB
誠品    https://goo.gl/JUv1aj
金石堂     https://goo.gl/KsanmF
讀冊    https://goo.gl/9R3Asw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1 Wed 2017 09:40
  • 追尋

«謝文靜(國立花蓮女中國文老師)

  「我們要根據事實來講這個故事。那是我這裡的規則。」

RX6035彼得與他的寶貝.jpg
  每個人都有無法言喻的傷痛,即使是狐狸姊弟──布莉索和朗特也有不願言說的過去,而避免觸及傷痛的方式是淡化或謊言;十二歲的男孩彼得尋找佩克斯的歷程彷彿一場自我探索,佛拉則像啟蒙導師迫使彼得不斷思考:何謂選擇?何謂戰爭?何謂依賴?當然,佛拉似乎也困於自己必須突破的泥淖中,於是,不停自我對話成為修補破碎的心最好的方式。
  「我不是逃離我家,是要逃回家。」
  彼得決定找到他的狐狸佩克斯,並且帶他回家。自幼喪母、父親又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傷中,彼得與他的寶貝佩克斯相互依賴,成為成長中最甜蜜的情感;於是這隻從未在野外求生過的狐狸是小男孩的親人,他總能嗅出空氣中不安的氣息而適時安慰彼得,彼得也將生活中的喜樂哀樂與他分享。因此,彼得被迫拋棄佩克斯一事,成為他心頭上的刺,他必須找回他的寶貝,並且帶牠回家,不論是生是死;而狐狸在森林中雖然漸漸恢復動物的本能,但仍一心想回到主人身邊。這對好朋友擁有彼此的關心與愛,這讓我聯想起育兒時常會遇到的爭議──幼兒是否能和寵物共存?有些家長會因為新生兒加入而送養寵物,原因是擔心寵物會引起孩童的過敏反應,但事實上研究顯示家中有寵物的小孩引發過敏的機率並未明顯偏高;另外,就行為養成來說,讓孩子照顧寵物,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與耐心,寵物的陪伴可視為孩子抒發心情的另一扇窗口。彼得與佩克斯的情誼並非虛構的故事,或許也在諸多家庭中上演著溫馨相伴的劇碼。
  「我在試著整理我自己的人生。我沒有你要的答案。」
  佛拉救了受傷的彼得,並且指示尋找佩克斯的方法,彼得決定再次踏上帶佩克斯回家的路;而佛拉也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待釐清,那座穀倉內也許能尋到答案、也許不行;喪妻的爺爺和父親何時才能走出陰霾、重新擁抱親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答案無從外找,得自己追尋。 

 

-----

《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著 雍‧卡拉森/繪

博客來   https://goo.gl/Rm9OAA
讀書花園  https://goo.gl/olFlzB
誠品    https://goo.gl/JUv1aj
金石堂     https://goo.gl/KsanmF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佩均(師大附中老師)

  若是要敘述彼得和他的佩克斯之間的關係,我認為不只是「主人和寵物」,更貼切的應該是「彼此陪伴的朋友」。

RX6035彼得與他的寶貝3D.jpg

  擁有一隻善體人意的狐狸朋友是多麼美妙的生命體驗!這不就跟人們懷裡抱著毛茸茸的絨毛玩具,向它傾訴心事,在夜晚擁著它入睡的幸福感相同嗎?而十二歲的小彼得的幸福應該是更甚於此的。因為絨毛玩具沒有自由意志、沒有意識,而彼得的佩克斯好愛他、好關心他、好在乎他,能夠被這樣深深愛著的彼得,是不是非常幸福?故事發展中有許多的「不能選擇」,令人憂傷:如果可以,彼得也希望母親還在身邊;如果可以沒有即將發生的戰爭,那彼得的父親就可以繼續跟他在一起,彼得與佩克斯就不必分離......。
  這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小王子」的故事,引著我們傾聽內心深處真正對於「愛」的渴望。當我們被如此全心全意信任著、愛著的同時,原本對於自己應該怎麼選擇的不確定,就變得清楚明確了。彼得與佩克斯之間的互相信任與愛,讓我對於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憧憬渴望與期許。
  當對於「自己對愛與信任的相信是否正確」有懷疑與動搖時,再三咀嚼彼得與佩克斯的故事,我想能夠讓自己更貼近自己心底的聲音。我願意抱著對愛的相信,迎接美好的2017年。

 

++++++

《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著 雍‧卡拉森/繪

博客來   https://goo.gl/Rm9OAA
讀書花園  https://goo.gl/olFlzB
誠品    https://goo.gl/JUv1aj
金石堂     https://goo.gl/KsanmF
讀冊    https://goo.gl/9R3Asw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曾經養過寵物嗎?曾經和寵物分離過嗎?你的寵物像你嗎?或是你的分身?

« 黃愛真(教育部閱讀推手、高雄市立一甲國中閱讀教師)

RX6035彼得與他的寶貝3D.jpg

      因為戰爭,十二歲的彼得和他的狐狸寵物佩克斯被迫分離,狐狸野放,彼得被送到爺爺家,但因為一隻小野兔被土狼咬死的回憶,彼得決定尋找他的寵物,不被土狼或野放傷害,這是彼得對佩克斯的責任。然而離開爺爺家走三百英哩路尋找佩克斯,得經歷相當多波折。這些波折,牽引出彼得、佩克斯、協助彼得的佛拉、協助佩克斯的其他狐狸等各自的創傷與拉出這些創傷的符號戰爭。數週後雖然彼得與佩克斯相遇,佩克斯卻已經不是當初完全馴服的寵物。被戰爭環境鍛鍊、能夠在自然自行捕獲獵物、擁有想要守護狐狸姊弟的佩克斯,會如何選擇呢?回到人類家庭吃著飼料、享受充滿關愛的馴服生活,或繼續打獵生食、與同類一起野放?如果你是佩克斯,或你擁有半野化半馴服如狐狸一般的寵物,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接下來,筆者想就幾個方面,提出觀看這本小說可能的角度︰

彼得、寵物與創傷

       彼得七歲大時,母親車禍死亡,母親死亡前彼得因為做錯事,媽媽處罰他不帶他出門。心理師點出彼得在母親死亡後不說話症候的關鍵,在於彼得的憤怒無法表達。隨後,彼得在住家附近發現了一隻被車撞死的狐狸及狐狸窩,數隻小狐狸裡面只剩下一隻仍然存活,這隻和彼得同病相憐的狐狸佩克斯因此成了彼得的寵物。兩者形影不離,並且彼得總覺得兩人心靈相通,「他不僅知道他的狐狸是甚麼感覺,實際上根本是自己感覺到那些事」。你就是我,我也就是你。彼得與佩克斯「融合在一起了」。

       媽媽死亡後,彼得內在的愧疚、氣憤、無力感,透過與佩克斯命運的重疊,豢養佩克斯成為一種彼得對母親死亡的內在補償。彼得因此與佩克斯生命與共,無法分離;對於佩克斯而言,彼得成為家人、拯救他免於其他兄弟姊妹般挨餓凍死的恩人。佩克斯失去家人又從彼得處得到新的家人,置換與銜接了佩克斯對親情與生命的延續。

       故事最後當彼得找到佩克斯,佩克斯雖然不捨,在自然成功生活的經驗塑造了佩克斯仍然選擇同類,再度置換新的歸屬,選擇了狐狸家人與野外生活。彼得與佩克斯從「融合在一起」到各自成為獨立個體,代表了兩者脫離依附的獨立與成長。

戰爭與佛拉

       彼得父親自願參戰與女性逃兵佛拉,顯然是一組參照,對比出差異︰抵抗戰爭的創傷、男性視戰爭為一種遊戲的浪漫想法、山林自然(戰爭空間)性質的改變,從而使得主要人物如彼得、佛拉、佩克斯原有位置轉換等。

       彼得在爺爺家中看到爸爸小時候的玩具錫盒內,超過上百「黯淡橄欖綠」的小型戰士兵玩具。是爸爸兒時珍藏的遊戲。

       戰爭遊戲即使「黯淡」,相對於父親自願參戰埋藏管線與地雷,佛拉則是從救人的醫師轉而成為戰爭中的殺手,並因此內疚、壓力過大逃離戰爭並產生戰爭後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佛拉隱居在無人居住的山林雕刻、將單腳義肢換成沉重的木頭、把「陽光牌」盒子內裝載的理想封存、生活在對陌生死者的哀悼與揣測。這一連串自虐與封閉在自我幻想的生活,成為佛拉對死者日復一日的哀悼儀式。

       彼得因為腳部受傷而闖進佛拉的倉庫。佛拉從簡陋材料的自然療法後開始兩人的共同生活。彼得離開前為佛拉雕刻的木偶舉行了一場偶劇演出,呈現佛拉用自我傷害來贖罪的故事,以佛拉之外的視角展演了佛拉的生活,引起佛拉深思。

       即將離開的彼得希望佛拉走出戰爭下自我懲罰式的贖罪方式,將雕刻技能回饋村莊,並透過外界接觸解除佛拉禁閉狀態,讓佛拉對自己成為老師的理想有機會發揮。佛拉醫治彼得受傷的身體,彼得則透過對佛拉的幫助而成長。然後繼續尋找佩克斯的旅程。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