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五百多年來,和伊斯坦堡的邂逅,形塑著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識:伊斯坦堡黃金年代的輝煌,發生在一瞬之間的衰頹,在集權統治和宗教極端主義兩害相權之間無庸置疑的選擇。但在戰間期那幾年,伊斯坦堡居民以超乎想像的狂熱擁抱西方理想。這座地處歐亞之交的城市按照西方模型刻意進行自我再造,其實驗規模堪稱世界之最。
 
0123.jpg

       

        約莫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見到佩拉皇宮飯店,當時人們到伊斯坦堡的那個區域往往都有某個特定原因,譬如幫電燈換新電線或者找變性妓女。這間老飯店低矮對稱,貼著髒兮兮、塗抹綠色石膏的大理石。褪了色的世紀末華麗風采,坐落在一九七和八年代一窩蜂倉促蓋起的破舊中層高度建築群,顯得格格不入。走進飯店,東方酒吧(Orient Bar)的紅絲絨座椅總是乏人問津。每次我向酒保點雞尾酒,搭配開封多時、硬到咬不動的鹹味烤鷹嘴豆(leblebi)時,他總是一臉訝異。

  這光景恍若隔世。佩拉皇宮飯店於一八九二年開幕,接待搭乘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抵達鄂圖曼帝國首都的客人。接下來數十年,它一直是外地人的住宿首選。木頭和鐵製成的電梯像一只鳥籠般在大理石梯間升降,也是歐洲僅次於艾菲爾鐵塔之後裝設的第二臺電梯。巴洛克式用餐大廳緊鄰以仿大理石紋鑲嵌、細工裝飾屏風隔間的賓客休息室,天花板是挑高的玻璃雨棚。踏出建築物優雅高貴的門面,就來到伊斯坦堡最時髦的佩拉區(Pera)。沿著主要街道走一小段路,能看到絕大多數世界強國的大使館。這條街道在十九世紀乃至其後被許多伊斯坦堡居民稱為「(佩拉)大道」(Grande Rue按:時人僅以「大道」稱之,但為避免混淆為一般不特定大道,以下皆採全名「佩拉大道」〔Grand Rue de Pera)。飯店隔壁是美國使館,和YMCA與合法妓院共享同一片街景,不遠處有鍍金裝潢的許多餐廳和夜總會俱樂部,英國人、俄國人和德國人常招待政府官員到這些地方。
 
佩拉區/貝伊奧盧區 約一九三五年.jpg

  佩拉皇宮注定成為前往東方之路上最後的西方耳語,它是世界上最偉大伊斯蘭帝國裡最豪華的西式飯店。當歐洲人來到心目中由素檀、成群後宮妻妾與伊斯蘭教苦修僧(dervish)交織而成的東方幻想國度旅遊時,這間飯店和伊斯坦堡都是他們的第一個停靠站。但佩拉皇宮飯店還來不及歡慶開業二十週年,一切就開始變調。

  一場革命把長期統治的鄂圖曼素檀趕下臺,引發隨後十幾年的政治動盪和各團體之間的殺戮。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軍事失敗和外國占領。土耳其人在一九二三年毅然決然地和他們的鄂圖曼歷史切割,拒絕一個包容多元宗教的伊斯蘭帝國,宣布以一個世俗且種族同質性更高的共和國取代之,堪稱近代政治史最重要的自我創造案例之一。土耳其的新領袖們將首都往東遷移兩百英里(約三百二十一公里)到強風吹拂的安卡拉(Ankara)山丘,遠離過去政治中心的腐敗記憶。

  一位名叫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年輕記者目睹了這一切的開端。「根據我看過的所有電影,斯坦堡(Stamboul)應該是潔白、閃爍、邪惡的,」他在一九二二年晚秋某日的《多倫多每日星報》(Toronto Daily Star)上寫道。他從巴爾幹半島搭火車前來,行進間畫面閃逝,拜占庭紅磚城牆,孩童跳水,穿越雜亂並陳的許多小清真寺和木造建築。灰塵覆蓋小清真寺的圓頂,建築物外的護牆板被海風和鹽分侵蝕褪色。他看見衣著多彩的農民們擠滿整條道路,拖著蹣跚步伐跟在滿身泥巴、鬃毛結著易碎土塊的水牛身後。穿潮濕大衣的移民隊伍如蛇般圍繞著各個外國使館。遣散軍官穿著磨舊的制服趾高氣昂地行走。從靠近佩拉皇宮的廣場,他透過小型望遠鏡看見一艘噴發灰煙的汽船,上頭有許多難民家庭緊貼著護欄。一切白色都是弄髒的白,他說。人們的心情是絕望和無奈,就像在醫院等候心愛的人從手術房出來。

  面紗和後宮、土耳其毯帽(fez)和男子長禮服正漸漸走入歷史。素檀和哈里發即將遭廢除──這兩個制度體現穆斯林對上帝在人間的旨意的理解。時間分秒和歲月年日即將採用與巴黎、紐約一樣的計算方式,不再保留麥加和麥地那的那一套。政府首長和將軍們遷徙至安卡拉,外國使館和大使團也會接著搬走。伊斯坦堡正踏進一種自溺的「呼愁」(hüzün)感。土耳其知識分子說,破敗的城牆、搖搖欲墜的大宅和受風雨侵蝕的海邊別墅,全浸泡在被挖空的憂鬱之中。

  不過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族群遷移和身分認同的迷失感,開啟了許多過去沒有人能預見的機會。失落也是一種有用的可能性。呼愁的解藥是土耳其人所謂的「奇異福」(keyif):一種快樂的放縱感,用歌唱抵擋眼淚,刻意召喚歡笑聲以回應可怕經歷。一座截然不同的伊斯坦堡已經登場。水牛車和軌道電車與汽車爭道。在激進民族主義圈子聚會的行政區裡,另有社會主義探員們正祕密策畫世界革命。安靜的社區流瀉出人們不曾聽過的音樂:樂聲柔順又大膽的交響爵士;盲眼亞美尼亞魯特琴(lute)樂手短促的撥弦創作;黎凡特人(Levantine的地下社會悲傷情歌。想喝酒可以到美籍俄羅斯黑人開的美心(Maxim)俱樂部,想跳舞可以去每晚播放棕櫚灘七人組(Palm Beach Seven)的花園酒吧(Garden Bar)放鬆。

                清真寺宣禮塔依舊佇立,伊斯蘭苦修僧也還在,但伊斯坦堡正在轉變成一個嶄新的伊斯蘭城市:它是被遺棄之人和白手起家者的聚集地,是實現民族國家美夢的伊斯蘭帝國的國際化前首都,也是不斷尋找兼顧穆斯林與現代身分平衡的一個地方,直至今日依然。在這段運動浪潮與社會變革風起雲湧的歲月裡,如果你稍微瞇著眼直視佩拉大道上方緩緩西沉的冬陽,從乞丐和街頭騙徒身邊走過,不難想像另一種國家和生活光景──一個必須透過意志力、憑藉情勢重建的國家和生活。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最古老拍賣行大打粉絲牌?
韓國夯團「BIGBANG」成員T.O.P進軍蘇富比策展!

 

從第一次落槌史上第一本活版印刷聖經開始,蘇富比一直在全球藝術市場中位處領導地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賣行,也是唯一擁有英國文學研究專家的拍賣公司。
2016年秋季,蘇富比更首度邀請韓國天團BIGBANG的T.O.P(崔勝鉉)擔任當代藝術秋拍專場「#TTTOP」策展人。
此次跨界合作不僅刷新多項拍賣紀錄,也讓傳統拍賣行與社交媒體成功結合,吸引年輕藏家和粉絲的關注。
 

藝術拍賣市場消息屢屢佔據新聞頭版,但卻是外界難以接觸的神秘世界。
公開拍賣制度怎麼轉變建立?紐約市為什麼是藝術交易的一級戰區,規模更勝歐洲?拍賣所裡的小弟無意間撞傷畢卡索作品,市值可能立跌一半…
拍賣幕前幕後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軼事,且看蘇富比超級拍賣師對於全球拍賣熱潮的體現與分析。

 

叱吒歐美藝術市場的傳奇人物────西蒙.德.普里(Simon de Pury )
獨家揭露拍賣界,富豪與名流的上流遊戲

他是前蘇富比拍賣行歐洲區主席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337.JPG
 
去年底冠中老師趁來台參加系列銅鐘基金會舉辦經典講座,趁空上節目一談彼時剛發行的《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書,
與【POP 大國民】蔡詩萍大哥有場精彩的對談,堪稱文人惺惺相惜的一場思辨對話。
2017年國際書展也傳來好消息,冠中老師於2016年春天出版的舊作《建豐二年》入圍了國際書展大獎,
最後雖未得獎,但卻在評審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開啟烏有史創作的新里程碑。
帶大家回顧一下蔡詩萍大哥與冠中老師的精彩對談→(點擊下方連結即可收聽)
2017書展大獎全部入選及首獎作品,即日起於誠品敦南店2樓「書展大賞」專區展出。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溫美玉(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老師)

PAX佳句1.jpg

  談到動物小說,就會想到歐尼斯特•湯普森•西頓(Ernest Thompson Seton,1860-1946),喜歡動物的他,透過經年累月的觀察,讓筆下的動物活靈活現,富有情感,並充滿了生命的尊嚴。至此之後,也開啟了兒童文學更多元的材料,更豐富的價值與內涵。動物小說與童話區別在於動物小說對動物的描寫力求準確,而且西頓在描述動物心理時多強調愛、忠誠、飢餓、痛苦、寂寞這些最基本的情感,所以,若孩子認知世界的開始,就能體認眾生平等,野生動物也有著高貴的自尊和偉大的情感,那麼動物保育就會是一場安寧、平靜的美麗守護,而我們也能從動物的陪伴,獲得更多單純的快樂與幸福。

  《彼得與他的寶貝》不僅具備了上述動物小說的技巧與精隨,還能呼喚出讀者內心對動物的情感與共鳴。故事中,狐狸佩克斯演繹著最富有人情味的動物,而主角男孩彼得也不惶多讓,奮不顧身展現對狐狸的深情與責任,卻在最終放手讓狐狸回到他原始的動物世界,人與動物間至高無上的愛,教人動容與著迷。

  故事開門見山就揭露男孩彼得的困境。一是外在的環境改變:父親自願從軍去打仗,單親的他被迫搬去跟個性孤僻又古怪的爺爺同住,此刻,與他相依為命的狐狸佩克斯就得放回森林。二是內在受傷的心理:媽媽過世在他幼小的心靈烙下一塊陰影,加上父親從未真正進入彼得纖細的內心世界,因此,藉由他的視角,我們得以一窺成人世界的偏狹與短視,漠然與荒涼。於是他將所有的心力與情感寄託在狐狸身上,而今,在大人主導的世界中,他又無法保護他的摯愛,只好無奈的將狐狸放回森林,然而,對愛執著的他,卻立即感受到自我意識反撲的力量。

  彼得覺悟到自己的不仁不義及決定非找回佩克斯不可之後,精彩的劇情於焉開展。作者極具巧思且深諳讀者心理,故事的主角一是人類,一是動物,分居二地,兩個視角,卻又巧妙的因為互相信任與彼此相愛,從心靈深處綿密的交織著,彷彿從未失散分離。這樣的畫面與戲劇張力十足,我們為他們的處境揪心與不捨,卻又能同時享受兩處的環境與風光,而且作者讓彼得與狐狸佩克斯分別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痛苦,不僅得面對陌生的環境,還要重新適應新的人際關係,但也因此,主線之外,發展出新的冒險犯難的故事。例如:佩克斯在森林中的新同伴─布莉索和朗特姊弟,初始姊姊對曾經被人類豢養的佩克斯充滿敵意,弟弟卻十分喜愛善良溫馴的佩克斯,透過一連串對環境的溝通、妥協,以及勇敢的迎向惡敵土狼,一路走來全無僥倖;反觀彼德的痛苦也不遑多讓:「彼德覺得理智快要崩潰了。『就這麼一次,你可以不要叫我自己想答案嗎?就這麼一次,幫我的忙你會死嗎?拜託,我就要離開了。你有這麼多智慧。我離開時,給我一些建議,這樣會要你的命嗎?』」這是在受了腳傷無法快速往前援救狐狸的彼德,在感覺孤單無助與強烈的道德感拉鋸之時,對佛拉發出的怒吼。佛拉的出現讓彼得得以重新審視過去的創傷:彼得讓他爸爸擁抱他,他感覺爸爸因啜泣而發抖。佛拉也因為幫助彼得,像剝洋蔥似的再次打開過往的心結,這是一段心靈療癒及人生價值、愛與追尋的思辨之旅。最後,歷經千辛萬苦,吃盡無數苦頭,彼得和佩克斯終於再見,這一刻得來有多艱難啊!理所當然,彼此應該再續前緣,不是嗎?作者智慧的拋出了這樣的大哉問,卻也毫不拖泥帶水的給了答案:

  「佩克斯衝向樹叢,然後又轉回來,望著他的男孩。」

  「彼得感覺眼淚下臉頰,可是他沒有擦掉眼淚。」

  「佩克斯跳了回來。他嗚咽著,舔著男孩的眼淚。」

  「不,我不要你留下來。我會一直開著走廊的們,可是你必須離開。」

  藉由彼得和佩克斯的感人故事,我們走進忠誠、勇氣、冒險、奮鬥、信任與真愛的世界,作者也給了我們全新角度與觀念,去思考面對惡劣環境、人際相處的兩難和掙扎,該如何強大自我內心、戰勝困境。

+++++++++++++++++++++++++++++++++++

《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著 雍‧卡拉森/繪

博客來   https://goo.gl/Rm9OAA
讀書花園  https://goo.gl/olFlzB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字美也好,不美也罷,都是我自己的創造──OKAPI專訪《美字進化論》李彧】

美字進化論01.jpg

戀舊的人通常會有一個專門用來收藏祝福卡片、日記等的時光抽屜,老派的書信傳情、課堂上的交換紙條……不論以什麼形式,想保留的皆是那個當下,時隔多年翻找出來回味,歷歷在目,再一次咀嚼文字裡蘊含的情感流動。

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數位時代,有一群人依舊喜歡紙與筆之間的摩擦感,透過創作激發自己無限想像,愛上伴隨而來的精神滿足!

本次特別邀請硬筆大師李彧,與我們分享回歸紙筆的感動,一起好好記錄,好好生活!

--------------------

Q1.開始書寫/創作的契機?

年少時代從不懂得真正書寫的方法,只知道將字體寫得端正工整就好,這樣的觀念普遍存在於大多數人心中,而我也不例外。幸好大學時期有機會接觸硬筆書法,才發現原來寫字是有方法可循的。同時看到一些用常見的書寫工具創作的硬筆書法作品,充滿了藝術美,便深深愛上了硬筆書法。

當時中國大陸的硬筆書法蓬勃發展,為能與之交流,便嘗試創作硬筆書法作品參加其國際性賽事,開啟了我的創作之路。幸運的是我還能透過教學工作將硬筆書法帶入校園,讓更多學生接觸美字,也積累了編輯硬筆書法教材的能力。

 

Q2. 回歸紙筆,書寫/創作對您而言是什麼?您又是怎麼維持這個習慣的?

書寫,除了工作上需要,更是生活的一種樂趣。就好像有人喜歡畫畫、聽音樂、烹飪或閱讀,而我特別喜歡寫字。寫字的過程中,紙筆摩擦產生線條的當下,各種可能的變化都是一種因緣,筆畫與筆畫間的安排是當下的一個選擇,而這選擇的結果成就了這個字,美也好,不美也罷,都是我自己的創造。

沒有任何一個字能真正完美無瑕,學會接受每個不盡完美的字,一如接納生活周遭所有人事的瑕疵美,心情便容易感到平靜。而每天寫字都是新鮮有趣的享受,從不會感到厭倦,反而滿心歡喜!

 

Q3. 自己常用or推薦的書寫/創作工具,它的特點是什麼?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