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在《德國文化關鍵詞》中看到德意志靈魂

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蔡慶樺

 

              如何讀這本書?如何面對德國文化?我想以一個德文字來定位我讀這本書的態度,以及看待與德國文化的關係:auseinandersetzen。這個字有以下多層意義:一、試著向某人釐清、闡釋什麼東西;二、深入、甚至是批判性地處理什麼議題;三、與對話者在爭執的對話中辨明真理;四、分割共有財產;五、區分、分開。這個德語字彙的豐富與多義曖昧,某種程度上正可以代表初接觸德國文化者的感受,同時也道出了我們的猶豫。如何使用這個字彙,我們猶疑不定;正如同關於德國文化,每個人都能說上些什麼,卻又難以說清全貌。

  這本書正是我們用以與德國靈魂auseinandersetzen的裝備:在閱讀本書中,我們試圖釐清德國文化,深入且批判性地思索這個文化的特質,但是也必須試著與兩位作者交鋒爭執,或甚至區分出我們與德國民族共有的、以及絕不可能共有的東西,在差異中試著築出一條共同道路。

  0317-德國文化關鍵字-立體300.jpg

  兩位作者都是一流的博學作家,擁有絕佳的眼光與閱讀品味,他們選出六十四個關鍵詞彙解析德國文化,是一次龐大又迷人的創作計畫。其中有些詞彙所蘊含的內容極為特殊豐富,難以被直譯為外文,已作為外來字生根於英文詞彙中。這些關鍵詞提供讀者絕佳的素材,去探索德國文化之路上見到的各種迷人風景,甚至與之對話的可能性。

  苔雅.朵恩(Thea Dorn)是德國文學界的才女,分別以推理小說、舞台劇本、電影劇本等獲得德國推理小說獎、格林電視獎等各文學獎,並主持廣電文學節目,我聽她的節目,非常喜愛她無比快速的說話速度裡銳利的觀察。二一七年三月開始,她接下廣受好評的文化類電視座談節目《文學四重奏》(Das Literarische Quartett),確是極好的主持人選。而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裔少數族群(前妻是同樣來自羅馬尼亞的德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塔.穆勒),在羅馬尼亞時已是用德文寫作的重要詩人及作家,長年遭共黨監控迫害後流亡德國,出版相當多探索流離與認同主題的作品,除獲各大文學獎外,還獲德國政府頒發聯邦十字服務勳章,由這樣一個既處在域外又身在核心的作家來書寫德國文化,我想不到更適合的執筆者。

 

岔路上的路標

 

  這本書的對象不只是願意接觸繁花盛開的德國文化傳統的讀者,還是希望理解當今德國社會的讀者。許多複雜社會現象、政治議題,倘能自表象背後理解文化根源,將有更清晰的理解。例如,二一六年底柏林發生的耶誕市集恐攻事件,並不僅僅是一次血腥攻擊;德國人反應如此激烈,不只因為十二個人死於耶誕市集,還在於這是個充滿象徵意義的文化之戰。讀了本書「耶誕市集」一章即可知道,那不只是一個進行商品交易的場所,那還是銘刻著德國人們聽覺、嗅覺記憶之處,那是古老的日耳曼民族幾百年來與親友家人品嘗奶油長條糕餅的市集,此處有著「對童年之呼喚」。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恐攻事件後,梅克爾總理對恐怖份子宣示:我們德國人還是會與所愛之人一起上耶誕市集,絕不退讓。因為那不只是一個市集,那是決定了德國人之所以為德國人的、無法讓出的領域。

  翻開本書的讀者們會感覺自己深入了文化的密林。哲學家海德格曾比喻思想者如同走在林中路,只能就著林葉間偶然洩下的微光辨認那些幽微模糊的小路,期待自己能找到早已多年不辨的方向。所謂的德意志文化正是這樣龐大的黑森林,而這本《德國文化關鍵詞:從德意志到德國的64個核心概念》,是在每一條岔路上的路標。兩位識途者在路標上寫下了耶誕市集、德式香腸、麵包、啤酒、合唱團、足球……這些尋常概念,引領讀者認識一個不尋常的國家。

  或者我們可以想像那個格林童話糖果屋故事的場景,可憐的兄妹被丟棄於森林中,幸而留下了石子作記,最後能找到回家的路。本書的作者們知道讀者──不管是不是德國人──在探索德國文化的迷途裡,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那些有時曖昧、有時指向相反方向的路口徬徨,於是為我們丟下了六十四顆石頭。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羨慕朋友都有「好」叔叔,別人是「家有一叔如有一寶」,他的叔叔卻給他一無是處的三寶:耍賴、狡辯、沒法寶。

我的叔叔_封面.jpg

 

賴皮叔叔與我的童年

§黃惠綺(童書譯者、繪本推廣人)

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中,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兄弟姊妹之外,生活周圍也會有叔伯阿姨等親戚。有些感情熱絡的經常往來,有些是只在年節團聚或是家人口中提到的人物。

以國小六年級的雪男做為敘事者的本書,一開頭雪男就抱怨他的叔叔:「我的朋友幾乎也都有叔叔……有的叔叔會教姪子做功課,有的則會帶姪子去動物園,也有叔叔會給零用錢……也有的叔叔是運動員……但是如果說到我的叔叔,可就連一件值得對朋友誇耀的事都沒有了。」羨慕朋友都有「好」叔叔,別人是「家有一叔如有一寶」,他的叔叔卻給他一無是處的三寶:耍賴、狡辯、沒法寶。

終日悠悠哉哉寄人籬下的食客叔叔,與姪子雪男一家的同居生活中,常常賴著雪男買漫畫給他看,還得意自己成功的捉弄小孩、偶爾吟唱出庸俗的詩詞等,淨做些無厘頭的事。如果要與這樣的叔叔講道理,也只會被他的歪理、謬論弄得內心矛盾、搞不清楚頭緒。某天叔叔被報紙上的抽獎廣告吸引,突發奇想的逼全家人拚命蒐集抽獎籤,配合他的環遊世界大夢。最後雖然沒中獎,但託雪男的福,叔叔總算可以到夏威夷旅行。對雪男來說,夏威夷的叔姪之旅是一段開心的冒險旅程,但叔叔依然故我,且把他的本事發揮到極點,在夏威夷出盡洋相,最後敗興而歸。

從故事的結局來看,本書裡讓人直想替雪男擺脫掉的叔叔,一點也沒有因為經歷了出國這件事有所成長,叔叔像是負面教材,卻意外讓人有著不可思議的痛快感。看似吊兒郎當、對生活滿不在乎的叔叔,用自己的人生哲學,以平靜空無的心來面對現實生活,在連小孩都不容易放輕鬆的現今社會,以這樣的視角寫來幽自己一默的作品(本書是作者北杜夫以自己為原型所寫下),是否可視為當時為躁鬱症所苦的北杜夫的抒情之作呢?

這本書喚起我兒時的記憶。記得童年時,媽媽的小妹,即我們的小阿姨,曾來家裡住過一段時間。相較於我那傳統婦女形象、裝扮保守的媽媽,小阿姨戴著黑貓墨鏡、時髦亮麗,總是神采飛揚的樣子,可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我常常眼睛發亮的看著小阿姨,羨慕她的髮型、手飾,愛聽她講工作上的種種,總是黏著她、吵著她帶我出去玩。當時,阿姨的外語流利,是歌廳的駐唱歌手,偶爾赴日本登台演出,回來時總是會帶土產給我跟弟弟,有時候給我日本的莉卡娃娃、給弟弟搖控車,還買漂亮的洋裝給媽媽、買菸酒給爸爸。後來她結婚了,開始相夫教子,看到她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後,青少女年紀的我對小阿姨偶像式的崇拜也倏然中止。《我的叔叔》裡,雪男覺得擁有「好」叔叔的朋友真的很幸福,但他對麻煩的叔叔,因為有血緣的這層關係,無形中也有互相寄託的感情。是一種移情作用嗎?即使跟自己的父母再親近,親子關係偶有一層看不見的幕無法打開,身旁若有父母以外的家人,或許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緩和的氣氛與溫暖,相信讀者跟雪男一樣,對這樣任性活著的叔叔沒輒,但是對於那個曾給我們不同生活示範的大人,想必永難忘懷吧!

 

~叔姪間的幽默相處,童心未泯悠哉上市~
博客來  https://goo.gl/6a5DdI
讀書花園 https://goo.gl/1L3CD3
誠品   https://goo.gl/MdhVDB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本圖擷取自ELLE 201702 第305期)

 

楊佳嫻 說書閱人

寫真:光的實像與幻象

 

攝影術在十九世紀前半葉被發明出來以後,從一開始的恐懼或驚奇,乃至於成為普通生活的一部分。而今日,攝取影像變得太輕易了,一切不如意都可以通過修整而臻至完美,那種珍貴的、靈氛似的特質,遂一去無蹤。這種源自光的技術,還扮演著顯露真實的功能嗎?
  
  
///
  
《所信即所見:觀看知道,論攝影的神秘現象》作者本身為著名紀錄片導演,對於影像的力量與攝影史知之甚詳。
  
由於攝影長時間被當作客觀的事物,像是鐵證似的可以左右不在現場之人對歷史的認知,或提供更為可靠的圖景,作者卻指出,攝影顯現了某些東西,也隱藏了某些東西,如果再和語言聯手,就能夠強勢地將讀者引導向差異極大的另一條路上。
  
書中如同偵探般考察了若干攝影事件裡,我們看到了什麼,相信了什麼,以及攝影本身隱藏了什麼。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書中,我們看到法蘭克利用網路攝影機、水管、GPS、吸塵器、輪子、把手、烤麵包機和玻璃圓球拼湊成機器人柯林克;又利用垃圾筒、鋁質彈性導管和電子琴的琴鍵拼湊成機器人柯藍
克。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用屍體拼湊成科學怪人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

RX6037法蘭克實驗室-立體封

«陳偉民(科普作家、化學教師)

  本書作者奚斯卡先生是知名的兒童書籍作家,曾任美國第一任全國青少年文學大使,此頭銜是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給持續貢獻的童書作者或繪者的榮譽,可見奚斯卡先生的地位崇高,堪稱美國兒童文學的教父。
  閱讀本書時,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書中角色的人名。主角名叫法蘭克.愛因斯坦(Frank Einstein),愛因斯坦這個姓氏在科學界可真是響叮噹,有史以來最有名的科學家就是艾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而法蘭克的爺爺就叫艾爾.愛因斯坦(Al Einstein),這位爺爺很懂科學,經歷豐富(幾乎什麼行業都做過),有很多科學家朋友,法蘭克對科學的熱忱便是由他啟發(法蘭克的爸媽整天在國外旅遊,一直未現身)。至於法蘭克.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又有什麼含意呢?在書中,我們看到法蘭克利用網路攝影機、水管、GPS、吸塵器、輪子、把手、烤麵包機和玻璃圓球拼湊成機器人柯林克;又利用垃圾筒、鋁質彈性導管和電子琴的琴鍵拼湊成機器人柯藍
克。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用屍體拼湊成科學怪人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法蘭克的小跟班名叫華生,大家都知道福爾摩斯的跟班就叫華生。讀完本書,你可能會同意,法蘭克的角色除了是天才科學家和發明家之外,其實更像偵探,因為他在書中主要任務是調查誰偷走反物質馬達的構想,以及尋找兩名機器人的下落。法蘭克的死對頭,名叫愛迪生(T. Edison),而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名字就叫Thomas Edison。我十分有把握,作者為反派角色取這個名字,正是意有所指,等本書第二集出版時,各位讀者就可以很清楚看出這一點。在書中,作者也費心的引導小讀者去閱讀其他書籍,例如他引用了艾西莫夫在《機械公敵》中提出的機器人三大法則,間接推薦小讀者閱讀。


科學小說的實證性
  雖然是童書,但是書中運用的科學原理都有所本,並不是憑空捏造。例如法蘭克利用神經網路打造機器人,所謂神經網路就是能自我學習的電腦科技,模仿生物的腦部及神經系統。這種科技至今仍在發展中,應用日益廣泛。由於這種神經網路有學習能力,功能會越來越強大,所以,現在的電腦,無論下西洋棋或圍棋,都可以打敗人類的棋王了。本書提及反物質馬達,反物質由反粒子構成,反粒子與粒子之質量相等,但是電性相反,例如電子的反粒子是正子。當粒子與反粒子碰撞,兩者都消滅,損失的質量變成能量,可以放出相當驚人的能量。目前科學界對如何利用反物質作為燃料,已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但仍停留在設計階段,並沒有做出真正的反物質馬達。
  愛迪生的邪惡助手是一隻會手語的黑猩猩,事實上,真的有很多會手語的黑猩猩。這是動物語言實驗的一部分,第一隻學會手語的母猩猩叫華秀(Washoe),她不但學會手語,還教導其他黑猩猩。畢竟黑猩猩和人類之間有高於百分之九十五的DNA是一模一樣的,牠們有很高的智慧,情感也與我們類似,牠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啊!


科學學習裡的人際相處
  書中還隱含有品德教育的主題。本來法蘭克製造機器人的目的是要參加科學競賽,但是這兩名機器人其實是自己組裝而成,因此法蘭克覺得不該拿它們去參賽,所以重新設計反物質馬達。當愛迪生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科學獎之後,為了平息其他參賽者的抗議聲浪,便把獎金分給所有參賽者。法蘭克一度以為華生也接受了賄賂,不過最後證明真正的友情是不會被金錢收買的。
  法蘭克和艾爾爺爺之間的相處,也寫得很溫馨。艾爾爺爺並沒有強迫法蘭克學習科學(否則他自己的兒子就不會對科學一竅不通了),而是塑造一個讓法蘭克能接觸到科學的環境,讓他探索自己是否喜歡科學。當艾爾爺爺知道他們打造出反物質馬達後,立刻表達自己的憂心,因為他知道這種巨大的能源如果落入野心人士的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他只有表達憂心,並不阻止,還開車載他們去參賽。最後因為構想被偷,導致法蘭克未能贏得獎金,憤而逃到山上,艾爾爺爺也上山找他,並開導鼓勵他。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智慧型機械人越來越聰明時,人與智慧型機械人的關係如何?人的角色又是如何?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取代?

RX6037法蘭克實驗室-正封

«謝宏政(前台北市和平高中化學教師)

  在歐美國家,「車庫」是許多發明家孕育出好點子、再將這些點子實現的地方。書中,我們的主角法蘭克便是充分運用車庫中可以取得的那些閒置、甚至被廢棄的材料物品,發揮他的想像力,加上他之前良好的訓練,運用確實的執行力,化腐朽為神奇,完成了智慧型機器人。本書主角在一個很平凡的地方、用一些很普通的材料完成他的夢想,故事就在這裡展開⋯⋯
  這是一本中、小學階段的兒童與少年科學啟蒙讀物,同時也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師長可以透過共讀,跟我們的少年一起討論書中提及的許多問題。如同書中艾爾爺爺所說:「科學的重點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記住答案。」透過書中字裡行間的描述,一些科學知識便自然的被介紹出來,雖然小學階段可能不是很清楚書中每個科學知識與式子的詳細意義,但是讀者可以在這些科普知識基礎下,與作者一同翱翔於想像力的空間,就像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千里眼、順風耳,到了現代透過智慧型手機,現代人個個也都成了千里眼、順風耳,一通視訊電話就可以看到與聽到千里之外的影像與聲音。
  台灣中學階段以上的傳統科學教育,為了希望學生能有系統且有效率的學習,往往提供了過多的標準答案給學生,以至於他們對於外界的實際事物,只記下許多前輩所留下來的研究成果,失去了許多觀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等自我實踐的執行力。期盼本書的出現,可以提醒我們的青年學子,閱讀之後,可保有他們的赤子之心,來面對他們所處的世界,進而探究問題。
  另一方面,透過描述法蘭克與愛迪生的鬥法過程,對即將來到的物聯網與智慧型機械人發展,作者也在書中提出許多現實問題,讓我們看完這本書時可以去反思。當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智慧型機械人越來越聰明時,人與智慧型機械人的關係如何?人的角色又是如何?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取代?科技與人文如何取得平衡點?當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時,我們會不會有些能力反而退化了?
  除了科學,書中對人性的刻畫也十分深刻。由於人的自私、貪心、嫉妒及害怕,常常會使我們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當我們擁有越來越厲害的工具(如智慧型機械人、高科技武器⋯⋯),這樣的負面影響又會如何?書中的反
派角色愛迪生的犯罪行為如偷竊、說謊、剽竊別人的發明成果,據為己有以至於誤導大眾、甚至想要破壞別人的研究心血等等行為,都同時提醒我們,要去思考科技的發展如何不被少數人的野心誤用,這些課題都值得讀者深思。如此發人深省的科學讀物,透過師長與學童的一起討論,將不會只是少年英雄利用智慧打敗壞蛋的科幻小說,更是值得親子共讀的好書。

 

《法蘭克的實驗室I:超能機器人現身!》
博客來 https://goo.gl/rGH44P
誠品  https://goo.gl/Szmp8A
金石堂 https://goo.gl/y6Ytpl
讀冊  https://goo.gl/cn017M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