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作家小野X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對談講座紀實4

  
從教孩子到寵孫子,阿公資歷已五年的小野,紀錄下與孫兒間充滿愛的互動。
《不管輸贏都愛你》的唯一一場公開活動,邀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享交換在孫兒、兒女的養成陪伴道路上,歷經的甜蜜和苦惱。

麥田出版特地留下本次活動的翔實紀錄,與讀者分享教養的心情。 

///

 

新創公司不看學歷,看技術跟能力

葉丙成:

再跟大家講一個趨勢。現在所有新創公司其實都不看學歷的,我現在是一家軟體公司的執行長,我們在找程式設計師的時候,面試很簡單,看作品集。看到厲害的作品就叫他上班,高薪給付,什麼大學畢業都不知道。有一位同仁,他進來公司跟同事聊天才講出他大學肄業,但是我不在乎,他技術很強,誰管他大學肄業。大家不看學歷,而是看技術跟能力。當然現在還是有不少大公司看學歷,但是,你們家的小孩、你們的學生十幾年出社會後,大公司是哪些公司?十幾年後的大公司就是這些做的很成功營收上百億的新創公司。這些公司從他成立的第一天到現在,都沒有在看學歷找人,你覺得經過十年之後,他會改變他的文化,開始又用學歷在篩選人嗎?不會。

 

台灣未來的趨勢是,如果你們現在的小孩,他們長大找工作,學歷真的越來越不重要。他有沒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去找資源,然後快速地學起來,這個能力最重要。同時,怎麼樣讓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好奇心磨損掉,讓他的學習熱情跟好奇心有被維持住,這是現在父母也要一起來努力的。

 

自己的學習地圖

小野:

剛剛葉老師談到黃春明的兒子自己去找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老師,這使我想起我們在辦實驗教育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叫做「學習地圖」。也就是自己有一份自己的學習地圖,這個在體制內很難做。但實驗教育可以試著協助你排出一個自己的學習地圖,這個學習地圖一般是,學校會開很多課,你選修你要的課,學分不夠的時候,再寫一個計畫,叫做自主學習。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小野X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對談講座紀實(3)

  
從教孩子到寵孫子,阿公資歷已五年的小野,紀錄下與孫兒間充滿愛的互動。
《不管輸贏都愛你》的唯一一場公開活動,邀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享交換在孫兒、兒女的養成陪伴道路上,歷經的甜蜜和苦惱。

麥田出版特地留下本次活動的翔實紀錄,與讀者分享教養的心情。 

 

不是學以致用,應該用以致學

葉丙成:

一直認為老師或家長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應該讓孩子有一個情境,不是學以致用,應該是用以致學。因為你用了,上戰場了,發現不足和不會,你需要這個的時候才會有「動機」去學。現在的孩子其實已經不像以前,以前好玩的事情沒有那麼多,讀書幾乎是我們的全部,老師說這個很重要,我們就乖乖去學。可是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他生命中好玩的東西太多了,讀書學習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件事,你用逼的是逼不來的,現在全世界的老師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樣讓我們的孩子有動機去學習。所以我主張,讓孩子餓,當他餓到極點了,他好想玩遊戲的時候,你先給他網址去學做遊戲,他就比誰都還認真,一個多禮拜就學會做一個遊戲出來,這個我覺得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就像小野老師前面提到的,他陪伴孫子們的時候,不是買玩具給孫子,他是帶著孫子讓他們創作,關鍵在於創作的過程,設計的過程。孩子在過程中得到很多的能力,而不是我們買回去塞給他,很快就被當成狗屎,這個就是在過程中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小野老師在陪孫子們創作的過程中,他不是在寵小孩而已,他陪孩子做這些事情其實是很棒的,關鍵還是在於大人願不願意花時間陪小孩。我覺得陪伴最重要,如果沒有陪伴,很難跟孩子一起經歷過這些。小野老師這本書很多地方都非常有參考價值。我這邊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跟我的小孩的互動經驗,我希望餓了以後再丟東西給他,讓他自己去學,這個過程多了之後,等到他長大,有自學能力了,面對他沒有遇過的事情,大概都不用太擔心他沒有能力處理了。

 

不過度保護

小野:

我想延續剛剛葉老師講的飢餓。在行銷學上有一個叫「飢餓行銷」,主要是讓大家都得不到,那大家就會瘋狂去買。飢餓其實分兩種,一個是搶玩具。我完全同意不要給小孩子太多玩具,因為他完全不會在乎。我有一個在美國的朋友,家裡很有錢,兩夫妻一個是牙科醫師一個是眼科醫師。有一天這個朋友寄了一張他女兒生日的照片給我,這麼有錢的家庭的女兒,多麼寶貝。我收到那張照片一看,那小女生大概三歲,坐在一堆堆起來像山一樣高的洋娃娃旁邊。我看見照片的第一件事想的是,完了,她從此對洋娃娃沒興趣了。因為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我們家是買不起洋娃娃的家庭,我爸爸要送給我姊姊洋娃娃,他就跑去美軍駐紮地,把被丟到水溝的洋娃娃撿起來,洗乾淨,幫它做衣服,把藍色的眼睛畫成黑色的,我爸爸算是藝術家,他自己很喜歡動手做,改造洋娃娃變成東方娃娃對他來講非常簡單,把金色頭髮弄成黑色,眼珠畫成黑色,衣服破爛不堪重新做一件,我永遠記得他做了這個洋娃娃,然後送給我大姊。我大姊多麼珍惜,那是一個被丟在水溝裡的洋娃娃。所以剛葉老師談的飢餓,我覺得很有道理。

 

第二種飢餓是學習的飢餓。我為什麼寧願讓我四個孫子都送到生態幼兒園去,辨認植物、動物、玩耍,但是不教ㄅㄆㄇ跟ABC,就是覺得孩子不需要那麼早教,這也有點類似飢餓學習,一開始讓他們感到飢餓,之後的學習,他們會更主動。當他有一種動力要學習的時候,那時候開始教他,他可能更心甘情願。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家小野X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對談講座紀實(2)

  
從教孩子到寵孫子,阿公資歷已五年的小野,紀錄下與孫兒間充滿愛的互動。
《不管輸贏都愛你》的唯一一場公開活動,邀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享交換在孫兒、兒女的養成陪伴道路上,歷經的甜蜜和苦惱。

麥田出版特地留下本次活動的翔實紀錄,與讀者分享教養的心情。  

 

///

 

只要在他身邊就好

小野:

當我有孫子後我只想一件事,你不用教他什麼,他自己有爸爸媽媽,自己有另外一個世界可以得到很多知識,所以我不用給他太多的知識,我給的知識太舊了,我唯一能給的就是跟他在一起。

 

有時候,孫子要我陪他玩,其實我有時滿累了,我就說你自己玩,阿公太累了,這時我發現他會靠著我,玩得很起勁,他全身滿頭大汗黏著我,他就要這個。他就要阿公在旁邊讓他靠著,然後自己做自己的事。我如果站起來,他會說,你去哪裡?我說我上個廁所可以嗎?他要的只是在他身邊陪他。我的外孫更是不想你打擾他,他屬於獨立作業那一型,當你走向他,他會說你不要打擾我,我正在玩。我說我不會打擾你,我只是從你旁邊經過而已。

 

你要如何陪伴你的第三代,真的非常困難,而且他們彼此都不一樣,這點對我的啟發最大,四個孫子都不一樣。四個人面對同一件事情,四個人動作完全不同。我曾經試著帶一袋禮物給他們。我的孫子是屬衝動類型,個性很像我,他伸出手就去抓,我的外孫則是不動,叫我打開讓他看一看,然後才決定要不要伸手。

  

孩子其實是帶著非常複雜的心靈來到這個世界的,你必須完全搞懂他,否則你會以為小孩子一片是空白。他可能比你還厲害,不要輕易欺騙他,他會知道你騙他的。所以,在跟孫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又重新領悟到很多過去人生不曾領悟到的許多事情。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家小野X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對談講座紀實(1)

  


從教孩子到寵孫子,阿公資歷已五年的小野,紀錄下與孫兒間充滿愛的互動。
《不管輸贏都愛你》的唯一一場公開活動,邀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享交換在孫兒、兒女的養成陪伴道路上,歷經的甜蜜和苦惱。

麥田出版特地留下本次活動的翔實紀錄,與讀者分享教養的心情。  

 

//

 

小野:

《不管輸贏都愛你》這本書其實沒有寫什麼直接跟教養有關的,大致上還是延續我之前寫的親子關係的書,主要寫我自己跟孫子們的互動,它跟我過去寫我兒子跟女兒的書很像。我記得我的第一本親子書《給要流浪的孩子》,內容主要不是教別人如何教養,而是講自己犯了滿多錯誤,我想給讀者的是:如果你覺得我書中所講的事,犯了很多錯誤的話,請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轍;如果你覺得我有點反省的話,你可以學我反省;如果你沒有把握,請不要生小孩。

 

其實要當阿公這件事,一開始我心裡並沒有準備好說當我有孫子之後,要用什麼方式跟他們互動。因為來得太突然了。短短兩年就有四個孫子,我有點不知道怎麼扮演阿公這個角色。記得第一個外孫誕生時,我人在美國旅行,有一天突然收到外孫剛出生的照片,當時心裡想說怎麼辦,我還沒有想要當阿公耶!我記得美國流浪一個多月後,回來之前跑到一家很偏僻的商店,想說阿公要怎麼做?買了奶嘴和嬰兒用品,非常昂貴,結果回來都沒有用,因為我買的不太對……後來就開啟了我當阿公的時光。

 

 

三十五歲上下的父母親的焦慮

跟孫子們相處的每件事情,都是在偶然中看見他們在做什麼時給我的一點靈感。現在不知不覺兩個比較大的孫子已經要進小學了,這個暑假看得出來我的媳婦很焦慮,她試著去很多學校報名,都沒有被抽中,我跟她說沒關係,就讀我們家旁邊的一般小學就好。  

文章標籤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怡辰(原斗國小教師)

我尤其喜歡小野和孫子的對話,不疾不徐、尊重傾聽,當孩子被尊重、認可,認真發言被好好對待,對話中就是最好的教養。詢問、好奇、傾聽,思考於是發生。  

 

不管輸贏都愛你立體書封.jpg

 

我在海邊,翻開這本小野的書《不管輸贏都愛你——小野與四個孫子的生活陪伴日記》,讀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童言童語。這是一本阿公幫忙寫下的日記,孫子們在旁邊圍繞,哲學家的語言加上看世界的全新眼光,時而讓我笑出聲音、時而又覺得充滿能量。    

 

海浪不斷拍打,人生有時漫長且荒蕪,支持繼續下去的,都是這些平常日點滴的目光和珍惜的回憶。我想著,有天當小野的孫子們翻開這本書頁,看見自己在書裡的隻字片語,都被阿公珍惜的記錄下來,我想,感動、感謝,還有阿公這些真誠的愛,是他們一輩子的向前不停的勇氣。

  

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的,尤其小野的文字,是一個充滿感性的阿公,在他筆下,小事連綿都有情感,連成線、成為面,日常的點滴匯聚成生活生命,在日常的瑣事和忙碌中,原來可以有這樣精準的眼光、感性的敏銳,發現思念和愛,無所不在。

 

一篇篇小小的文字,伴著浪聲,我讀得著迷。在文字轉個彎看見愛,有時看見淘氣阿公的幽默和機智,孩子的哲思、阿公的人生智慧,反覆吟詠。

 

我尤其喜歡小野和孫子的對話,不疾不徐、尊重傾聽,當孩子被尊重、認可,認真發言被好好對待,對話中就是最好的教養。詢問、好奇、傾聽,思考於是發生。生活的周遭都是學問,種子、自製遊戲、閱讀童書、阿公講故事、甚至寫了一本小書,只要認真生活,學習無所不在。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