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椅上的天使 SONGS WITHOUT WORDS
作者 / 安‧佩克 Ann Packer
出版日期 / 2010.8.19
憂傷是一頭殘酷的野獸,
外力難以驅趕,
只需要靜默的陪伴。
2002年五大湖區書獎得主
2003年凱特.蕭邦文學獎得主
麗茲不曾瞥見憂傷的一絲暗影。
畢竟,她有情如姊妹的摯友莎拉蓓絲,有美滿的婚姻,有可愛的一子一女。
長椅上的天使 SONGS WITHOUT WORDS
作者 / 安‧佩克 Ann Packer
出版日期 / 2010.8.19
憂傷是一頭殘酷的野獸,
外力難以驅趕,
只需要靜默的陪伴。
2002年五大湖區書獎得主
2003年凱特.蕭邦文學獎得主
麗茲不曾瞥見憂傷的一絲暗影。
畢竟,她有情如姊妹的摯友莎拉蓓絲,有美滿的婚姻,有可愛的一子一女。
雨點:到處都有好精靈!
紐約堪稱是世界最人種最多元豐富的城市,給我們的形象總是豐富熱鬧、有時會帶一點擁擠。作者馬汀‧米勒在這個擠滿人群的大舞台上,對於人類世界卻沒有太多的描寫,人類角色只有小貓不到十隻。但他筆下的小精靈們,卻有數個不同種族,來自不同的國度。他們在紐約各自占領不同的地盤、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對照著現實生活中紐約這種族聚集文化融合的樣貌,是很有意思的部份。原來紐約不只是人類的民族大熔爐,對於精靈也是啊。除了文化豐富與多元性外,大城市中黑暗充斥黑暗角落的特色也沒有被作者忽略。一路讀下來出現不少具屍體,讓精靈的幻想與現實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不過屍體們的出現並無損這本書的歡樂,精靈的率直,三不五時單純到犯傻,都會令我連想到最純真的孩童,那些單純直接都沒有心機與惡意,可以直接感動或是牽動人心,令人忍不住在閱讀時揚起嘴角。
看過了紐約好精靈,我忍不住相信起世界各地都有自己專屬的好精靈,跟我們一起生活著,每天四處閃躲以免被踩扁(這點,台灣精靈應該是辛苦多了)。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精靈們過著怎樣的生活,誰誰誰,來寫一本台灣好精靈吧!!
最後,感謝麥田文學提供試讀機會。
浮果:精靈總動員!
看「紐約好精靈」時,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會把哈利波特的多比套用在所有精靈身上,大概是因為多比也是個惹麻煩又愛多管閒事的地精,很不自覺的就會聯想在一塊。小說中,海瑟和莫莉格因為扯下精靈旗擤鼻涕,因而必須離開故鄉,來到紐約後又不安份的騷擾人類,接著又為了一把小提琴和一束罌粟花,把紐約的精靈社會搞的暈頭轉向。除了精靈本身有問題外,又剛好遇到幽靈強靈在尋找他的吉他,以及另一場精靈大戰又將展開。書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一把小提琴拯救全世界(至少是精靈),總算知道音樂有多強大的魔力了。
嘎眯:台灣好精靈們,呼乾啦~
Amity:可愛精靈大鬧紐約市!
主角雖然是精靈,但人類的戲份可也是很重要的,死掉的遊民不斷出現在海瑟和莫莉格眼前,顯出精靈的同情 心。精靈可以幫人類達成願望,丁尼雖然是個大胖子,但偷偷愛慕對面的凱麗,而且用很幼稚的方式想要吸引她的注意,此時,海瑟發現精靈界小提琴神器,莫莉格 要幫助凱麗要達成社區藝術協會大賽的冠軍,然後最重要的字母花──威爾斯罌粟三朵花一直在流浪,戲院不斷排演「仲夏夜之夢」映照現實生活中的曠男怨女,這 些精靈如何發揮所長,牽成美滿的愛情故事?又要為自己的精靈理想奮鬥,加上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精靈戰士們也追殺到紐約,這真是一部爆笑的精靈大融合,好想看 看拍成電影或卡通,會很吸引人,這些精靈們為冰冷的紐約添加了奇幻色彩。
喜愛奇幻冒險的人可別錯過這部主角打破小巧可愛印象的精靈大鬧紐約市。
kathy34:精靈故事溫暖人心!
<紐約好精靈>是我看過最fun的紐約嬉皮音樂藝術浪人vs.喜好表現自由技藝的古英國好精靈身心靈生命互動小說!
故事中,我們一面賞心悅目,近觀綠眼美貌,攜動透明翅膀的好精靈--不時為紐約嬉皮音樂藝術浪人生活及謀生技藝的再生發展的善意支援奔走!比如教半吊子胖丁尼小提琴賣藝,甚至幫他改型追求戀愛自由!或幫行動不便的裝飾藝術家好凱麗找尋花材!一則透過外地來的流浪小精靈的視野,我們無意中到紐約下層遊民席地居住,流浪,甚至就地死亡的某塊神秘紐約街景意象!呈現無政府保護狀態的紐約龐克文化邊緣人,由奔騰不服的時代精神!為表達音樂,藝術自由心情鞠躬盡瘁的傳奇人生紀念曲!
最重要的是,透過古精靈經歷現代美國嬉皮喀藥文化,了解服食“神奇魔菇”得以釋放壓力,不惜躲避現實的焦躁盲然苦境,用藥放逐肉身健康,走入虛擬自嗨天堂:當一人的孤獨轉化為一群同作美夢的歸屬感時,雖然黑色消極,但可以短暫穿越社會道德與習俗捆綁的喀藥始末無奈思想!
紐約是一個富裕的世界之都;但也是貧窮犯罪聚集的欲望叢林!它是白人企業首富的金窖;也是多種異色種族如中國幫派與義大利角頭份子龍虎競逐的惡水之橋!而大蘋果是亞當夏娃子孫的色欲首區,永遠不會沉睡也不會清醒!這樣一個善惡文化兼容的希望大溶爐;作者透過召喚一群多元化的好精靈的世界同盟活動,洗滌紐約人心世代的間隔冷默,點燃愛的再生火把,用故事薪傳世俗人心溫暖願景!
顏玲:熱熱鬧鬧的精靈歷險記!
看這本書,首先要在腦海自動響起小提琴優雅的旋律,再想像神氣靈活的花精靈天空飛舞著,這本是多和諧的畫面呀!但隨著作者馬汀.米勒(Martin Millar)詼諧的想像,舞台倏地風雲變色了。胖子丁尼拉著糟透了的小提琴在街頭賣藝、嗜好是看電視上0204的電話性愛廣告,沒愛心沒耐心,又沒禮貌,但丁尼可是男主角喔。女主角更了不起了,凱麗是甜蜜的可人兒,患有克隆氏症,不幸的是她腰間有個結腸造口袋,專放自己的糞便,她正努力著製作一套字母花。而故事便順著一株紅、黃、橙三色罌粟發展下去。
栞:荒謬的喜感,《紐約好精靈》
充滿精靈,卻是英式與美式風格衝突的混搭。整個故事就是一場混戰,由來自愛爾蘭的小精靈領銜演出。在不熟悉紐約大都會生活的愛爾蘭精靈眼裡,這個地方處處不合常理,人不相信精靈,生活也是充滿焦慮。到處都是來自異國的精靈,中國的、義大利的,還有黑人精靈,這是塊民族的大熔爐,卻沒有屬於紐約自己的精靈。究竟是因為美國人不相信精靈這種生物,還是美國沒有靈氣?
我很喜歡故事中人類表演《仲夏夜之夢》的橋段,在精靈面前演出,無異是班門弄斧。人類以為正確的詮釋,殊不知在精靈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團垃圾。小精靈的設定也很妙,他們熱愛音樂、搖滾、威士忌,他們濫情亂倫毫不在意,甚至是偷竊搶劫也覺得只是借用等級的小事。他們出身愛爾蘭卻少了愛爾蘭的樸實,因此才會被族人追殺吧!
青蛙:笨重的紐約城因為精靈們的點綴而跳躍了起來!
輕快愉悅的筆觸、大量的音樂以及漫無邊際的幻想是青蛙閱讀之後的第一個感覺。類似喜劇漫畫的味道,笨重的紐約城因為精靈們的點綴而跳躍了起來。精靈獨特的思維和紐約這城市的典型面貌相互激盪,眾多而各有特色的人物(以及湊熱鬧的鬼魂)在曼哈頓這大舞台上,以超越「仲夏夜之夢」的華麗之姿以及搞笑之能事,共同譜出了這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的《紐約好精靈》。
好吧,要拍案叫絕之前,得先熬過小說前三分之一篇幅的出場人物。如同經典的舞台劇一般,前面的情節大致上是讓讀者先對出場人物的背景有基本印象,然後中、後段才是整個劇情的精髓所在。除了兩個精靈和兩個人類的主軸之外,尚有其他份量不算輕的支線也在同一段時間裡進行著。沒錯,在紐約這大舞台上,不同的戲碼在不同的角落同時上演著。偶爾,這些不同的演員剛好在同一個區塊有了互動,然後又各自分散去其他舞台上的地方碰撞其他劇中人。這些支流雖然偶爾匯集、偶爾分離,最後慢慢地合而為一,終而壯闊。
苦悶中年男:一場轟轟烈烈的蘇格蘭精靈紐約之旅!
透過誤闖大蘋果的精靈之眼,作者帶著我們走訪紐約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加上也是逃亡而來的愛爾蘭、英格蘭的精靈,紐約恐怕從來沒有這麼充滿魔力過,若要把尾隨著這一大票精靈而來的追兵、救兵也算進去,簡直是一整個熱鬧滾滾,還有千萬別忘了把在地的中國精靈、義大利精靈、黑精靈也算進去,更是炒熱了紐約的每一條大街小巷,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蘇格蘭精靈紐約之旅,鐵定可以成為蘇格蘭精靈代代相傳,傳頌不斷的偉大事蹟。
我強力支持尼爾.蓋曼在推薦序中所提到,這個故事應該被改編為電影,光是在腦海中想像精靈揮舞著短劍,攀附在計程車、腳踏車以及任何他們找得到的交通工具上,怒髮衝冠的呼嘯通過第五大道的場景,就令人一整個歡樂雀躍,相信我,只要讀到《紐約好精靈》,畫面絕對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來,帶著讀者一起來上一段驚險刺激的旅程。
【盛夏‧閱讀‧小說時光】敷米漿寫作分享會 – 如何學會剝蝦子?!
時間:8月10日 · 20:00 - 21:00
地點:誠品台大店3F藝文閣樓
主講:敷米漿
敷米漿與讀者分享寫小說過程中的一切,包含快樂、痛苦以及舒服。
另外,亦將公布最新小說計畫。
寫小說的感覺就像剝蝦子,而我最喜歡剝蝦子。
【盛夏‧閱讀‧小說時光】 – 詩圖二人,《你不在那兒》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 · 20:00 - 21:00
地點:誠品台大店3F藝文閣樓
主講:孫梓評(《你不在那兒》作者)、阿尼默(《你不在那兒》繪者、插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