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简体修订电子版)
注释及征引出处
张戎Jung Chang 乔.哈利戴Jon Halliday
著
张戎
译
1 走出韶山
(一八九三∼一九一一年 一∼十七岁)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简体修订电子版)
注释及征引出处
张戎Jung Chang 乔.哈利戴Jon Halliday
著
张戎
译
1 走出韶山
(一八九三∼一九一一年 一∼十七岁)
林大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森林是野生動物的棲地,那人類的棲地是什麼呢?是很久以前我們住過的非洲莽原嗎?好像是喔,但現在的你應該一點也不想在草原上過夜了吧。是的,我們人類的棲地,已經從遼闊的大草原,變成車水馬龍的水泥叢林。2009年開始,地球上住在都市的人數,超越了住在鄉村的人數。到了2021年,全球有44.5億個都市人。
雖然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都市,但人類終究還是喜歡生活周遭有其他的生物相伴,要不就是假日到郊外和山區走走,或者是種些花草樹木,在桌上養些小魚小盆栽,都能令人心情愉悅。這樣的現象,稱為「親生命性(biophilia))」,我們就是愛自然!
過去,人們種樹是為了生產木材;現代,人們種樹是希望享受更多樹木帶給我們的好處。於是,我們將樹木種在都市裡,甚至在都市裡種出一大片森林。樹木能帶給我們的好處可多了,讓我們有新鮮的空氣、陰涼的樹蔭、能抵抗噪音、能療癒受傷的心情,還能讓我們的地球不要再繼續暖化下去。這些樹木帶來的好處,科學家稱為「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細節我就不多說,好好讀這本書就會知道了。
然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種樹不是永遠都美善。每一種樹木都有適合的生長環境。種在對的地方,樹木才會健康成長。把櫻花種在炎熱的環境、將榕樹種在陰暗的環境,只是在虐待植物。因此,下次不妨試試看認識幾種樹木,例如樟樹、茄冬、榕樹、台灣欒樹,都在我們生活周遭。如果你不知道種什麼樹才好,可以問問林業試驗所的「全國種樹諮詢中心(https://tree.tfri.gov.tw/)」,他們會推薦你很棒的樹!
在這個人類稱霸地球的時代,我們都在努力學習與地球萬物共同生活。聯合國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Global Biodiveristy Framework, GBF)」和「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指導原則。讓我們和樹木,甚至森林一起住在都市裡,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認識樹木、體貼樹木,樹木也會對我們很好。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導讀推薦
近乎簡單平凡的日常小事件,林斯特挖掘了其中幽默詩意。
帽子在派對中消失,孩子們催促吉姆爸爸找出帽子,可是他卻故意拖延讓帽子持續「消失」。隔天,彷彿是對他作弄孩子的反噬:他拿帽子去歸還時,卻在電梯裡「消失」。帽子的消失與復現,在兩個小事件之間構成小小的戲謔玩笑。
林斯特擅長於呈顯生活的平凡詩意。此故事沒有常見的起伏高潮的營造,然而某種興味瀰漫其間。
-
閱讀全文請點以下連結
愛閱讀│受平凡生活的詩性況味──《咦?帽子不見了!》藍劍虹導讀
https://artouch.com/artco-kids/content-152492.html
當你收到這本書,就是收到宇宙滿滿的祝福
文/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盧方方
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嗎?
當你心懷信仰,它會在你需要時,為你開窗、引路,成為你安放身心的支柱。
當閱讀作為一種信仰,它就會在最合適的時空下,讓你遇見最需要的那本書。
如果要推薦給「所有人」一本書,注意,是所有人喔!
我想把繪本《聆聽路的聲音》放在你的床頭,建議閱讀本書最佳的方式,就是每夜睡前,逐字逐句朗讀一遍,速度要慢。你可以在期間思考;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就讓圖的魔法和字的力量,伴你入夢,並衷心祝福明天繼續前行的自己。
《聆聽路的聲音》不似一般有故事情節的繪本,藉著「我」與「路」的對話,在提問與回應間,自然召喚讀者思索生活裡對應的情境。當迷惘、困惑、害怕、猶豫、挫敗、寂寞、心碎……等各種讓人裹足不前的情緒湧上心頭,「路」的話宛若箴言,化為溫暖的鼓勵、無條件的愛,支持「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每個跨頁都是滿版的圖,路在其中有時是小徑;有時是岔路;有時是坡道;有時是沙灘,但不論旅途的風景、視角如何變化,路永遠在「我」腳下,不曾離開。圖中的「我」或以背對讀者、或以不在畫中,反而營造出讀者即「我」的帶入感。此時,讀者走進畫裡,完成與文字第一人稱「我」之融合,「路」是在對我說話。
我還想跟擁有《聆聽路的聲音》的朋友再分享幾種閱讀本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