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與畫 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作者 / 楊照
『小說是表演的魔術,詩是固執得有點天真的煉金術,而散文卻和讀者們活在同一個空間裡。』 - 楊照
楊照的文學觀,在本書中完全展現。
黃錦樹老師中時開卷專文推薦。 (中時開卷專文連結:◎)
.這是一本作家談作家的書。
.這是一本台灣作家回顧本地戰後文學史發展的專著。
.這是一本從作家觀點看待文學先行者與同儕作品的文學評論。
從充滿想像力的小說、到來自現實的散文、再到最抽象最精鍊的詩,楊照是最全面的創作者,也是最合適的評論家。從五○年代六○年代的台灣文學到後來的「鄉土文學論戰」,從歷史武俠到愛情羅曼史,不論是陳映真、林懷民,還是平路、張惠菁,或是陳義芝、初安民,亦或是張愛玲、朱天心,甚至於葉石濤、鍾理和,以及高陽、張大春,楊照一貫地以犀利的筆觸提出他的文學意見。
在這本書中,楊照卸下公共知識分子的沉重武裝,走下滔滔不絕的文學講堂,他回歸最單純的創作者,回歸最簡單的自己,寫下最誠實的文學評論,誠懇地面對自己、面對作品、面對文學。楊照的文學觀,在本著作中完全展現。
楊照在書中引述王爾德(Oscar Wilde)的名言:「在惠斯特勒的畫出現前,倫敦沒有霧。」王爾德當然不是否認倫敦經常起霧的自然現象與歷史事實,他要強調的是,通過惠斯特勒的繪畫呈現,人們才真正「看到」了倫敦的霧。活在多霧的倫敦,和看到霧裡倫敦,可以是兩回事。用同樣邏輯,楊照指出,台灣作為一個多族群共居的社會,是個再實在不過的事實,然而長久以來,大部分居住在這個島嶼上的人,卻不見得「看到」多元族群。要能「看到」多元族群,首先除了要自覺地感受到除了自己這種人的這種生活方式以外,還要能理解並尊重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與事實。文學就可以作為這樣的一種媒材,透過文學的創作,我們得以看見社會、看見歷史,於是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在沒有文學之前,這裡其實沒有社會,也沒有歷史」。
【最誠實的評論家: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刊》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刊》副社長、「News98」《一點照新聞》主持人。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為了詩》、《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悲歡球場》、《場邊楊照》、《Cafe Monday》、《迷路的詩》、《軍旅札記》。
文學文化評論集
《我的二十一世紀》、《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流離觀點》、《夢與灰燼》、《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在閱讀的密林中》、《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理性的人》、《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等。
個人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陳芳明老師 推薦序】
文學史的逐夢與築夢
一、豐沛的書寫能量與豐富的知識容量,建立了楊照鮮明的發言位置。進入一九九○年代以後,他不僅在歷史、文學領域據有極大版圖,也在社會批評方面發出極具分量的聲音。他是台灣當代不可或缺的公共知識分子,撐起一支雄健的筆,既干涉政治現實,也指向文學世界。不同文體的經營,不同思維的建構,彰顯一個積極介入的騷動靈魂。他不甘沉默,是因為價值混亂的家國不容許他沉默。不停書寫,不停發聲,使他更加熟悉這個海島所負載的歷史重量,並且也更加容易撥開歷史迷霧背後的文化流動。他對自己所面對的社會瞭若指掌,因此他投槍式的文字也從未虛發。
他的文學批評,頗受文壇與學院的注目。由於辛勤閱讀,他已被公認為是一位雜食主義者。無論是詩、散文、小說或理論,都置放在他閱讀的行列。他的小說食量,更具龐大胃口;從現代小說到鄉土小說,從歷史小說到女性小說,絕對是飢不擇食。毫不間斷的閱讀,逐漸形成他個人特有的審美原則。他與學院派最大不同之處,便是從未誤用或是濫用文學理論。楊照的文字乾淨,思路清晰,不掉書袋,不帶夾槓,直指每位作家的思維核心。在這個講求速度與效率的時代,基礎的文本閱讀似乎漸漸遭到遺棄。在學院裡,往往可以看到一篇冗長的論文只集中探索一篇小說,只因其中加掛許多文學理論的車廂。但是,在楊照的筆下,閱讀大量小說之後,他只寫成一篇篇精練的評論。
二、楊照的文學評論,最具特色之處便是帶有強烈的歷史意識,這自然與他的專業訓練有密切關係。不過,他並不耽溺於歷史考據,而是偏向於編年式的觀察。他採取的批評策略,無非是以貫通(Comprehensive)的方法切入文學作品。所謂貫通,是一種「懂」的範式;那種懂的層次,絕對不是停留於表面或是片面的理解(Understanding),而是對作品的全面掌握。對一位個別作家,楊照並不滿足於一篇小說或一冊專書。他要上下求索,既熟悉作家的早期風格,也明白作家的當下成就。讀他的書評可以化為享受,就在於他品評一冊專著時,往往情不自禁地旁徵博引,使讀者發現作家藝術成就的歷史根源。他還經常買一送一,甚至附贈二三。讀完一篇書評,讀者會忍不住去探尋作家的其他作品。
楊照的批評方法,必然是以大量閱讀為基礎。他的方法,接近我長年以來所提倡的「全集式閱讀」。也許都是學歷史出身,從事文學批評時,不免帶有鮮明的時間感。但是,楊照特別出色的地方,便是汲汲於尋找作家的時間座標。他不偏好特定的作家,對於作家的朋輩及其前後世代,總是不辭辛勞進行比較對照。由於從不偏廢,他對一個時代的思潮,一個世代的風格,常常較諸坊間書評家還更能掌握。
他的文評確實已具有史筆的意味,在台灣文學研究日漸興盛的現階段,經常受到學界的注意。他的評論往往比學術研究的速度還要快,新書出版未久,幾乎就可看到他的書評與介紹。他的評論長短不一,卻可作為學界的索引或鑰匙,往往可以開啟廣闊的歷史視野。即使只是討論一個歷史事件或是一位作家作品,他具備足夠的能力牽動豐富的背景知識與藝術評價。他的觀察是那樣透徹,他的解釋是那樣周延,以致使氣勢非凡的雄辯充滿說服力。
三、在這冊厚實的文學史論裡,幾乎每篇文字都可發展為一篇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試舉書中的兩篇文章作為佐證,一是〈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一是〈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兼論吳錦發的小說〉。其中的筆法精確表達楊照的敏捷思維,可能也是解釋鄉土文學及其論戰的相關文章中,最有見地的兩篇論文。由於近十餘年本土意識高漲,鄉土文學一直是被視為極具政治正確的文類。多年來,許多即使不是鄉土作家,也都勇於自命為鄉土文學的成員。最為奇特的是,鄉土文學成為一種審判尺碼:凡是扞格不合者,往往被定位為脫離台灣現實。
在〈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文中,楊照從一種縱深的歷史角度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鄉土文學論戰」?他從二二八事件開始追溯,以及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政經結構逐漸形成偏頗,造成農村的沒落與凋敝。直到一九六○、七○年代,台灣產業結構改變,經濟奇蹟浮現,農村破產的景象始終受到遮蔽。楊照最獨特的論點就在此處展現出來,他特別指出,鄉土文學論戰的核心價值與文學的關係並不密切,反而是「現實」與「農村」才是論戰中的兩個焦點。使論戰與鄉土文學結合起來的重要關鍵,絕不是文學上的藝術成就,而是對政治經濟結構的批判與揭弊。這些批判文字是由作家帶頭書寫,相關的爭論遂在報紙的文學副刊進行。政治經濟批判遂轉化成為鄉土文學論戰。鄉土派的精神焦慮,重點不在文學,而是農村現實的日益貧困。
很少有文學史家樂於從政治經濟的層面進行回顧,一旦提到一九七○年代作家,幾位樣板名字不斷被重複提起,而且總是不厭其煩地繞著「寫實主義」的特定名詞持續討論。楊照卻跳脫意識形態的羈絆,直指問題核心。他的提法恐怕不是當年的介入者所能夠接受,從獨派、統派到國民黨,也許無法認同他的剖析方式。然而,楊照的思維也正是必須這樣表現,獨樹一幟地建立他個人的風格。
〈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一文,其實應該與前文合併閱讀,才能彰顯楊照的發言位置。歷史事實鋪陳得極為明白,自一九八○年代以後,所謂鄉土文學運動就開始式微。楊照嘗試從鄉土作家內部進行分析,他大膽指出,這場運動其實沒有產生優秀的作品。究其原因有二,亦即歷史知識的貧困,以及整體世界觀理論的欠缺。從鄉土文學論戰到鄉土文學作品,暴露許多作家對於台灣歷史與中國歷史都沒有深刻認識,這使得他們對自己所賴以生存的土地極端陌生。作家本身歷史意識匱乏,往往限制了對現實的理解。由於又受到意識形態的支配,對於社會主義以及對中國歷史也無法有所接觸並論述,除了眷戀於感性的「回歸鄉土」,台灣作家對於現實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行動未遂的層面。
四、楊照文字的識見與魄力,足以勝任成為一位台灣文學史家。由於他不擇細壤,終至兼容並蓄,對台灣文學中的各種流派、風格、思潮、事件都充分掌握,他已是公認上乘的文學批評家。在西方,文學史家總是被歸類於文學批評,原因無他,其主要工作就是熟悉每位作家的藝術特質,並且把作家安放在時代的恰當地位。對每個世代的作家都進行批評之後,總體並置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形成一個歷史行列。文學史家的工作,於此獲得完整。
本書從一九五○年代橫跨到新世紀,氣魄非凡,格局深遠,已經拉出巨大的歷史布幕。在楊照的靈魂深處,住著一位文學史家實無可懷疑。如果他樂於投入,一部精彩的台灣文學史當可誕生。楊照不僅僅是逐夢者,也是築夢者;求其實現,必定成真。
二○一○年八月一日
【前往購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