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目前分類:小麥田書訊 (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導讀人:宋珮 藝術工作者

自從菲立普.史戴和艾琳.史戴合作《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得到2011年凱迪克大獎之後,這對夫妻又陸續合作過不少好書。菲立普.史戴能寫能畫,也能配合艾琳的圖畫風格,寫出最適合她表現的故事,除了《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外,目前譯成中文本的還有《藍尼和露西》、《你想聽故事嗎?》。

艾琳也跟作家茱莉.福萊諾和米雪兒.庫瓦斯合作,不論是茱莉.福萊諾《然後,春天就來了》、《如果你想看鯨魚》如詩一般的文字,或是像米雪兒.庫瓦斯《遞送瓶中信的人》那樣充滿想像的故事,都和艾琳的畫相得益彰。

艾琳善於留白,畫中有一種清冷的空氣感,她的鉛筆線條細膩敏感,準確的勾勒出人物、動物的身形,還有樹木、房舍的輪廓⋯⋯她又用版畫手法呈現出淡淡的色彩與斑駁的紋理,營造出安靜、孤寂又悠遠的氛圍,將字裡行間沒有完全傳達的情緒烘托了出來。

艾琳.史戴為《強尼的神奇種子》畫的插圖,雖然保持了一貫的畫風,但是這些插圖和圖畫書裡的圖畫本質並不相同,它們不擔負敘事功能,而是以刻劃角色、暗示場景為主要目的。為圖畫書畫圖的時候,艾琳多半採取遠景,把角色安排在場景裡,但為這本書畫的插圖,展現出非凡的素描技巧,特寫人物臉部特徵、神情,賦予角色獨特個性,不僅人物,故事裡的每種動物也都借著她的筆活了起來。由於已經有足夠的文字描述,畫中的場景極其簡單,卻感覺似真似幻,那是故事裡的孤單男孩所生存的時空。除了鉛筆和版畫的技巧外,艾琳又運用雷射切割技術,做出側面剪影和剪紙圖案,配合整本書的色調,表現復古風味,巧妙搭配這個由十九世紀作家馬克.吐溫起頭,再由二十一世紀作家菲立普.史戴完成的故事。

《強尼的神奇種子》

一個勇敢的奇蹟,一場關於善良、信念與抉擇的冒險

繼《湯姆歷險記》後,不可錯過的馬克.吐溫文學經典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Sama 部落客

在我童年時光中,自家後院的楊桃樹有著重要意義,我常著枝幹,穿過層層枝葉,上灰屋頂,坐在斜頂上,想著如何跳躍鄰家鴿子籠,爬上彩虹。


當了媽媽後,兩個兒子年幼時住在鄉間,家門外有一棵桑葚樹,每春日抽芽發新枝,到了四月間結實纍纍下垂,枝葉交錯在樹下,儼然成為一個天然樹屋,兩個孩子就如同童年的我一樣,天天在其中鑽來鑽去,想像著這於他們的神空間,走入其中就有各種令他們著迷的魔法來驚喜


隨著年紀漸漸長大,這些兒回憶已鮮少再憶起,直到看到《瘋狂樹屋91層》,在大笑之餘,那些了許多年、記憶深處的鮮明幻想,又慢慢浮上心頭。


安迪和泰瑞是書中主角,也是本書的作者和繪者,他們奔騰的幻想與童心,在《瘋狂樹屋91層》裡一覽無遺,彈珠台、垃圾山、漩渦、龍捲風、超大蜘蛛網、算命師、動物學園、還有視訊電話……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整合在一起,變成不可思議又超級有趣的驚喜,走入了他們的樹屋,就來到一個充滿意外的奇幻境地


安迪和泰瑞的瘋狂樹屋,已經架構了好多層,層層都有不同的驚喜。第九十一層樹屋中,安迪和泰瑞還是為了催稿而頭大,這次有個更重要的額任務,就是被出版社編輯子先生指定當三個孫子的一日保母。兩個瘋狂的樹屋創作者,再加上三個期待來到樹屋的瘋狂小孩,瘋狂加乘再加乘,全程雞飛狗跳,完全無法預料,這種驚嚇又好笑的無措情況,除了讓閱讀興味無法克制、不斷提升,似乎也再現了自己童年和兩個兒子幼時無厘頭的點滴,那些似陌生又熟悉的畫面,讓人回味無窮、難以釋卷。


閱讀如果與生活經驗結合,成就的深刻滋味難以言喻。幻想與童心,總是隨著年齡增加而慢慢消失,這些消失在歲月間的記憶,多是精采而難忘,但現下回首,多餘惆悵,卻已難再尋。透過安迪和泰瑞的文圖,匪夷所思的事件、繁複而稚趣的圖像,卻讓人穿越長長的時光隧道,回到早已縹緲的曾經,那些逗趣的、不可理喻的、莫名其妙的片段,又慢慢串成清楚圖像,愉悅溫暖內心。


那個想要上彩虹的小女孩,以及那兩個在桑葚樹屋找尋魔法的小男孩,在安迪和泰瑞的《瘋狂樹屋91層》中,著長長的滑梯,隨著驚漩渦龍捲風,在不經意間,被送回懷念的過去。

延伸閱讀

博客來 https://goo.gl/7wTCo4

誠品 https://goo.gl/syHgF2

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76062

金石堂 https://goo.gl/t3R7f1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賴柏宗 臺北市仁愛國小教師


還記得小時侯最期待放學回家,丟下書包、扭開電視,跟著卡通裡的主角完成一場冒險,卡通裡的想像、無厘頭,或者超現實,都讓小時候的我深深著迷。在偷閒的時刻,只要有紙筆或一些玩具,我就可以在想像的世界裡,繼續延伸故事的情節。


《瘋狂樹屋91層》正有這樣的魅力,作者安迪.格里菲斯與泰瑞.丹頓化身書裡的主角,一位寫作、一位畫圖,短短的一本書,帶著我們進入他們所創造的樹屋裡,展開一場樹屋的冒險旅程。他們透過淺顯的對白、掌握了畫面的節奏性,閱讀這本書正如同看一場電影,他們主動與讀者對話,與真實世界的我們產生連結,讓我們投入其中。


安迪與泰瑞所創造的瘋狂樹屋與現代的孩子產生了共鳴。在這瘋狂的樹屋中,想像的世界不再是舊衣櫥、也不是幾分之幾的月台,而是腦袋瓜裡的天馬行空或劈里啪啦的聲響所交織出的世界。除了文字本身的趣味外,漫畫式的插圖也賦予故事更多樂趣與笑點。


這樣的共鳴讓我想起帶班的時候,有些孩子總會隨時帶著一個本子或一張紙,他們會在紙上創造自己的情節,正如同「瘋狂樹屋」的作者一樣,他們喜歡與同儕一起投入創造故事。在他們的眼裡,平面的紙如同擴增實境一般,在下課的十分鐘裡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主角;當鐘聲響起,這張神奇入口如同珍寶般壓在透明的桌墊下,等著下一次開啟。


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愈來愈多自以為是「全知夫人」的大人,當孩子開口問一個問題,「全知夫人」們便一股腦把所知道的說出來,自以為所知為真理。問題的答案好像被理所當然的真理所綁架,我們是否想過:當孩子得到的答案愈多,腦袋卻好像愈空,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尋找答案的能力,然後成為另一位「全知夫人」。突然想起電影《綠野仙蹤》裡的一段對話,桃樂絲問稻草人為什麼沒有腦袋卻可以說話,稻草人回她:「我不知道,但很多沒有腦袋的人也會說很多話呀,不是嗎?」


想一想,人類許多重大的發明不也是先從想像力的奔馳開始,正如同這次的冒險告訴我們的:唯有想像力,才不會被知識所束縛。我想,《瘋狂樹屋91層》的作者提醒著我們以及小讀者:別忘了那顆赤子之心。當我們願意還給孩子探索的空間,少一點教條與說教、多一些陪伴,陪伴孩子尋找答案以及更多的可能性,孩子就能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瘋狂樹屋!

延伸閱讀

博客來 https://goo.gl/7wTCo4

誠品 https://goo.gl/syHgF2

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76062

金石堂 https://goo.gl/t3R7f1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洪美鈴 《還是喜歡當媽媽》作者


孩子們的夢想裡總有個樹屋,那是孩子心中宣告自主,兼具安全感的聖所,視為祕密基地,投射出內在獨一無二的心理空間,而且這個空間更靠近原始靈魂吧!才能安心仰賴樹幹撐托,聆聽樹葉在風中沙沙低語,因為容許接觸純真,才能與大自然輕巧的共存。


純真是會喚起無限想像的,大多數童話故事或是兒童文學對樹屋的描寫,從這樣的聖所基礎上擴展我們的好奇心與想像力,《瘋狂樹屋91層》則是用獨特的繪畫風格和幽默有趣的描寫節奏,延續之前無厘頭也無邊界的想像,帶我們走入另一個驚喜刺激的世界,同時,微帶挖苦的描寫著全知全能,遇上了本能、人性、關係、情緒會如何?在我們標榜追求知識是成長的重要價值時,我想作者一點點的鬆動著我們,更需要在渴求知識滿足的當下,也能重視關係連結、身心安適,邊看這本書,我想我們不知不覺的培養了平衡的眼光。


我問孩子們:「如果你想蓋個樹屋,那會是怎樣的樹屋?」孩子們帶著發亮的眼神訴說,那樣的時刻,身為大人的我們專心聆聽就好,減少放入屬於成人的現實思考,以及是否可行的疑慮,單純讓他們相互分享提問,孩子之間的互動還會擴大了這間樹屋的功能設備,有的甚至還帶著防禦系統,如同這本瘋狂樹屋般的豐富熱鬧,在他們的分享中還會找出他們相處的界線與秩序,有的樹屋有吊橋,有的有隨時能收起的繩梯,有的喜歡筆直的樹,有的則是偏好彎彎曲曲,我想,孩子相當程度也在呈現自己的本質以及與世界連結的特性。


我問他們是否願意一起放入這篇書序之中,一個個對我搖搖頭,但沒多久,老二畫了樹屋的外觀,願意分享,我想,也很好,那是孩子心目中的聖所,我們必須在孩子的允許下進入他的樹屋,請當個尊重的客人,誠如進入他的內在世界,不評價的接納各種可能的想像,也不害怕的相信他只是需要有個地方待一會兒,也許因為有間自由想像與安全的樹屋,他會更樂意放下繩索,與世界連結。

延伸閱讀

博客來 https://goo.gl/7wTCo4

誠品 https://goo.gl/syHgF2

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76062

金石堂 https://goo.gl/t3R7f1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想說再見》譯者/黃筱茵(資深童書翻譯評論者)

愛與失落是人終其一生反覆思索探究的主題。不分性別、國籍與年紀,人似乎總在尋找愛、與愛拔河、為愛黯然神傷、為愛燃起希望……總而言之呀,就是在擁抱愛與失去愛之間,一次再一次的迴旋轉身,歡喜悲傷。可想而知,這也是諸多小說家最常書寫的主題之一。只要看看不同的小說家如何處理這個議題,幾乎就能歸納出她或他怎樣看待生命裡這個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命題。

  《不想說再見》雖然篇幅不長,卻舉重若輕的勾勒出作者歷經人生種種跌宕後,衷心信仰的理念──儘管傷心有時,愛不曾遠離。人世間有些事物就像初春的生命般,始終真摯單純,卻充滿力量,比如孩子清澈的眼光與思考、比如動物的靈性、比如詩人用文字努力貫徹愛、再比如愛的遞嬗與傳承……

  故事從一場強烈的暴風雪開展:尼可和芙蘿拉這對困在大風雪裡的小兄妹,因為狗兒泰迪解救,串連起一段動人的友誼。令人驚奇的是:先前被詩人營救收養的泰迪,原來是一隻會說話、通曉詩的語言的狗。泰迪把兄妹兩人救回小屋後,和兩人成為莫逆好友的同時,也一點一滴的透露他與詩人主人席爾文相依相伴的生活互動,以及他為何獨留小屋的始末。

  一隻懂詩的狗兒,當然是這部小說最獨特的設定。故事開始前的引言就說道:「狗兒會說話,可是只有詩人與孩子聽得見。」這句引言當然是貫串全書的金句,意謂唯有不受汙染的心靈,能深刻的與動物和自然世界及生命持續溝通。社會化的成人如果不再相信愛的力量、不好好傾聽自己心底的聲音,就沒辦法成為詩人或理解世界各種豐富聲音的人。故事中,席爾文這位老師與年輕詩人學生們的互動,就一直在引導讀者體會這樣的道理。

  閱讀小說,是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對話的過程。我相信每位翻開《不想說再見》的讀者,都會從字裡行間與轉折的故事中,體悟到不同的意涵。深愛動物的讀者,肯定會喜歡上泰迪,也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生命中愛過的每一個動物伙伴;想念已經離去的誰的讀者,會再次告訴自己我們牽繫著彼此的愛從未遠離;為詩傾心的讀者,則會細細思量每一段詩句的氣味與色彩。當然,這部作品包含所有以上的一切,還有更多更多……慢慢閱讀這本書,踏進故事裡,你會發現,這部作品裡充滿了晶亮的光,讀完故事後,還會久久在你心上閃耀,燦爛無比。

 

 

本文摘錄自小麥田《不想說再見》譯者序

延伸閱讀

博客來 https://goo.gl/WW6hDs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goo.gl/7azMrr
誠品 https://goo.gl/MuiJXG
金石堂 https://goo.gl/oToXYH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再見不是真的

 有一種東西會比回憶和記憶更深遠

 連結起我們

 你可以不去尋找

 只要相信它

            ──谷川俊太郎

 《不想說再見》是一個具有童話性質的深邃故事。文字精簡如詩,簡單的情節中,散發著沉靜、縈繞於心的魅力。作者開始說故事前,先給出一個通關密語似的詩籤:

  狗兒會說話

  可是只有詩人與孩子

  聽得見

  為什麼?詩人與孩子有什麼相似的特質?為什麼只有他們聽得見狗兒的話?作者沒有立即告訴我們答案,於是我們帶著懸念開始聆聽。

  故事的開始是一場具有象徵意象的暴風雪:「暴風雪呼嘯著,很快天就要黑了。」整個故事的主要發生時間就在這場持續多日的大雪中。主角泰迪是一隻被詩人席爾文領養,和文字一起長大的愛爾蘭獵狼犬,作者讓他以第一人稱「我」來訴說這段經歷。為何是由「詩人的狗」來擔任敘事者?作者透露了一點訊息給我們:

  我是詩人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石芳瑜(作家、永楽座書店店主)

  和孩子談死亡,對許多父母而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分離與消逝,始終是太沉重的議題,有些父母總擔心孩子太過害怕或傷心,或許連自己都難以面對。

  小時候我是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小孩,看到螞蟻搬走了死掉的蟑螂,心想人死了會被帶到哪裡?大人說,人死了會埋在土裡,接著上天堂或變成鬼。那螞蟻跟蟑螂呢?我記得自己還不識字時就曾思考過這些問題。

  我曾遇到家中有寵物死掉的家長,因為怕孩子傷心,不想讓孩子面對親愛的生命終會死亡,於是告訴孩子:鳥兒飛走了、貓兒去旅行。或許我們忘了,小孩能想到的事,其實遠比我們以為的多,因為我們忘記自己還是小孩的樣子。

  我記得大女兒三、四歲左右,我陪她看卡通《小鹿斑比》,小鹿和母鹿原本快樂的在森林散步,突然出現槍聲。獵人來了!母鹿帶著小鹿在森林裡狂奔,跑在後面的母鹿大聲叫喊:「斑比快跑!」只聽見「砰」的一聲,母鹿並沒有跟著一起跑回樹洞。彼時女兒突然嚎啕大哭,我想她知道母鹿發生了什麼事。霎時,我心頭一熱,也紅了眼眶,我想女兒應是心理投射,她想像自己就是那隻小鹿吧?

  後來,小鹿遇到了牠的父親以及其他的小鹿,開始在森林漸漸展開新的生活。女兒也隨著劇情停止了哭泣。

  或許,死亡對孩子來說並非那麼艱難,難以言說與開導。分離也是。而最好的方式,大概是透過閱讀、透過故事,讓孩子理解。即使我們多麼不願意跟所愛的生命說再見。

  《不想說再見》以更溫柔的方式處理了這一切,人類與動物亦非敵對而是緊密生活。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叫泰迪的狗兒,一位詩人將牠從動物收容所帶回家。詩人每天伏案寫字,並且念書給泰迪聽。泰迪跟著文字一起長大,牠不僅會說話,並且理解文字能帶給人們安慰。

  故事一開始,泰迪在一場暴風雨雪意外發現兩個受困的孩子,孩子母親的車在大雪中拋錨,她獨自去尋找救援,卻離開了好久。泰迪聽見孩子叫救命,他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他的主人曾經解救過他,因此他學會什麼叫伸出援手。

  泰迪帶著孩子們回家,回到那個主人已經離去,他獨自守護的森林小屋。

  小女孩問:「我們要去哪裡?」

  「家。」有趣的是,當泰迪第一次說話,孩子們一點都不驚訝。

  接著牠開始引導兩個孩子生火、煮食,他們彼此照顧,在小木屋裡度過漫漫長日。

  可是外面的風雪什麼時候才會停?孩子的母親到底會不會回來?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曾經,閱讀救了我》作者 梁語喬

每個人的出生是注定的,是窮人家還是富有人家,會遇到什麼樣的父母,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是無法自我決定的命。就像故事的主人翁班一樣,從小就是個被棄養的小孩。而這個命,總是讓他不經意的認為,或許自己的一輩子就是個錯誤。但是,一個生命的意義,不會是他來到這個世上的方式,不是他出生的條件;一個人存在世上真正的意義,取決於面對命運的態度。

 

班是個特別的孩子,面對霸凌時,他記得星際大戰的尤達曾說過「絕地武士利用『原力』吸收知識保衛自己,永遠不得出手攻擊」,他很清楚知識才是真正壯大自己的力量,他從來沒有恨過欺負他的人,他回報欺負者的方式,是真心的憐憫這些暴力弱者,而這樣的善心,是他的養母教給他的。

領養班的媽媽泰絲也是個特別的人,她不受世俗約束,但是在「對」與「善」的事情上有她的堅持,她讓班可以做自己,也教他分辨對與不對。班在她的指導下,從每一件事中,自己去感受、分析,然後慢慢改變。雖然和泰絲相處的時間不過幾年,卻是班最開心也最安心的時光。她教導了班成為一個心靈更為強大的人。只是這段時光太短,短得無法讓班相信《羽毛》裡所寫的:「有些時刻或將完美至極,充滿光亮、希望與笑聲,它們會永遠永遠留存心中。」面對命運突如其來的玩笑,班更加堅信,任何曾經存在、發生過的人事物,終究會結束消逝。

但一切就像泰絲挑選了班,而班遇到了小歪一樣,看似毫無關係,卻又是注定般的,小歪來到了班的家裡,開啟了不一樣的體會。過去自覺是棄嬰的小班,救了小歪之後,變得不一樣了。本來只能接受別人施予、任人欺負的班,成為可以付出愛的人之後,命運的魔法就開始了。

首先,小歪帶著他遇見了這輩子最珍視的好朋友──彩虹女孩哈蕾。他們一起和小歪實行了「念書給魯弗斯聽」的說故事計畫,幫助了別人。他們也一起創作小說,將現實生活中的片段及想望化為小說中的情節,而在小說的最後,彩虹女孩的神祕魔法盒裡,所藏的那分真實的愛,讓班在失去一切後,仍相信永恆存在的奇蹟。有時候,改變一個人的無助感,或許不是一直對他付出愛,試著讓他也有機會付出,成為一個有愛的人,才是讓他更相信愛的方式。

班曾經相信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消逝的,但是,人生之所以可貴,不在於有限的生命能有多長,而是生命是否能活出光采。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無法阻止壞事的發生,就像我們無法希望自己所愛的人,永遠活在自己的身邊。生離死別,是亙古的定律。只是人生中真正的魔法在於如何能夠善待每一分遇到的緣,成就生命中最璀璨的花火。

《我要帶你回家》運用簡單的故事結構,串起了許多人生議題,如果面對生活的無奈,讓你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那麼,從這本書中,你將得到珍貴的啟示。

 

延伸閱讀:《我要帶你回家》

博客來http://t.cn/RE7Idk4
誠品http://t.cn/RE7IFe5
金石堂http://t.cn/RE7M4kV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

「世界上有什麼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村上春樹《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堅強的外表下面,其實你一直是孤單的。因為你的生命不斷經歷失去與創傷,讓你穿上了一件「理性」的防護罩,你認為在悲傷的時候生氣和哭泣於事無補,你不想依賴或麻煩任何人,因為你知道「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只要太過依靠一個人,這個人最終會離開你、把你丟下。與其最後傷透了心,不如把自己的心鎖起來,不要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

故事的男主角小班,某種程度上就是這樣的男孩。但其實在他的心裡面,還是有一塊很柔軟、很柔軟的部分,像是陽光一般和煦溫暖。直到遇見一隻和他有類似遭遇的流浪狗小歪,以及在逆境裡仍然堅持幻想、相信魔法的女孩哈蕾,融化了他的防衛,開啟了他陽光的一面。

我幾乎是淚流滿面的看完這本書,一開始我以為我心疼的是男主角小班,但後來我才發現,我心疼的是當年那個十幾歲,和小班一樣大的,我自己。

那年,我因為胖嘟嘟長得很像哆啦A夢,在班上沒啥人緣,好不容易認識了一個「朋友」,每天幫他到福利社買東西,做牛做馬,只是為了獲得他的認同。有一天,他把我的帽子從四樓丟下去,並且像是使喚小狗一樣叫我下去撿,我還真的跑到樓下去撿了,氣喘噓噓的上來把帽子戴回頭上,結果他又搶走帽子丟到樓下,反覆數次。有時候是帽子,有時候是我心愛的青蛙午睡枕,我不想要反抗他,因為我不想要失去這個朋友。

但最後我還是失去他了。

他把我告訴他的祕密告訴全班,讓我在大家面前丟臉,卻又到處跟人家說我背叛他、四處說他的祕密(有沒有一種做賊喊抓賊的感覺)。有好幾次我蹲在頂樓的牆角,看著天空一朵一朵的雲飄過,覺得很感慨,覺得根本沒有人在乎我,默默哭泣。

那次以後,我開始變得不容易相信人,畢竟一個你如此信任、犧牲付出的朋友,最後都有可能會陷害你,那麼世界上還有什麼可以相信?我覺得很孤單,於是像小班一樣,我開始埋首在書堆和畫畫裡,發現閱讀與創作是一個很好的武器,在裡面你可以用各種幻想,來實現真實生活當中沒有辦法實現的事。沒想到這麼一讀就讀了二十幾年,好多事情和傷痛我都忘記了,一直到遇見你手上拿的這本書,我才從小班的故事裡,看到那個住在我心中,一直沒有長大的、躲在角落哭得很大聲的那個十幾歲小男孩;也才發現,原來在我「不願意相信別人」的背後,潛藏的是「我不願意相信自己值得」。然後在眼淚中看見當年的我,其實是值得被愛、值得被在乎、值得被重視的。

或許你跟我一樣,因為過去種種的經歷,你再也不相信有任何人可以帶你回家;也或許,你根本不覺得你有個「家」;更或許,你已經習慣漂泊,不習慣為任何人停留……這些都沒有關係,但請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機會,翻開這本心靈地圖,它將引領你,找到你回家的路。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在人生的座標裡,在生命的縱橫中,能夠擁有一本好書同行是何其幸運的事。

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時期是終身閱讀力的奠基時期。如何從閱讀中形塑孩子的學習力、思辨力,厚植孩子的競爭力、續航力,一直都是目前教育現場最刻不容緩的議題。然而,二十幾年寒暑更迭陪伴著孩子的閱讀日子裡,我發現一件對成長中的孩子更為重要的事──如何從閱讀的過程中建立「挫折復原力」(resilience)。

面對挫折是人們一生的功課──沒有人可以避開失敗與傷痛。在生命的美好中,夾雜著多少的挑戰與未知?在成長的探索裡,又滿布著多少的迷惘與恐懼?根據相關單位統計,此階段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有情緒問題:這階段的孩子常遭遇到自我認同、同儕關係、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情緒壓力,許多孩子無法面對、處理自己的情緒,亦無法察覺、理解他人的感受,長期的不安焦慮與負面情緒勢必影響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對此,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陳書梅教授指出:「引導這階段的孩子閱讀適當素材,可以協助他們先面對、同理情緒,再理解、舒緩情緒,進而找回內在的心理韌性與挫折復原力,提升挫折復原力商數(resilience quotient, RQ)及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 AQ)。」由此可見,好的閱讀素材不但可以舒緩孩子們的情緒壓力,更能夠輔導孩子自我修復。

就好像這一本撼動人心的青少年小說一樣。作者保羅.格里芬是個說故事的能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情不自禁的隨著故事的發展,陪著書中的主角班冠查一天一天的長大。班從來不敢過問自己為何被領養,深怕有時候問多了,眼前的幸福都會消失;但是班領養了小狗小歪、認識罹癌的好友哈蕾後,他又漸漸學會梳理自己的生命困境,無畏挫折的長出力量來,並勇敢的協助弱者,進一步從成長陰霾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獨特的閃耀價值。淚水一次又一次氤氳著眼前的書頁,我驚喜的發現這本青少年小說沒有任何的矯飾,讓我們赤裸裸的看見青少年身處的真實樣貌。事實上,大人從來不是完美的樣板,現實中,希望也總有幻滅的時候。但是,這又如何?就像班和哈蕾創作的小說《魔法盒》中說的:「直接面對逆境,不被擊倒,反而要更有活力與精神一路往上爬。」因為書中的孩子們堅信:「一定要將生命中最消極的元素消滅,轉變成原本就想要的寶藏!」生命的美好和良善讓班勇敢的捍衛了自己,並且選擇了正面的期待與寬容的原諒──這不就是我們希望透過閱讀傳達給孩子的價值與能量嗎?最重要的是,讀完最後一章,你將會發現書中的幽默元素讓淚水中依然帶著笑容。

閱讀是孩子在生命教育與情緒教育中最可親可愛的選擇。一本好書,不啻是人生羅盤──將這本書交給孩子吧!讓孩子在人生的情緒幽谷中,依然可以看見那一道溫暖人心的曦陽。

延伸閱讀:《我要帶你回家》

博客來http://t.cn/RE7Idk4
誠品http://t.cn/RE7IFe5
金石堂http://t.cn/RE7M4kV
城邦讀書花園http://t.cn/RE7MLxD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 溫美玉(南大附小教師,「溫老師備課Party」社群創立者)

 

身為國小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很能體會為了讓全班學習進入狀況,老師有時必須化為「管理者」,果斷訂定班規、制止孩子的某些行為(例:上課講話影響別人)。大人運用自己的輩分與資源,直接行使「權力」要求孩子,能省去雙方來回對話的時間,整體而言比較方便又效率。

《我的房間保衛戰》講的是另一種特殊卻常見的情況:當大人迫於個人考量,以「權力」為把柄要求孩子改變,但孩子大不服氣,固執的不願妥協,該怎麼辦?這本書給習慣「行使權力」的父母、老師一個提醒,也讓孩子從書中發掘自己的「心聲」。更有價值的是,大人小孩均能從分析主角的「行動」過程中,好好思考當「權力」產生摩擦時,能如何從事件中找到彼此都滿意的「平衡點」。

故事講述主角彼得因外公的到來,不得不聽父母的話,讓出已陪伴他十年的寶貝房間,他憤恨不平,但爸媽以「老人家行動不方便」、「外公因外婆去世心情非常悲痛」為由,漠視他的抗議。就這樣,彼得被迫搬到他認為老舊又詭異的頂樓房間住。

明白「與爸媽爭取」的招數沒用後,彼得把矛頭轉向外公,他以「神祕武士」名義,以一張紙條向外公開戰,誓言用各種計謀「搶回屬於自己的東西」,於是偷手錶、半夜設鬧鐘吵醒外公等招數一一上演。原本不斷說服彼得「停戰求和」的外公,發現彼得說不動又堅持己見,也以「老頭子」稱號接受了他的宣戰。於是,在其他家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鬥智的戲碼開始上演。

雖說兩人互為敵手,彼得與外公的權力爭奪卻是建立在「愛」的前提下。他們仍一起完成許多快樂的事(例如:釣魚、修理壞掉的搖搖椅)、儘管嘴裡念著要「攻擊」、「報仇」,仍深深體貼著對方的感受。當好朋友史提夫罵爺爺奸詐狡猾、幫彼得想許多陰險招數(例如:燒掉爺爺的內衣)時,彼得都會忍不住替外公抱不平!這樣的「敵人」關係既微妙又有趣。

而原本深陷喪妻之痛,太想念外婆而憂鬱、無所事事的外公,因彼得拋下的難題,而有了人生的新目標。鬥智鬥力的過程中,外公漸漸找回本有的自信與幽默感。最後,他們終於找到開戰之外,對兩方都好的解決辦法。

究竟大人給孩子的「權力掌控」與「授權」比例如何衡量?這是個難以拿捏的課題,過度「掌控」,易導致失去自主性,完全「授權」又可能寵壞孩子。若能從「主角如何爭取權力?」觀點切入閱讀,找出主角聽到「房間要讓給爺爺住後」出現的情緒、想法,這些情緒想法又導致什麼行動?另一方面,爺爺怎麼看待主角的抗議?最後他用什麼行動促成彼此「雙贏」的局面? (請見書中附錄「情緒溝通學習單」)

此書完全從男孩的角度出發,道出孩子心聲。此外,每個單元的篇幅短,讀來毫無壓力,除了作者與父母、爺爺的交流外,也加上了與手足、朋友的互動。每個角色的性格鮮明,或多或少影響主角所做的決定。進入故事裡,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受祖孫兩人爆笑的「攻防戰」牽動、為他們默默替對方著想的「貼心」感動、為兩人最後下的「決定」激動,溫馨與逗趣的情節,讀來彷彿飲入冰涼清爽的果汁,沁人心脾,值得親子一同來試試!

本文摘錄自小麥田出版《我的房間保衛戰》

博客來https://goo.gl/fot8WM
城邦讀書花園https://goo.gl/m8MpE9
誠品https://goo.gl/6PwXFP
金石堂https://goo.gl/gf9E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吳在瑛(兒童文學作家) 

孫子跟外公大戰?啊?這是可以推薦給孩子看的書嗎?嗯哼,先別急,我的孩子也有外公,我最近也在跟他討論如果年紀大的外公有需要,你是否願意把房間讓給外公住?

「不要!」孩子最直接的反應。

「怎麼可以!」家長最直接的反應。

然後呢?家長強迫孩子?孩子心裡不平?外公就算住進來,也隱隱感到不被接納的氣氛,然後暗自傷心?有多少家庭面臨需要照顧長輩,卻又無法取得孩子的同理心,家庭成員每個都痛苦掙扎過日子的情形?

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空間被占據,為什麼自己的權利不被尊重,他跟爸爸媽媽的上一代並沒有很多相處的機會,也沒有深厚的感情。許多的為什麼在孩子的心裡,許多不平的情緒如果沒有被理解、被討論,就會在不恰當的時機,變成一把把利劍,刺傷所有家人的心。

故事中的外公年事已高,失去伴侶,對他來說,世間事已了無生趣,女兒心中焦慮,急於伸出援手,回報爸爸多年的愛與栽培。但孩子不理解媽媽跟外公多年的父女情,要如何解釋跟說明才能解決外公的老年安置問題?

外公雖然是事件的核心人物,但也非常無力,年紀已大的他,自覺已無生產力,這樣的外公,已不像年輕時能呼風喚雨。傷心失落的老人家,要怎樣重新整理自己,取得繼續往前走的能量與信心?

這本書,在這個大家庭已崩解,小家庭林立,高齡化已經來臨的時代,出版得正是時候。

彼得,一個正要踏入青春叛逆期的五年級孩子,面對外公要住進他房間的衝擊,全力抗議。這時候爸爸怎麼做呢?

「很抱歉,彼得,事情也只能這樣了。」爸爸說。
「我能不能說這件事爛透了?」我說。
「當然可以。」
「爛透了。」
「我同意。」爸爸說。
「討厭、噁心、差勁、惡劣!」我說。
「的確,」爸爸說:「我們這個週末就要把你的東西一點一點搬到樓上去了,相信你在三樓會住得很舒服。」

這是一個傾聽孩子,讓孩子走完他情緒的爸爸,孩子可不可以生氣?當然可以,爸爸同理孩子的心將讓孩子感覺被接納,孩子內心深處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事,但他就是有情緒啊!爸爸接納孩子的情緒之後,該做的事還是得做,孩子跟爸爸一樣心知肚明,但是有了大人的同理心,孩子的情緒有了出口,事情就有溫暖的餘地。

這樣的家庭議題其實不好處理,一不小心就會變得非常沈重,我很欣賞這位作家羅勃‧金默‧史密斯,他寫作的口吻非常幽默,我閱讀的時候常常哈哈大笑。作者活靈活現的呈現了五年級彼得的調皮與外公的幽默,讓整本書一直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讀起來毫不費力,非常適合朗讀給中高年級的孩子聽。

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是,作者不只討論了家庭議題,還討論了戰爭的含義。彼得搬離自己最心愛的房間之後,由於同儕的鼓吹,對外公宣戰,想要奪回自己的房間。在戰爭的過程中,因為失去伴侶而對人事失去關心與動力的外公,被孫子一次次的突襲攻擊激發了生命力,他覺得他必須跟孫子好好談一談:

「聽著,彼得,」外公慢慢說道。「唯有在別人攻擊你的時候,你才不得不作戰。那時候,也只有那個時候,你才有權捍衛自己。懂嗎?」
「戰爭帶來痛苦,」外公說:「戰爭釀成死傷,害人過著悲慘的日子。只有傻瓜想要戰爭。」

彼得到底還年輕,沒有辦法理解外公沈痛的呼籲,他還是要戰,所以外公決定那就好好的來玩一玩,讓孫子體驗戰爭的本質,這下子爾虞我詐就開始了。彼得絞盡腦汁使出戰術,卻也不安,覺得自己好卑鄙。外公反而拿出木工工具,幫孫子修理他心愛的搖椅,帶著孫子去釣魚,祖孫之間度過許多美好的時光,彼得終於深深體會,戰爭帶給他難以承受的羞恥與痛苦,最後彼得會怎麼做呢? 

讀完這本書,誰說老人家沒有生產力?我可不認為喔,呵呵呵。

 

本文摘錄自小麥田出版《我的房間保衛戰》

博客來https://goo.gl/fot8WM
城邦讀書花園https://goo.gl/m8MpE9
誠品https://goo.gl/6PwXFP
金石堂https://goo.gl/gf9Em6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p112-113.jpg

卓越萊可小學如果真實存在,那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學校!不唱高調、不談教育理念,專收家長非常忙碌的小孩,而且萊可校長絕對不會批判家長,家長只要把孩子打包裝箱、由快遞準時送到學校,就不必再花一分一秒在小孩身上,只管繼續專注於自己「爬往人生山頂」的成功路,甚至連學校日都體諒父母,不需要家長參加呢!

這些來自地表上最忙碌家庭的孩子們,各自有不同的狀況,有人喜歡事事第一名、有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有的因為必須照顧爸媽而忽略自己、也有人不知道該怎麼和朋友相處……唯一的共同點是她們對童年、遊戲、生活幾乎一無所知。但別擔心,這些對萊可校長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每學期的課程總是能讓孩子們各自領悟自己的課題,不知不覺脫胎換骨。

「有時間」看完《萊可校長的女學生》第二集的人就會知道,那些忙碌家長才是損失最多的人,如果他們肯願意花些時間知道孩子在學習什麼,那麼他們就能從萊可校長身上知道「通往山頂」的方法,因為這學期的課程正是教孩子學習「人生之路如何走得長遠」!

誰不希望自己是邁向山頂的那個人呢?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山頂的風景和榮耀呢?想要抵達山頂、想要人生之路走得長遠,但該怎麼做到呢?

「一開始就不順利」正是萊可校長給的第一個難題,孩子們必須先下到「低谷」才能開始往上爬。抵達低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犯錯、一直犯錯,然而孩子們對「錯誤」與「失敗」的刻板印象和態度,讓她們光下低谷就費盡力氣。更沒想到因為遲到而被送錯地方的菲兒,竟然什麼都沒做,就抵達了大家最想去的「山頂」!

這不公平!為什麼是這樣?孩子們紛紛抗議,覺得委屈。萊可校長此時卻說「當你在低谷的時候,沒人想聽你說話。」那該怎麼辦呢?萊可校長提醒孩子們:

錯誤經常對我們有利!

失敗了也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在低谷的好處是──我們只能往上了!

看似虛構的故事情節,似乎和真正的人生一樣真實。

《適合犯錯的好日子》裡作者設計的情境絕對不落俗套,而書中每個孩子的情緒、抗議和反應,正是家長們每天都在經歷的事件,以及每天都在聽的抱怨,儘管我們苦口婆心告訴孩子人生大道理,卻也知道孩子們尚難體會人生的個中滋味。

等等,還沒結束呢!好不容易找到直通山頂的路,卻發現根本沒辦法到,只能接受一個又一個沒有理由的打擊和挫敗,孩子們只能照萊可校長說的「習慣失望」,卻沒想到反而意外的接近了山頂。

對我來說,「卓越萊可小學」真的存在,現實生活裡的每項考驗彷彿都像萊可校長設計的課題。邀請孩子一起當萊可小學的學生吧,孩子會和書中的主角們一樣,比我們更期待開學!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

卓越萊可小學開學了,在第一集的課程中,萊可校長為忙碌家長的女兒上了最重要的基礎入門課:如何找路。這一集又準備了什麼令人震驚的課程?翻開書頁,一張通知單寫得很清楚:人生之路如何走得長遠。哇,好抽象的課程,到底該怎麼進行呢?

五個女學生依然非常有個性,上一集大家從卓越萊可學校回家後,碧兒會刷牙、每天換內衣褲,不再大叫;胖胖的蜜德芮倒是又回到懶惰的生活;安娜貝爾忙著做所有超齡的工作,包括開車採買家裡所有食物;達莉亞一直很害怕但學著勇敢;菲兒做錯事情的比例降低一半。只是,這次的課程更難,因為「人生之路要走得長遠」要靠很多次的失敗,過程中要以「毅力、體貼、耐心和勇氣」作為評分標準。這真的很難。

有什麼難呢?難在要到達山頂,得從低谷開始,而低谷沒人會聽你說話,還有很多討人厭的規定;難在要到低谷,就要犯錯,而犯錯沒人喜歡;難在大家得在颶風來襲時坐進橡木桶,讓不祥浪潮帶他們到達低谷,多麼驚險啊;難在遇到不公平時,如何利用狀況順勢往上;難在迷路又找路痴當領隊,心靈受創時,彼此要怎麼捐棄成見,才能復原心靈;難在要習慣失望;還難在卓越萊可小學的家長參觀日,沒有一位家長參加。但是在課程結束時,所有學生克服了困難,學習到「毅力、體貼、耐心和勇氣」。我想,這比國語、數學考到一百分還要棒呢。

閱讀《適合犯錯的好日子》,腦袋彷彿會被一陣颶風吹襲,將過去對學校的認知、家長的角色、校長的態度等,全部吹得七零八落,但很奇妙的,跟著故事的進展,這些零散的碎片又將一一拾起,重新組合,形成對學習的新體會。除了欣賞故事裡充滿想像力的情節之外,萊可校長富有哲理的話,以及對於失敗與挫折的另類態度,讓讀者能享受腦筋急轉彎式的思考。想想看,「永遠別怕故意犯錯,你的人生之路就會一直走得長遠」、「恭喜,我很高興告訴你們事情正式落入最糟的狀況」、「永遠不要以外表判斷內在」……這些話在我們的人生之路,是不是也挺有用的?

作者伊莉絲.普莉瑪善用對比的意象,比如失敗與成功、失望與希望、快與慢等,融入不可思議的情節中,形成故事的張力;她創造了極具個性的人物,並運用誇飾,讓每個角色表現不可能之極限,呈現魔幻的魅力。光是忙碌父母的描述,就能讓小讀者稍感寬心:原來自己的爸爸媽媽還算正常嘛。

整本書的文句擁有抓住讀者目光跟心情的魔力,一翻開就進入奇幻又真實的另類世界。啊,萊可校長下一次的課程是「如何做好一切準備」,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拜讀了。

p070-071.jpg

本文摘自《萊可校長的女學生2適合犯錯的好日子》專文導讀

博客來 https://goo.gl/KV41En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goo.gl/wWhLz3
金石堂 https://goo.gl/s61n7e
誠品 https://goo.gl/5ofqH5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文導讀:許慧貞(花蓮明義國小閱讀推動教師)

 

在分享這本書之前,先請各位忙碌得不得了的家長,看看這封來自卓越萊可小學的非邀請函。

親愛的家長:

  我們了解您們太忙碌,無法參加我們的盛大開放參觀日,因此我們誠摯的不邀請您們,請不用於十一月十日上午十一點前來。

  儘管您們不在這兒,我們仍將供應咖啡和生日蛋糕。

                                                                                                  萊可校長 敬啟

這封非邀請函也真是夠貼心,直接不為難家長了,重點是師生們玩得盡興比較實在。再來看看這所小學的地址:「海邊的巨大白色燈塔」,如此天涯海角的所在,正是忙碌的家長期望將小孩遣送之處。這兒除了負責傳授父母沒時間教的重要人生課程,諸如:玩耍、分享、同情心……等等,更貼心的是,為了這些忙到連帶孩子去學校報到都沒空的父母,萊可小學還提供了一個寫好地址的箱子,讓父母可以直接將小孩裝箱打包郵寄到校,而且郵資免費!

但是,要讀這所學校門檻挺高的,如果爸媽不夠忙碌,而且又不是生女孩的話,還沒有資格就讀這間超高規格的學校呢!不過,還好我們有這本書,只要抽得出一點點時間閱讀,就可以學到萊可小學秋季班的精采課程:人生之路如何走得長遠。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也總是充滿各種困惑。有些問題或許大人可以幫忙解決,然而,更多時候,大人幫不上忙、也使不上力。如同萊可校長說的:「人生就像颶風,它颳得你團團轉,把你吹倒在地,還可以把你吹進陌生的領域……」因此學習自己主動解決問題,以及不讓失望阻礙前行的能力,正是我們該為孩子準備的基本人生配備。

萊可校長告訴孩子們:「除非你們失敗過很多次,否則人生之路沒辦法走得長遠。」校長一路陪伴他們來到低谷,讓他們認清身處低谷沒有公平這回事。教他們在面對人生低谷時,不許生氣、不許嘆氣,只管拿出不屈不撓的勇氣。唯有如此,才有機會來到屬於他們的山頂。

身為小學高年級的老師,我漸漸觀察到,許多孩子得過且過的學習態度說穿了就是害怕失敗。他們不想努力,是因為對自己沒自信,擔心自己若是盡了力卻沒有得到該有的成績報酬,那不是顯得自己很笨嗎?於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就乾脆「什麼都不做」,這麼一來,就可以藉口自己是因為沒有努力才失敗的,至少可以合理的避開「我很笨」的結論。

萊可校長一眼看穿小孩的心事,直接帶領孩子直視人生的複雜萬端,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難以輕易評價。唯有學會勇於犯錯、習慣失望,並且友善對待路上遇見的每個人,人生之路才能夠走得長遠。

這真是一本對於小孩、父母和老師都很重要的書:身為小孩,捧讀這本書時,不僅可以跟著萊可小學的學生,學習爸媽忙得沒空教的所有事情;還可以享受爸媽關愛的幸福,至少他們沒有忙到像書中父母的地步,直接將你打包寄到學校。

身為父母,即使你沒有忙碌到要郵寄小孩,但書中提到的課程,確實是我們都容易忽略,但卻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能力,絕對是我們應該投注心力帶領孩子一起準備的人生行囊。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最棒的貓》推薦導讀:想要成為最棒的自己

◎陶樂蒂(兒童文學工作者)


 「好精緻的插圖啊!」細緻又優雅的插畫,是我對Higuchi Yukoヒグチユウコ)圖畫的第一印象,它們不時在愛貓的朋友間流傳著,擬人化的古典風格讓人過目難忘;但一直到讀了《世界上最棒的貓》我才真正接觸到Higuchi Yuko的作品。

布偶貓喵喵非常幸福,被小男孩沒有條件、全心全意的愛著,所有的擔憂原本是空穴來風,然而布偶朋友七嘴八舌的提供意見,卻促使喵喵展開尋覓神奇貓鬍鬚的旅程。喵喵帶著布偶奇蝦,猶如小男孩緊抱著喵喵一樣,片刻不得分離。這段有如小王子行星歷險般的旅程,讓喵喵遇到了各種不同心性的貓咪朋友:傲嬌的、害羞的、貪吃的、友善的、溫和的、柔弱的、剛強的……也讓喵喵開始思索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貓咪。這是喵喵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那個自我有時富有力量,可以鼓舞別人;有時慌張軟弱,需要別人的幫助;有時遇見更有力量的人,也會心生仰慕、想要依靠;當朋友遭遇危難,即使擔憂害怕,也會漸漸生出勇氣,面對困境。這些都是喵喵真正的面貌,需要用心才能真正看見。

書裡每個與喵喵相遇的朋友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細細讀來,瀰漫著一種日式特有的溫柔情感。看似狡猾的壞心貓咪,像是日劇裡嚴厲的教師,表面上冷著臉的凶惡責備都是出自於內在的關心與疼愛。面對自卑又害羞的帽子貓時,喵喵不只鼓舞他,連彎彎曲曲的鬍鬚都看得那麼特別。大器又自信的旅人貓,一出場就帥氣破表,背包、風衣、長靴的造型,他也像長靴的貓一樣有魔力又有辦法,不僅適時解救了喵喵,更安定了它慌亂的處境,卻不是西方文化裡肌肉豐滿、氣勢無敵的英雄角色。除此之外,許多段落裡都安排了默默遞出協助的手或物件,不只是拭淚、遮風擋雨,也少不了安靜的陪伴、等待對方穿越情緒風暴的溫柔。當歷險結束,喵喵與奇蝦回歸原本的生活時,壞心貓咪也叮嚀他們要答謝旅程中照顧他們的各種貓咪。。許許多多的細節,展現出日本文化的底蘊。

第一次一口氣讀完時,胸口隱約感覺到一種淡淡的酸楚。布偶喵喵歷險的結果令人開心,然而觸動到我的是來自於「因為被愛,所以想成為最棒的自己」這番心思。每個曾經被愛過或期待被愛的人應該都有過相同經歷,所以我們打扮、改造自己,不惜剔除任何不夠完美的部分,也要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甚至將自己打造成為另一個不認識的人也在所不惜。只是這樣的努力或許沒有用,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也是世上獨一無二、不能被取代的自己。然而,沒有經過一番歷練,很少人能看透這一切,就像故事裡的布偶貓喵喵一樣,差一點就弄巧成拙了。還好喵喵是幸運的,他的旅程不僅讓他找到最棒的自己,回到小男孩的身邊,更贏得了許多的友誼。

最後令人好奇的是:作者列出了每個貓咪角色幕後的貓模特兒,不知道這些貓咪原有的個性,是否也是作者形塑這些角色個性的靈感來源?喵!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羨慕朋友都有「好」叔叔,別人是「家有一叔如有一寶」,他的叔叔卻給他一無是處的三寶:耍賴、狡辯、沒法寶。

我的叔叔_封面.jpg

 

賴皮叔叔與我的童年

§黃惠綺(童書譯者、繪本推廣人)

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中,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兄弟姊妹之外,生活周圍也會有叔伯阿姨等親戚。有些感情熱絡的經常往來,有些是只在年節團聚或是家人口中提到的人物。

以國小六年級的雪男做為敘事者的本書,一開頭雪男就抱怨他的叔叔:「我的朋友幾乎也都有叔叔……有的叔叔會教姪子做功課,有的則會帶姪子去動物園,也有叔叔會給零用錢……也有的叔叔是運動員……但是如果說到我的叔叔,可就連一件值得對朋友誇耀的事都沒有了。」羨慕朋友都有「好」叔叔,別人是「家有一叔如有一寶」,他的叔叔卻給他一無是處的三寶:耍賴、狡辯、沒法寶。

終日悠悠哉哉寄人籬下的食客叔叔,與姪子雪男一家的同居生活中,常常賴著雪男買漫畫給他看,還得意自己成功的捉弄小孩、偶爾吟唱出庸俗的詩詞等,淨做些無厘頭的事。如果要與這樣的叔叔講道理,也只會被他的歪理、謬論弄得內心矛盾、搞不清楚頭緒。某天叔叔被報紙上的抽獎廣告吸引,突發奇想的逼全家人拚命蒐集抽獎籤,配合他的環遊世界大夢。最後雖然沒中獎,但託雪男的福,叔叔總算可以到夏威夷旅行。對雪男來說,夏威夷的叔姪之旅是一段開心的冒險旅程,但叔叔依然故我,且把他的本事發揮到極點,在夏威夷出盡洋相,最後敗興而歸。

從故事的結局來看,本書裡讓人直想替雪男擺脫掉的叔叔,一點也沒有因為經歷了出國這件事有所成長,叔叔像是負面教材,卻意外讓人有著不可思議的痛快感。看似吊兒郎當、對生活滿不在乎的叔叔,用自己的人生哲學,以平靜空無的心來面對現實生活,在連小孩都不容易放輕鬆的現今社會,以這樣的視角寫來幽自己一默的作品(本書是作者北杜夫以自己為原型所寫下),是否可視為當時為躁鬱症所苦的北杜夫的抒情之作呢?

這本書喚起我兒時的記憶。記得童年時,媽媽的小妹,即我們的小阿姨,曾來家裡住過一段時間。相較於我那傳統婦女形象、裝扮保守的媽媽,小阿姨戴著黑貓墨鏡、時髦亮麗,總是神采飛揚的樣子,可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我常常眼睛發亮的看著小阿姨,羨慕她的髮型、手飾,愛聽她講工作上的種種,總是黏著她、吵著她帶我出去玩。當時,阿姨的外語流利,是歌廳的駐唱歌手,偶爾赴日本登台演出,回來時總是會帶土產給我跟弟弟,有時候給我日本的莉卡娃娃、給弟弟搖控車,還買漂亮的洋裝給媽媽、買菸酒給爸爸。後來她結婚了,開始相夫教子,看到她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後,青少女年紀的我對小阿姨偶像式的崇拜也倏然中止。《我的叔叔》裡,雪男覺得擁有「好」叔叔的朋友真的很幸福,但他對麻煩的叔叔,因為有血緣的這層關係,無形中也有互相寄託的感情。是一種移情作用嗎?即使跟自己的父母再親近,親子關係偶有一層看不見的幕無法打開,身旁若有父母以外的家人,或許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緩和的氣氛與溫暖,相信讀者跟雪男一樣,對這樣任性活著的叔叔沒輒,但是對於那個曾給我們不同生活示範的大人,想必永難忘懷吧!

 

~叔姪間的幽默相處,童心未泯悠哉上市~
博客來  https://goo.gl/6a5DdI
讀書花園 https://goo.gl/1L3CD3
誠品   https://goo.gl/MdhVDB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書中,我們看到法蘭克利用網路攝影機、水管、GPS、吸塵器、輪子、把手、烤麵包機和玻璃圓球拼湊成機器人柯林克;又利用垃圾筒、鋁質彈性導管和電子琴的琴鍵拼湊成機器人柯藍
克。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用屍體拼湊成科學怪人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

RX6037法蘭克實驗室-立體封

«陳偉民(科普作家、化學教師)

  本書作者奚斯卡先生是知名的兒童書籍作家,曾任美國第一任全國青少年文學大使,此頭銜是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給持續貢獻的童書作者或繪者的榮譽,可見奚斯卡先生的地位崇高,堪稱美國兒童文學的教父。
  閱讀本書時,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書中角色的人名。主角名叫法蘭克.愛因斯坦(Frank Einstein),愛因斯坦這個姓氏在科學界可真是響叮噹,有史以來最有名的科學家就是艾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而法蘭克的爺爺就叫艾爾.愛因斯坦(Al Einstein),這位爺爺很懂科學,經歷豐富(幾乎什麼行業都做過),有很多科學家朋友,法蘭克對科學的熱忱便是由他啟發(法蘭克的爸媽整天在國外旅遊,一直未現身)。至於法蘭克.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又有什麼含意呢?在書中,我們看到法蘭克利用網路攝影機、水管、GPS、吸塵器、輪子、把手、烤麵包機和玻璃圓球拼湊成機器人柯林克;又利用垃圾筒、鋁質彈性導管和電子琴的琴鍵拼湊成機器人柯藍
克。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用屍體拼湊成科學怪人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法蘭克的小跟班名叫華生,大家都知道福爾摩斯的跟班就叫華生。讀完本書,你可能會同意,法蘭克的角色除了是天才科學家和發明家之外,其實更像偵探,因為他在書中主要任務是調查誰偷走反物質馬達的構想,以及尋找兩名機器人的下落。法蘭克的死對頭,名叫愛迪生(T. Edison),而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名字就叫Thomas Edison。我十分有把握,作者為反派角色取這個名字,正是意有所指,等本書第二集出版時,各位讀者就可以很清楚看出這一點。在書中,作者也費心的引導小讀者去閱讀其他書籍,例如他引用了艾西莫夫在《機械公敵》中提出的機器人三大法則,間接推薦小讀者閱讀。


科學小說的實證性
  雖然是童書,但是書中運用的科學原理都有所本,並不是憑空捏造。例如法蘭克利用神經網路打造機器人,所謂神經網路就是能自我學習的電腦科技,模仿生物的腦部及神經系統。這種科技至今仍在發展中,應用日益廣泛。由於這種神經網路有學習能力,功能會越來越強大,所以,現在的電腦,無論下西洋棋或圍棋,都可以打敗人類的棋王了。本書提及反物質馬達,反物質由反粒子構成,反粒子與粒子之質量相等,但是電性相反,例如電子的反粒子是正子。當粒子與反粒子碰撞,兩者都消滅,損失的質量變成能量,可以放出相當驚人的能量。目前科學界對如何利用反物質作為燃料,已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但仍停留在設計階段,並沒有做出真正的反物質馬達。
  愛迪生的邪惡助手是一隻會手語的黑猩猩,事實上,真的有很多會手語的黑猩猩。這是動物語言實驗的一部分,第一隻學會手語的母猩猩叫華秀(Washoe),她不但學會手語,還教導其他黑猩猩。畢竟黑猩猩和人類之間有高於百分之九十五的DNA是一模一樣的,牠們有很高的智慧,情感也與我們類似,牠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啊!


科學學習裡的人際相處
  書中還隱含有品德教育的主題。本來法蘭克製造機器人的目的是要參加科學競賽,但是這兩名機器人其實是自己組裝而成,因此法蘭克覺得不該拿它們去參賽,所以重新設計反物質馬達。當愛迪生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科學獎之後,為了平息其他參賽者的抗議聲浪,便把獎金分給所有參賽者。法蘭克一度以為華生也接受了賄賂,不過最後證明真正的友情是不會被金錢收買的。
  法蘭克和艾爾爺爺之間的相處,也寫得很溫馨。艾爾爺爺並沒有強迫法蘭克學習科學(否則他自己的兒子就不會對科學一竅不通了),而是塑造一個讓法蘭克能接觸到科學的環境,讓他探索自己是否喜歡科學。當艾爾爺爺知道他們打造出反物質馬達後,立刻表達自己的憂心,因為他知道這種巨大的能源如果落入野心人士的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他只有表達憂心,並不阻止,還開車載他們去參賽。最後因為構想被偷,導致法蘭克未能贏得獎金,憤而逃到山上,艾爾爺爺也上山找他,並開導鼓勵他。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智慧型機械人越來越聰明時,人與智慧型機械人的關係如何?人的角色又是如何?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取代?

RX6037法蘭克實驗室-正封

«謝宏政(前台北市和平高中化學教師)

  在歐美國家,「車庫」是許多發明家孕育出好點子、再將這些點子實現的地方。書中,我們的主角法蘭克便是充分運用車庫中可以取得的那些閒置、甚至被廢棄的材料物品,發揮他的想像力,加上他之前良好的訓練,運用確實的執行力,化腐朽為神奇,完成了智慧型機器人。本書主角在一個很平凡的地方、用一些很普通的材料完成他的夢想,故事就在這裡展開⋯⋯
  這是一本中、小學階段的兒童與少年科學啟蒙讀物,同時也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師長可以透過共讀,跟我們的少年一起討論書中提及的許多問題。如同書中艾爾爺爺所說:「科學的重點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記住答案。」透過書中字裡行間的描述,一些科學知識便自然的被介紹出來,雖然小學階段可能不是很清楚書中每個科學知識與式子的詳細意義,但是讀者可以在這些科普知識基礎下,與作者一同翱翔於想像力的空間,就像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千里眼、順風耳,到了現代透過智慧型手機,現代人個個也都成了千里眼、順風耳,一通視訊電話就可以看到與聽到千里之外的影像與聲音。
  台灣中學階段以上的傳統科學教育,為了希望學生能有系統且有效率的學習,往往提供了過多的標準答案給學生,以至於他們對於外界的實際事物,只記下許多前輩所留下來的研究成果,失去了許多觀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等自我實踐的執行力。期盼本書的出現,可以提醒我們的青年學子,閱讀之後,可保有他們的赤子之心,來面對他們所處的世界,進而探究問題。
  另一方面,透過描述法蘭克與愛迪生的鬥法過程,對即將來到的物聯網與智慧型機械人發展,作者也在書中提出許多現實問題,讓我們看完這本書時可以去反思。當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智慧型機械人越來越聰明時,人與智慧型機械人的關係如何?人的角色又是如何?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取代?科技與人文如何取得平衡點?當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時,我們會不會有些能力反而退化了?
  除了科學,書中對人性的刻畫也十分深刻。由於人的自私、貪心、嫉妒及害怕,常常會使我們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當我們擁有越來越厲害的工具(如智慧型機械人、高科技武器⋯⋯),這樣的負面影響又會如何?書中的反
派角色愛迪生的犯罪行為如偷竊、說謊、剽竊別人的發明成果,據為己有以至於誤導大眾、甚至想要破壞別人的研究心血等等行為,都同時提醒我們,要去思考科技的發展如何不被少數人的野心誤用,這些課題都值得讀者深思。如此發人深省的科學讀物,透過師長與學童的一起討論,將不會只是少年英雄利用智慧打敗壞蛋的科幻小說,更是值得親子共讀的好書。

 

《法蘭克的實驗室I:超能機器人現身!》
博客來 https://goo.gl/rGH44P
誠品  https://goo.gl/Szmp8A
金石堂 https://goo.gl/y6Ytpl
讀冊  https://goo.gl/cn017M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俊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RX6037法蘭克實驗室-立體封

艾爾爺爺的身體向後仰,輕鬆的大笑。「不。事實上正好相反。我開始了解自己有多麼無知。科學的重點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記住答案。如果你能弄清楚失敗的原因,失敗就和成功一樣可貴。」
  這本輕鬆有趣又不失幽默的科學小說,就在這句由小男主角法蘭克的爺爺所說的話展開,自起始貫穿到結尾,而又蘊含著對下一個冒險故事的期待。柯林克與柯藍克(Klink and Klank,想像一下機器人在走路的聲音,沒錯!就是這個聲音),是法蘭克按著人類腦神經網絡般的傳遞概念所設計,但因著某個事件「活」過來的機器人。華生(和福爾摩斯偵探小說裡那位特別的助手相似的角色),是法蘭克上山下海的探險與實驗伙伴;而艾爾爺爺是科學家,也是一位歷練豐富的智者,在法蘭克經歷挫折之際,擔任他冒險喘息片刻的心靈導師。還有成為法蘭克最大挑戰的暗黑勢力代表愛迪生,以及他的同夥黑猩猩。整趟冒險就在這些刻畫入微的角色與情節中展開來。
  「一千零一、一千零二⋯⋯轟隆!」法蘭克這位冷靜又特別的小發明家,數著比光慢三秒鐘才來的雷聲,計算著何時要藉著閃電的能量注入他的新發明。一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就不由自主的跟著法蘭克的思路與情境,順著他對環境與科學現象的入微觀察、假設與實驗,一路走過一個又一個的科學事件與冒險。如果學習科學的課程能模擬像這樣的冒險旅程,對於孩子來說,該有多大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這本書所用到的科學知識,都是最真實的科學原理!反物質、雙螺旋DNA、CERN打造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黑猩猩的手語、計算雷電的聲光時差⋯⋯藉著作者的轉化與伏筆,讓我們在閱讀此書時重新熟悉這些知識。老師或家長若要設計一系列有趣的課堂或家庭科學活動,想必一定能藉由此書發揮許多的「教學時刻」(Teachable moments)!鄭重推薦此書,《法蘭克的實驗室I:超能機器人現身!》。

 

跟法蘭克一起開啟這趟充滿想像與實驗精神的旅程吧~
《法蘭克的實驗室I:超能機器人現身!》

博客來 https://goo.gl/rGH44P
誠品  https://goo.gl/Szmp8A
金石堂 https://goo.gl/y6Ytpl
讀冊  https://goo.gl/cn017M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