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就展露出表演天分,引起親友、同儕關注,但他們的表演欲並非來自本身肢體、神情的揣摩,而是透過「人偶」呈現。這些熱愛人偶表演藝術的孩子長大之後,大多會懷抱興趣,投入動輒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布袋戲團;「高雄皮影戲劇團」團長陳政宏,卻堅守在逐漸為台灣人所遺忘的皮影戲領域,不斷努力學習並與國外交流,他融合經驗展現台灣精神,演繹一則又一則光影交錯迷人的傳奇故事。

Untitled  

出生於南台灣離島小琉球的陳政宏,國小畢業後就來到高雄讀書求職,而後成家立業,經營起當鋪生意。就在他已逐漸遺忘童年深深著迷的布袋戲時,民國八十三年,卻偶然看見高雄縣岡山文化中心「皮影戲研習班」招生的訊息,彼時深埋心底的表演欲又開始蠢動,隨即開啟他再度說戲弄偶的契機。


與國際交流,燃起「改變」的初衷

聊起對台灣傳統皮影戲的印象,陳政宏發現戲偶的生命都只由一或二支操縱桿擺布,角色動作較為粗糙簡單。但透過研習交流,他對中國唐山皮影精湛而細膩的演出念念不忘:「他們的戲偶,每尊都有四到五支操縱桿,可以讓關節動作看來更流暢、更完整。我一直記得有個戲偶在哭泣的時候,抽動體態像是真人一樣的畫面,讓我感到很震撼!」


之後他因受邀參加中國國際皮影藝術節比賽暨交流,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皮影風格;「我一邊做演出一邊回頭思索,究竟要如何為台灣傳統皮影戲做出改變?」陳政宏在經過臨場觀摩之下,反覆琢磨,認為當務之急應提升戲台和戲偶的藝術價值,原本僵化的文、武戲腳本亦須融入更多創新元素,使其既貼近本土又能發展全新面貌,進而讓台灣皮影戲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全台皮影劇團已從全盛時期的兩、三百團到目前僅存的高雄四團,早期大多數劇團技藝不外傳。但「復興閣皮影戲劇團」許福能團長,他是曾榮獲「民族薪傳獎」之藝師,卻不藏私,樂於將功夫對外傳授,因此曾受邀至岡山皮影戲館開班教授皮影戲,陳政宏就是在那裡正式拜師,誠懇學藝,進而認真地熟悉前後場技藝。許老師辭世前,囑咐其傳承的重要性,於是陳政宏便在民國九十一年創立當時高雄第六個皮影劇團──「宏興閣」,並於一二年更名為「高雄皮影戲劇團」。


師事許福能期間,陳政宏亦曾跟隨他前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等不同國家演出,不但奠定皮影藝術的基本功,同時也藉由國際演出經驗,萌生許多突破性的製作技術與詮釋手法。像是專精以「手刀」雕刻皮偶,創作出大型皮偶屏風陳列在高雄縣岡山皮影戲館,亦雕刻精緻的皮影戲扇子,命名為「吉祥神鍾魁扇」,隨文建會前進法國饋贈嘉賓,成功寫下文化外交的一頁。此外陳政宏也致力於教學推廣,研發專利標準型比賽戲台及紙偶研習卡,引導學生認識本土文化新趨勢,擅長運用互動遊戲,帶領大家進入皮猴的藝想世界,足跡遍布各校園,並曾多次榮獲「高雄縣、市傑出演藝團隊獎」、「中國唐山市最佳演出獎」、「創新扶植獎比賽第一名」、「金皮猴獎比賽第一名」等獎項。


發展原創劇本,力行皮影「精緻化」

「人講我鱓我袂疝,孔子廟邊學聖賢
經書讀了幾若遍,字若毋捌掀字典拄著仔來去看鬧熱,才袂一箍槌槌閣癮癮啊閣癮癮⋯⋯」

目前仍為深耕台灣皮影戲文化而努力的陳團長,拿起平板分享幾支劇團演出的影片後,他便隨興所至,在燕巢鳳雄國小的教室念起這段趣味十足的「答嘴鼓」台詞;當時教室沒有具體舞台與戲偶,但他生動投入的神情,魔法似的召喚出在場每一個人的想像力,尤其搬演原創劇本《鯽仔魚欲娶某》劇目中,一小段鯽魚精登場、活靈活現的畫面,更不難想像,這齣曾經榮獲「金皮猴獎」第一名的皮影戲,現場演出是如何引起大、小朋友的熱烈反應!


「我始終不甘局限在千篇一律的經典戲碼中。」陳政宏早在創團之時,便以原創故事《日月潭傳奇》寫下新的里程碑。《日》劇使用皮影戲首創的「夜光戲偶」,去除舞台框架皮偶跳出影窗,讓身高有如幼稚園小朋友高度的大型戲偶以炫目螢光身影登場,金光閃閃,可說愈夜愈美麗;「我們特別強調操縱戲偶要細膩流暢,當一個角色轉身,能夠讓觀眾看不見操縱桿,戲偶行動自如,角色才會從平面變得立體,感動才能傳達出來。」除此之外,有別於其他劇團總是一組戲偶打天下,直到壞了才重新製作,團長也會比照電影導演特別選角定裝一般,因應不同故事量身打造專屬的戲偶。


「一齣戲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製作耶!戲偶打造過程不只是簡單描型、裁切與上色而已,而是要請畫師賦予精細好看的造型色彩。」看在傳統的劇團眼中,這些創新與堅持,難免淪為背離傳統精神或浪費時間的話柄,但也點出台灣皮影戲發展停滯已久的現象。然而陳政宏帶來這些革新,卻也逐漸在皮影文化圈內產生正面影響。「我觀察到其他劇團製作戲偶更加用心了,這是一件好事!」


提起自家搬演的皮影戲,陳政宏不斷強調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但在描述難忘演出經驗時,不免也閃現出自豪神情。「我們的《日月潭傳奇》推出後佳評如潮,民國九十五年曾至南投魚池鄉做公益演出活動。但演出當天,表演場館竟然無人接應⋯⋯」回憶當時,他和團員只好利用等待空檔,在騎樓彩排起來;此刻場館對面人潮湧聚的歌唱比賽正在進行,待陳政宏一干人彩排不久,人潮竟紛紛往場館移動過來。連歌唱比賽現場長官也感到疑惑,好奇為何觀眾都散了,湊近劇團彩排現場一看,才驚訝連連地說:「這是皮影戲嗎?怎麼那麼好看?我們看過的皮影戲都不是這樣的耶!」官員們並為此次疏忽深感抱歉,馬上請場館人員開門迎接。這故事雖聽起來有些心酸,但也證明陳政宏已成功將台灣皮影戲帶到一個新境界。



大環境凋零,轉往教育扎根

但好景不常,偶戲受人肯定的一時風光,卻不敵大環境的時代變遷與衝擊。目前全國僅存四個皮影戲劇團,寂寥的數量娓娓道出這項表演藝術趨於式微,面對此般凋零現狀,政府單位近年力推皮影戲劇演出的數位典藏,並幫忙做推廣演出,亦邀請許多學者前來指導,希望能帶領傳統皮影戲轉型,以迎合當代潮流,但這些建議對劇團實際的幫助有限。「完全拋下傳統就不是皮影戲啦!」其實早在這些建言出現之前,陳政宏便透過積極對外交流,將新思維注入演出多年,並在獲邀海內、外表演時,屢屢受到觀眾的肯定。


不隨波逐流、一身傲骨的陳團長,對複雜的表演環境失望,所以在太太馬千惠協助之下,便更專注轉向教育平台,希望能將這門技藝往校園扎根,為本土文化盡棉薄之力。陳政宏目前在台南、高雄多所小學與國中任教,學子們專注的神情與笑容,便是他未來傳藝推廣的目標與動力。


然而皮影戲從業者通常都另謀工作討生活,僅在演出前聚集志同道合的親朋好友,利用業餘時間排練。陳家也不例外,除了馬千惠為了全力支持陳團長,結束當鋪事業之外,兩位女兒也不時加入演出行列;一家四口共同成全了台上的精采演出,在台下也正搬演一齣無聲卻溫暖的故事。


聊起兩位千金,陳政宏得意地說,日文系的大女兒曾榮獲日文演講比賽第一名,演出之餘亦曾擔任國中日文老師,有與生俱來的語言天分,對戲偶口白的詮釋別具風格。舞蹈系的小女兒為國小舞蹈兼任老師,曾赴香港、中國、新加坡各地演出,也是台灣少數杖頭偶的執偶師,為戲偶編排出許多優美的動作身段;但陳政宏並不勉強她們接手劇團,畢竟女兒也有自己的人生要去開創。「走過二十個年頭,將來或許會一代更勝一代的經營下去,或許⋯⋯再過不久就要因為找不到傳人而收團了。」他臉上閃過一絲落寞神情,對於曲藝即將熄燈,滿是數不盡的惆悵。人生如戲,反之亦然;故事開頭以後,總要落得結尾。戲台上,陳政宏是一個力求把故事說精采的辯士,至於台下的人生,他也用鏗鏘有力的聲腔做出動人演繹。或許高雄皮影戲劇團有結束的一天,但在中小學童身上播下的文化種子,將繼續永遠傳唱下去。

(文/莊子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麥田出版 的頭像
    麥田出版

    麥田出版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