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兄弟》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


林欣誼/台北報導


 


被稱為「亞洲版曼布克獎」的曼氏亞洲文學獎(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zie),日前公布第二屆初選入圍名單,中國作家余華、韓東和慕容雪村分別以《兄弟》、《紮根》和《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入圍。台灣去年有年輕小說家伊格言以長篇小說《流光》入圍,今年則完全缺席。


 


今年廿一位入圍名單中,印度作家占了半數以上,仍是最大宗,其他入圍者還包括菲律賓、日本、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


 


曼氏亞洲文學獎去年開辦,與國際知名的「曼布克獎」同樣由「曼氏集團」出資贊助。提交的作品需為亞洲作家以母語創作、三萬字以上的英譯本,且尚未發行成英文版的作品為限,獎金一萬美元(約三十一萬台幣),旨在鼓勵亞洲作家、推廣亞洲文學的英譯及出版,以進一步奠定亞洲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今年評委有三位,分別是華裔加拿大前任總督艾芮安.克拉森(Adrienne Clarkson)、澳洲作家尼可拉斯.荷西(Nicholas Jose)與印度作家暨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Panjak Mishra)。


 


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姜戎以《狼圖騰》奪得,英國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 Books)以十萬美元重金買下本書的全球英文版權,英文版今年三月問世,在英美已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今年入圍的華文作品中,僅余華的《兄弟》曾在台出版,小說背景橫跨文革到現代的四十年間,是余華停筆十年後再推出的四十萬字鉅作,上、下冊分別在二○○五、二○○六年出版,雙雙躍為當年文學暢銷大書,據說北京電車上幾乎人手一本。雖然在市場大獲全勝,但《兄弟》在文學界卻惡評如潮,因為戲劇化及催淚程度更甚以往,許多評論家直指:「這是一本十足煽情的書」、「語言粗糙生硬」、「情節缺乏真實性」、「失去他過去與時代對決、抗爭的姿態」等。


 


余華本人倒是對這些批評一笑置之:「爭議也好,喜歡也罷,現在談論《兄弟》價值恐怕都還太早。」他還表示,本書目前已成為歐美多所大學的教材,「我的小說句法簡單,對國外漢學系的學生來說,不需要太多基礎也能閱讀。」不知這項文字上的特點是否也能助《兄弟》一把,獲得本屆「曼氏亞洲文學獎」的青睞?本屆決選名單將於十月公布,十一月得主揭曉,頒獎典禮會在香港舉行。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文化新聞 2008/8/21A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