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與想像力是是最好的禮物〉

文/吳芝慧(台東基督教醫院行動早療藝術治療師)

 RQ6001  

在翻開本書精采的內容前,我想要先邀請你們想一想,你們上一次開心、自由的畫畫或創作是在什麼時候?如果是不久之前,我想恭喜你,能夠一直保有這樣正向的創作經驗是一件很寶貴的事情。如果上一次快樂自由的創作經驗早已不復記憶,我想邀請你們回想一下,過往的創作經驗是否讓自己留下的都是不太好的印象,那些追求「畫得像」與「畫得好」中的沮喪、壓力與挫敗,你曾感受過嗎?那些經驗是否讓你遠離了創作時那開心滿足的感覺?是否因為追求美術技巧與社會評價,同時扼殺了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當我還只是個小小孩的時候,有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媽媽要我和姊姊以下雨天為主題進行創作,姊姊仔細描繪穿雨衣及撐雨傘的行人,在旁邊畫上了斑馬線與在雨中行駛的車子,而我則用奔放的垂直線條三兩下迅速完成作品,並對著滿臉驚訝的媽媽談論我的畫:「因為雨下太大,人都跑光了!」可能有人會說,我的作品不過只是一種不經思索、無意義的塗鴉罷了,並不是一個「好的」作品,因為圖畫應該要能精準的表現出物體、場景或人物。然而,這種看待兒童繪畫的方式便是以「視覺寫真主義」來做評斷,並非貼近繪畫本身對兒童的意義,忽略了小小孩在創作中用行動或動態在紙上呈現下大雨的動態狀況。

 

  Draw it P52  

 

對孩子來說,藝術創作是一種自然的遊戲,也是兒童表達自我的語言,畫畫與創作可以讓豐富的想像力與精采的創造力投射於其中,提供一種自然表達的媒介。事實上,創作沒有不好,畫得好不好看、畫得是否精緻,其實都不是重點,因為兒童為自己創造出來的藝術」,便是他們表達意思和想法的特殊方式,具有自我的獨特性與濃厚的個人色彩。

英國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認為活得有創造力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有了創造力,才能擁有健康的心靈與富足的精神生活。那創造力又該怎麼啟蒙與發展呢?約翰‧馬修(John Matthews)博士以一位藝術家兼教育家的觀點指出,自發性、即興式與非指導性的畫畫對於孩子的創造力、自主性,以及建構自我想法和對世界的認知等發展極為重要。創造力與想像力正是本書想帶給孩子的禮物,期許增進孩子的彈性、自主性、自我感與心理成長,同時也可豐富他們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與表達。

 

upload55  

大人們可以怎麼做

如何透過本書幫助孩子發展創造性的藝術表達呢以下有四個方向與各位朋友分享,也許你們也可以運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陪伴孩子創作,讓其盡情揮灑腦袋中的小宇宙。

一、 一同遊戲

   當運用本書陪伴孩子創作時,可以鼓勵孩子隨意翻到喜歡或有感覺的頁面,有時候沒有特別想法也無妨,提醒孩子這不是作業、也不是考試,只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大人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天馬行空、腦力激盪,有時兒童的創作可能會在他們和成人的對話後,很自然的因應而生。大朋友也可以用另外一張紙畫出您自己的畫面,透過親子間同樂與分享,創造出輕鬆好玩的親子時光。

二、 允許自由,讓孩子成為創作的主人

   陪伴時,允許孩子自由創作,不要過度引導與示範,避免試圖改變孩子或是指導其美術創作,接納孩子和他們美術創作的原樣。讓孩子可以感受到大人們想傳達的訊息為:他們可以自由的以任何他們想要的方式創作,可以安全的表達思想與情感,並且在不過度擔心評價下自由做出自己的選擇。

三、  支持與鼓勵

當孩子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大人可以努力了解與回應他們挫折與焦慮等情感,進而幫助孩子獲得自我覺察與感覺被認可,讓他們可以有信心與困難共處。例如,可以鼓勵孩子善用色紙、貼紙、膠帶、亮片等各式媒材,以及隨手可及的任何事物,讓孩子有充分的空間自主選擇。陪伴孩子一起討論,進而幫助孩子承受挫折、練習問題解決的能力、促進其自我接納與成長。

四、  傾聽與理解孩子的內在世界

通常孩子會經由幻想,去處理自己的內在情緒與建立現實感。而創作以一種不具威脅性、具創造性的方式表達孩子內在的幻想。大人藉由創作開啟話題,透過詢問孩子的感覺及創作歷程,幫他們談出自己心中感受與所關心的事物。

美國牧師及演說家畢奇爾(Henry Ward Beecher)曾說「每位藝術家將他的畫筆浸入他自己的靈魂之中,然後把他自己的本質畫進他的圖中。」這本書傳達最重要的訊息就是我們大人要記得,不要去扼殺了小藝術家們的靈魂與本質,就讓自由的創造力帶孩子與您一同飛翔,在創作中遊戲與成長。

 

 

延伸閱讀:

 

《請你幫鱷魚畫一支牙刷!100項你從來沒想過能「畫」出來的東西》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7506?loc=P_007_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