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出版BLOG
麥田出版將以更開闊的眼光、更穩健的步伐,開拓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閱讀。

目前分類:great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BN 535 top.jpg 

第一章
將近下班時分,陶德.哈吉特聽見辦公室外的街道忽然鬧嚷起來。萬馬奔騰的達達蹄聲中,可聞皮革沙沙作響彷彿呻吟,金屬鏗鏗鏘鏘猶如吵架。他急忙奔向窗邊。
騎兵與步兵倉亂行進,隊形潰散,好似節節敗退抱頭鼠竄作鳥獸散的敗軍。騎兵身上的斗篷、衛兵頭上的厚重圓筒盔、漢諾威輕騎兵隊皮革便帽的紅羽飾迎風飄動,混亂交錯。騎兵之後是步兵團,放眼望去盡是翻騰的皮囊、斜掛的毛瑟槍、橫肩的背帶和晃動不止的彈藥筒。陶德認出佩戴白肩章的是英格蘭的紅衣步兵,黑衣步兵則隸屬於普魯士的布倫斯威克公爵,另有腿上綁著白色綁腿的法國榴彈兵,以及光著膝蓋、穿著格子短裙的蘇格蘭士兵。
就在他注視的當頭,大樓角落衝出一個矮胖男子,在軍隊後頭追趕。此人頭戴軟木材質的防曬硬帽,身穿馬球衫和燈籠褲。
「第九場,你們這些混蛋,第九場!」他對著小麥克風吼叫。
騎兵往馬腹一踢,馬兒跑了起來,步兵也隨之小跑。戴軟木帽的矮個兒男子追上前,邊揮拳頭邊咒罵。
陶德一直看到他們消失在那半艘作為道具的密西西比河汽船之後。他放下筆和畫板,離開辦公室,在工作室外的人行道佇立了會兒,拿不定主意要走路回家或搭街車。他到好萊塢未及三個月,對這裡的一切仍充滿新鮮感,不過此刻的他意興闌珊,毫無散步意願。他決定先搭街車到藤蔓街,剩下的路程再徒步回家。
之所以來到西岸,全是「國家製片公司」的人才探子穿針引線。對方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作品展覽會相中他的作品,發了封電報說該製片公司有意栽培雇用他。那人若親眼見過陶德,或許就不會想送他到好萊塢學布景與服裝設計,因為他臃腫肥胖的身材、呆滯的雙眼和動不動就咧嘴笑的習慣,讓他看起來毫無天分可言,甚至像個蠢蛋。
沒錯,他儘管其貌不揚,但內涵豐富,心思複雜,多樣的性格如俄羅斯娃娃一層套一層。他即將進行的畫作「燃燒的洛杉磯」即可證明他確有天分。
他在藤蔓街下車,邊走邊觀察傍晚人群。許多人穿著運動服,但這並非真正的運動服。他們身上的運動衫、七分燈籠褲、寬鬆長褲,以及鑲著銅釦的藍色法蘭絨夾克,全是化妝舞會的道具服。那個戴休閒遊艇帽的胖女人正要去購物而非划船;一身獵裝打扮、戴著山區居民特有的泰洛帽的人正要從保險公司而非山裡返家。至於那位穿著休閒褲和運動鞋、頭上綁著頭巾的小姐,剛離開的地方是電話總機房而非網球場。
在這群身著道具服的人之間隱藏著另一群人,他們的衣服剪裁拙劣、色調暗沉,是從郵購目錄買來的。其他路人快速走入商店或酒吧,他們卻在街角閒晃,或是背倚著商店玻璃窗呆望往來行人。若有人回視,他們眼神立刻充滿憎恨。這時的陶德對他們一無所知,僅確定他們來好萊塢根本是自尋死路。
但他下定決心要更了解這些人,因為他們就是他想畫的人物。他絕不再畫裝滿穀物的紅色穀倉、老石牆,或者美國麻薩諸塞州南方南塔克特小島的漁夫。他一見到這些人,就知道他將拋開自己的種族背景、所受的畫風訓練或承襲的傳統,揚棄美國海洋畫家溫斯洛.荷馬以及英國藝術家湯瑪士.萊德的風格,轉而追隨西班牙浪漫主義派哥雅和法國寫實諷刺畫家杜米埃。
幸好,這點體悟還算及時。在藝術學院念書的最後一年,他開始思索自己是否要完全放棄繪畫。因為隨著繪畫技巧提升,他從構圖和色彩等問題上所獲得的樂趣卻愈來愈少。他知道自己終將走上與其他同儕相同的路,去畫插圖或俊男美女。因此,當好萊塢這個工作機會出現,他立刻把握,不在乎朋友說他出賣自己,或斷言他將不再提筆作畫。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蝗蟲之日》正封+書腰 350.jpg 

蝗蟲之日  The Day of the Locust
作者╱納旦尼爾‧韋斯特 Nathanael West
譯者╱郭寶蓮
定價 280元

史上批判好萊塢、揭穿成名夢最為嚴厲的小說!

加州,充滿陽光與柑橘的人間天堂。
好萊塢,娛樂界的首要舞台,夢想的第一垃圾場。

渴望成為藝術家的陶德,來到好萊塢尋求機會,從事佈景繪製。木訥寡言的旅館會計何默,年復一年受無趣的工作奴役,存了一筆積蓄後來到好萊塢度假。陶德和何默雙雙愛上一心想成為巨星的菲逸,他們身邊更圍繞一票懷抱成名夢的年輕人。這些夥伴在好萊塢這座全球夢工廠載浮載沉,追尋大銀幕前的光彩。

然而,在好萊塢文學教父韋斯特所打造的舞台上,在虛實難辨的逼真場景中,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目中的大明星,卻也都是現實世界的大配角。舞臺燈光的炙烈曝射下,夢想赤裸現形,幻滅也無處躲藏。

你我其實都像這群好萊塢男女,都想不再被看輕,都想過得更寬裕,縱使受氣不斷,挫折與沮喪的衝擊不斷,依然不能輕易放棄。在汲汲營營之際,《蝗蟲之日》迫使你我逼視體無完膚的夢想殘渣,並真實而深切地勾勒出小人物的際遇與心境。


你並不寂寞。
每座城市都有無數追逐夢想的靈魂,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736259-300w.jpg

《心靈守護者》/Le garde du cœur

 莎岡Françoise Sagan

 

令人恐懼、令人迷惘、令人上癮,猶如暗夜深淵上走索,那顫顫巍巍的幸福感,正是莎岡式愛情的迷人之處!

不計任何代價的執迷守護,究竟是熾烈的愛情,抑或可怖的侵犯?

──愛降臨的那一刻,你我便成了共犯。

 

風韻猶存的好萊塢編劇家朵荷蒂正坐在製片家保羅的車上。連續八天的熱情攻勢後,兩人就要返回朵荷蒂的宅邸,迎向一個美麗的夜。車前閃過的陰影造成了一場意外,也把年輕俊美的路易帶進了兩人的生活裡。

路易因這場車禍受傷,在朵荷蒂家養病。他的身世成謎,他不願離去。他執迷闖入朵荷蒂的生命,而一連四起詭異的命案陰影也自此圍繞在他們身邊不去。

路易的出現究竟是意外還是蓄意?命案的真相為何?這個神祕青年是保有純潔心靈的孩子,抑或蠻橫任性的惡魔?

 

*首批限量贈送莎岡傳記電影日安憂鬱》早場優惠券及精采電影劇照!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路》改編電影 【末路浩劫】

全台首輪戲院 今天上映!

01.jpg

暗灰天光中,他們拖著腳步穿越煙塵,彼此就是對方一整個世界。

02.jpg 

03.jpg 

「人不會忘記嗎?

04.jpg 

「會,人會忘了他想留住的,留住他想忘記的。」

05.jpg 

06.jpg 

「你喝吧,」

「因為我以後永遠喝不到了,對不對?

「永遠是一段很長時間喔。」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st_book_dog.jpg

納旦尼爾韋斯特Nathanael West1903-1940

 多舛的寫作生涯,早逝的賴皮天才

  一九○三年生於紐約、半生在大蕭條時代度過的韋斯特,父母為來自俄屬立陶宛的猶太移民,如同許多人般對這塊新大陸懷抱所謂的「美國夢」。當時叱吒書市的作家要屬霍雷蕭‧阿爾傑(Horatio Alger),著有上百本暢銷書,主題皆為白手成家、奮鬥致富,堪稱編織美國成功神話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韋斯特不滿十歲,父母便要他讀霍雷蕭的作品,不料書中的平民英雄非但未成為韋斯特崇拜的偶像,反倒成了日後他自己的小說揶揄甚至踐踏的對象。

 

  對美國夢嗤之以鼻的韋斯特彷彿天生有幾分吊兒郎當,求學歷程極盡賴皮之能事。高中輟學後靠偽造成績單進入塔夫斯大學,遭到退學後又盜用一位同名同姓的同學的成績單,進入布朗大學,求學態度仍舊漫不經心,借用他人的作業意圖矇混過關。但也在此期間,他開始構思第一部小說作品《史奈爾的夢幻人生》,歷時六年始寫成出版。然而,強烈的實驗性題材與風格,使得本書在一九三一年問世時只印行五百冊,韋斯特個人買下一百五十冊,其餘冊數到韋斯特辭世為止還沒能售完。 

大學畢業後,韋斯特旅居巴黎兩年,於一九二七年重返美國,從事記者工作並擔任旅館經理,藉職務之便提供作家朋友免費的食宿。一九二九年,偶然的機緣之下,韋斯特得以一窺讀者寫給《布魯克林鷹報》談心專欄作者蘇珊‧雀斯特(Susan Chester)的求助信件,進而以此為素材寫成寂寞芳心小姐》

 

  一九三三年出版寂寞芳心小姐》前,韋斯特原本信心滿滿,出版商何瑞斯賴福瑞特(Horace Liveright)為當時美國最優秀的出版商之一,各方對此書又不無好評,咸認為是美國作家寫美國的一大佳作,更被拿來費茲傑羅《大亨小傳》相提並論。孰料上市後竟遭逢何瑞斯破產,使得本書售出不到八百本。

 

  此時的美國已步入大蕭條時代。一九三四年,韋斯特出版長篇小說《百萬富翁》,塑造出天真耿直、努力不懈卻備受欺凌、矇騙與剝削而至失去一切的主人翁,藉以嘲諷霍雷蕭‧阿爾傑之輩所推崇的美國價值。在當時亟需正面力量的美國社會,本書獲得的反應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到了一九三五年只得削價出清。 

  韋斯特轉而投入好萊塢劇本寫作,此一選擇不只使他經濟上有了保障,也為他下一本也是最後一部著作《蝗蟲之日》帶來靈感。《蝗蟲之日》直陳好萊塢成名夢背後並不光鮮亮麗的真相,刻畫美國群眾的集體幻滅,被譽為好萊塢小說中的最佳傑作。一九三九年出版時叫好不叫座,印行三千冊,僅售出一千四百六十四本 

  距離《蝗蟲之日》慘賣約一年半的時間,寫作生涯楣運不斷的韋斯特與新婚八個月的妻子艾琳麥肯尼(Eileen McKenney)於週末出遊,卻在回程途中雙雙死於車禍;英才早逝的韋斯特得年三十六歲。就在意外發生前一天,四十四歲的費茲傑羅因心臟病發身亡。在後世眼中,那無疑是美國文壇損失甚鉅的一個黑色週末。 

自谷底翻身的經典,世界差點錯過的大師  

雖一心以文學創作為志業,韋斯特在世時卻始終未能奠立小說家的地位,銷售成績慘澹更連帶使他無法以此餬口,在一封給文友愛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的信件中,他曾寫道: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iss 72dpi.jpg

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

納旦尼爾韋斯特(Nathanael West)

2010.02.23出版

你並不孤單。 

每個角落都有一個殘破的靈魂躲在暗夜裡吶喊:
救救我!

美國大蕭條時代文學典範 表現主義黑色喜劇代表作

首刷售出不到八百本 作者辭世後命運大翻身

差點埋沒的光燦遺珠經典重現不容錯過

 

從大蕭條的時代到不景氣的現在,八十年前與八十年後,你我依舊惶惶不知所措。寂寞芳心小姐走進你我心裡的缺口,和你我一起仰望沒有出口的未來。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動物農莊》政治不正確? 名詩人也曾看走眼!

艾略特-照片.JPG 

 《時代雜誌》評選為百大不朽小說之一、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百大最佳小說,影響世界甚鉅的《動物農莊》其實在出版之前,手稿曾經在五家出版社之間輾轉許久,連歐威爾原本合作的出版社Gollancz都婉拒出版。1944年,歐威爾不得已只好再將書稿寄給Faber and Faber出版社,之後卻收到了當時擔任社內編輯的名詩人艾略特(T.S.Elliot)表明毫無興趣的退稿信。

 

艾略特儘管在信中恭維了歐威爾樸實雅緻的文筆,卻也提出了最直接的意見—「我們無法確信書中的視角是批判當前政治情勢的正確觀點」。於是,這部事後證明是二十世紀最精采的政治諷諭小說,便在當時世界局勢潮流的氣氛之下,因「政治不正確」而慘遭名詩人退稿!

 

  19458月,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動物農莊》在流浪許久之後,在這個月終於得以由Secker & Warburg出版社印行。隨著美國與俄國兩大政治勢力成形,世界局勢進入「冷戰」時期;書中「雪球」與「拿破崙」的關係不免被人聯想為史達林與托洛斯基的對決,《動物農莊》一時洛陽紙貴。初版印行冊數在一個月內完銷,隔年即被譯成九種語言發行歐美各地,甚至遠達伊朗與印度等國;美國版僅「每月一書俱樂部」便售出約五十萬冊。如此盛況歐威爾始料未及,甚至一度打算以手冊的方式自費出版。戰後紙張短缺,限制了書籍印量,但在歐威爾辭世前,《動物農莊》仍在英國印行了近三萬冊,美國則有近六十萬冊。

 時至今日,無論是強國與弱國在國際上不均等的發聲權、主流團體與邊緣團體的利益分配,乃至於職場文化中的從屬關係與明爭暗鬥,人與人間的階級角力與權力爭奪未曾稍歇,直指人性的《動物農莊》因而屹立不墜地諷喻著永恆存在的現象,穩坐文學典範的不朽地位。於是,當年因為「政治不正確」的退稿作品,如今卻成了影響世界的暢銷經典傑作。

美國CIA暗中出資,改編同名動畫電影!

電影海報圖.jpg 

 1950年,在歐威爾死後不久,美國中情局(CIA)馬上派人到英國和他的遺孀桑妮亞(Sonia Orwell)洽談,打算將《動物農莊》改編成反共宣傳電影。有趣的是,當年為了取得歐威爾遺孀的同意授權,CIA竟應允了桑妮雅的要求安排她和心目中的偶像克拉克.蓋柏(電影〈亂世佳人〉男主角)見面! 她的美夢既成真,CIA的電影拍攝權當然也輕鬆到手。 

在獲得電影開拍權、找到願意充當人頭的製片之後,CIA便暗地著手安排在英國製作這部動畫版的《動物農莊》。當年,這部製作經費高達五十萬美金的動畫片,CIA其實是幕後大金主,期間共動用八十位繪者,繪製了總數達近三十萬張的圖稿。CIA不僅提供金援,更直接插手更動劇情在電影結局裡,諷喻資本主義的農場主人消失了,只留下了面目可憎、代表共產主義的豬群;CIA刻意地讓電影與原著小說的結局不同,只為了讓觀眾的反共情緒更為強烈。而且為了讓宣傳影響能更具效益,當年CIA不僅暗中安排內線在各大媒體發表對電影的正面評論,更廣發電影折價券,好吸引群眾入場。 

儘管歐威爾生前以作品表達了對任何組織、團體的宣傳手法(propaganda)的厭惡,他的作品卻在死後被CIA利用,諷刺地成了反共宣傳的犧牲品。

farm 300dpi.jpg

 唯一合法授權 繁體中文版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9789861735757-300.jpg

變形記 / Die Verwandlung

卡夫卡 Franz Kafka

讓我卸下所有重擔吧

變形成

無人了解但最真實的我自己

 

存在主義代表作

現代主義代表作

荒誕寓言的世紀典範

德語文學的不朽經典

 

 

早上醒來,我發覺自己變成了一隻蟲。

震驚、掙扎、自責、悔恨,卻沒人在乎。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變形記.gif 

卡夫卡之城於焉誕生

 

  有一雙猶太血統深邃眼眸、眼裡彷彿縈繞著一抹揮不去的哀愁,被譽為「存在主義代表作家」並為「現代主義文學」奠基的卡夫卡,生於當時為奧匈帝國地、現今為捷克首都的布拉格,父親赫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是一名猶太商人,母親茱莉․勒維(Julie Löwy)是一名酒商之女。卡夫卡為家中長子,下有五名弟妹,兩名弟弟皆在嬰兒時期即夭折,三名妹妹則於日後死於納粹集中營。

  卡夫卡幾乎一生與父母同住,絕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布拉格城內,先後就讀位於曼斯納街(Masná Street)的德語男子小學(Deutsche Knabenschule)、舊城區的艾利斯特德語中學(Altstädter Deutsches Gymnasium)以及俗稱布拉格大學的卡爾費迪南特大學(Univerzita Karlova v Praze),最終也病逝於布拉格。布拉格與卡夫卡的一生及其作品密不可分,捷克史學家強尼斯․厄西迪(Johannes Urzidil)便曾說:「卡夫卡即布拉格,布拉格即卡夫卡……就連布拉格最微小的元素,在卡夫卡作品中亦隨處可見。」(1)咸認為卡夫卡長篇小說《城堡》Das Schloß中那座神祕的城堡,原型正是布拉格城堡(Pražského hradu)。

  從位於舊城區的卡夫卡故居、著名的「黃金巷二十二號藍色小屋」(Zlatá ulička 22)、以卡夫卡為名的書店(Franz Kafka Bookstore)到二○○五年開幕的卡夫卡博物館(Franz Kafka Museum);從公車站看板、T恤、咖啡杯、購物袋、人偶到街頭塗鴉,時至今日,卡夫卡的身影在布拉格城內無所不在,布拉格更被冠上「卡夫卡之城」(The City of K)的稱號,儼然成為書迷一賭大師風采必訪之地。

 

來自父親的終生陰影

 

  卡夫卡的父親赫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為屠夫之子,清寒的家境、困苦的成長歷程造就他堅毅、果敢而強勢的鐵漢性格,企圖心旺盛的他於十四歲離家、十九歲加入軍隊、三十歲後創業開了一家裝飾用品專賣店,胼手胝足白手成家,讓妻兒得以過中產階級小康生活。

  在卡夫卡眼中,父親不止是強人,甚至是暴君。三十六歲時的卡夫卡,洋洋灑灑寫了五十餘頁「給父親的信」Brief an den Vater),開宗明義便說父親在他心中種下根深柢固、不可動搖、無法以理性排解的恐懼。信中提及卡夫卡關於父親最鮮明的一次童年回憶,是某天夜裡卡夫卡吵著要水喝,父親難忍他的嚷鬧,遂將他從床上拖下來、關在家門外。卡夫卡從此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將所有情感與情緒壓抑在心。

  「給父親的信」中也描述道,一路苦過來的父親常指責卡夫卡衣食無虞、養尊處優,這在卡夫卡內心造成沉重而難以為外人道的罪惡感。父親的想法總是對的,舉凡與父親想法不同的意見一律是錯誤的、瘋狂的、不正常的。在這樣的父親面前,以纖細敏感、害羞內向、優柔寡斷形容自己的卡夫卡益發抬不起頭。儘管在校成績優異,爾後更擁有法學博士的傲人學歷,在學時期的卡夫卡時時擔憂考試有不及格之虞,成年後的卡夫卡又恆常厭棄自己。

  日後,「給父親的信」不止成為卡夫卡迷解讀大師人格或為大師作傳的依據,也成為精神分析研究的文本,乃至於歐洲文學史上著名的一封自傳色彩濃厚的家書。

  在真實人生中,父親為卡夫卡的人格與一生蒙上陰影。在創作上從《變形記》Die Verwandlung裡對變成一隻蟲的兒子不聞不問、甚至亟欲除之而後快的父親,到<判決>(Das Urteil)中破口大罵要兒子去投河的父親;從《審判》Der Prozeß)中迫害受害者的父親,到《城堡》(Das Schloß)裡面對苦苦哀求仍無動於衷的父親卡夫卡筆下的父親形象從來不是父愛的化身。矛盾的是,無論是企圖透過旅行或婚姻離家,卡夫卡終究無法脫離父母而獨自生活,總是又回到位於布拉格的家中,乃至於到溘然長逝後都還與父母葬在一起。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泰晤士報TIMES》公佈近十年百大佳作,

 《長路The Road》榮登百大榜首!

 

 The%20Road[1].jpg   RC7001長路-通路用封面.jpg

 

From The Times

November 14, 2009

The 100 Best Books of the Decade

 

1 The Road by Cormac McCarthy (2006)

 
Cormac McCarthy’s gripping, shattering novel walks in a long line of tradition. Mary Shelley tried her hand at the literature of post-apocalypse with The Last Man, published in 1826; Russell Hoban’s 1980 novel, Riddley Walker, sets the aftermath of doom in Canterbury. The Road’s wilderness — coming to the cinema in January — is an American one: blasted, ruined, destroyed by an unnamed calamity that has scorched the Earth with biblical fury and lit McCarthy’s prose with holy fire. In this awful landscape walk a father and his young son, treading towards a future where it would seem there could be none.

 

McCarthy has always been a poet of extremity; his earlier novels stripped romance from the myth of the frontier. The Road is stripped back even farther, its father and son the near-sole survivors of what might be called humanity; the book’s narrative is simply that of their survival. There are respites from their suffering —- a cache or two of unspoilted tinned food —- but more often there is horror; this is existence pared to the bone. For this reason, it is McCarthy’s language that must carry the book, and so it does, triumphantly, its Hemingway-like concision shot through with cadences that sometimes recall the sprung rhythms of Gerard Manley Hopkins.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9789861735627.jpg

熱戀 / La chamade

莎岡Françoise Sagan

2009.10.01上市

讓自己幸福,是她唯一的道德觀。 

可以如此痛快淋漓地享受人生、品愛情的,唯有莎岡! 

永恆的愛神,《日安憂鬱》作者莎岡 透析愛情的巔峰代表作

1968年改編電影,由法國著名女星凱瑟琳.丹妮芙主演,驚動全球。

 

 

 

像一隻貓,她秘密地追求安適,但夏日激烈的歡愉嬉鬧是那麼引人,

這隻貓不顧一切投入一場狂亂的愛戀,

得到的是,終於理解了「愛」不可違抗的本質,

以及自己的,他人的,不可改變的習性……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US-BILD.jpg 

                                                                                      本文轉載自:聯合報 黃碧端-半月文學史專欄

卡繆的《異鄉人》在一九四二年出版,當時他二十九歲。這本書成為二十世紀的經典名著,不僅暢銷,而且影響深遠。

卡繆有明星臉。《異鄉人》出版那年,電影經典《北非諜影》首映。卡繆和男主角亨佛來鮑嘉外貌的神似,立刻就吸引了媒體和攝影家的注目。巧的是卡繆本人和鮑嘉在電影裡所飾演的角色Rick也相似,當時都參與地下抗戰團體,從事對抗納粹入侵的工作。

卡繆還和另一個有幾分神似的偶像演員詹姆士狄恩有著不幸的巧合:兩人都在英年死於車禍。

一九一三年的十一月七日,卡繆生於當時法屬的北非阿爾及利亞,一歲喪父,在寡母撫養下艱辛成長,一直到大學的教育,都在阿爾及利亞完成。大學畢業後卡繆在當地一個反法國殖民的報社當記者。二十五歲時卡繆到了巴黎,二次大戰正在進行,他加入地下抗德組織,為《戰鬥報》寫專欄。也是在這段期間,卡繆寫了主要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異鄉人》。《異鄉人》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男主角莫梭以一種絕對冷漠、無視於道德教條的姿態存在,他不但在喪母的當天,跟女友歡愛,又莫名其妙地在大太陽底下開槍打死了一個阿爾及利亞人,而這些行為既無涉於他是否不愛母親,也無涉於他是否恨那阿爾及利亞人。《異鄉人》通篇表現的是人存在的孤立疏離,和人生處境的荒繆。男主角囚監期間,卡繆用了很多篇幅來描述他生命中許多凌亂跳接的情境,最後也以荒繆的判決讓他被處死。

存在的「荒繆」和孤絕,誠然是《異鄉人》的最基本意念,出於類似的信念,卡繆在四年代也寫了兩本同情無政府主義的劇本。但卡繆也是矛盾的,哲學理念上對存在荒繆的張揚並不表示卡繆自己能超然於道德判斷或國家意識--否則便不會有從事地下抗德的卡繆。就這點來說,卡繆在一九四五年出版的文集《致德國友人書》便剖析了自己的道德意識的發展。他的另一個名著,長文《薛西佛思的神話其實也可解讀為對這個矛盾的自剖:薛西佛思為了替人類偷到火種,被天神懲罰背負一個永無止期的勞苦,把一個大石每天從山腳推到山頂,大石自然會滾下來,明天要再重新推上去……。薛西佛思因此從事的是無終點也無任何意義的苦工。這是存在的荒繆,然而,藉由薛西佛思,卡繆說,「推石上山的勞苦便足以充實一個人的心,我們必須想像薛西佛思是快樂的」;他的第二本小說《瘟疫》裡,也同樣彰顯了在死亡阻絕的瘟疫之城裡,責任──抗拒災難的努力──的意義。 

卡繆在一九五七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大會推崇他是一個「具備了不起的純淨、高度專注和理性的文體家」。卡繆則自謙不知自己何以能膺此榮寵。但在整篇的得獎演說中,他談的仍是藝術家(作家)的責任,「只有作家,」他說,「單單把世人共有的歡愉或痛苦用他獨有的方式描繪出來,便能牽動無數的人。作家因而無權與世隔絕,他必須服膺於最卑微也最普世的真理。……作家也因而不能自外於艱難的責任;他若不為受苦的人服務,很快地便會喪失他的能力。此時即使暴君動員了百萬大軍,也無法拯救他於孤立──就算,不,尤其是如果他竟是與他們同調的話。……」這話,當然部分也是為提醒聽眾二次大戰的慘痛和作家面對「暴君」應有的姿態,那剛好是他在戰爭中選擇的立場。

年代的卡繆聲望如日中天。訪美時一位美國記者形容他是「耀眼的人物、文學天才、存在主義偶像、東西冷戰中的西方標竿、抗德英雄,還加上亨佛來鮑嘉的形象和諾貝爾的光環!」但這樣一個人物,一九六年在一場巴黎郊外的車禍中喪生,現場草叢中留下他未完成的自傳手稿,得年四十七歲。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US-BILD.jpg

                                                                              

菸不離手、笑看人世、洞悉人性、擁抱荒謬的性格大師,

堅稱「我不是存在主義者」的存在主義代表作家——卡繆

 

生於北非法屬殖民地窮困的工人家庭

總是菸不離手、帶著一抹滿不在乎的微笑、眼裡流露出彷彿洞悉一切的眼神,被譽為「存在主義代表作家」的卡繆,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七日生於當時為法屬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他的父親是個孤兒,原為酒窖工人,在卡繆一歲時死於一次世界大戰。母親近乎全聾、口吃且不識字,丈夫死後只得投靠卡繆的外婆。此時外婆已罹患盰癌,行將就木,與他們同住的一位舅舅又癱瘓,就這樣,外婆、母親、兩位舅舅,加上哥哥與卡繆,貧困艱苦的一家三代六口人擠在培爾克(Belcourt)工人住宅區狹小的公寓中,沒電可用,也沒有抽水馬桶,卡繆便在如此匱乏的條件下長大,夾處在多數阿拉伯人與少數歐洲混合血統的移民之中。

卡繆的母親總是鬱鬱寡歡,為逃避不愉快的家庭生活,卡繆專注於課業及體育活動。小學老師發現了他的天賦,不只為他爭取到高額獎學金,更在悉心教導下幫助他通過畢業會考,進入阿爾及爾中學就讀。中學時期的哲學課老則將柏格森與尼采的思想介紹給卡繆,也讓卡繆認識了工聯主義,為卡繆日後選擇就讀哲學系及加入阿爾及利亞共產黨埋下種子。

 

掙得一家之言地位,卻驟然隕落的諾貝爾文學獎巨星

  十七歲起,卡繆的閱讀領域愈趨廣博,除了法國經典文學,也涉獵當代作家作品,如紀德蒙泰朗、馬爾羅等,進而萌生走上寫作之路的想法。童年的成長背景,更使得貧窮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大主題,此一特點在被統稱為「阿爾及利亞時期雜文」(Écrits algériens)的文集《非此非彼》(L'Envers et l'endroit)、《婚禮》(Noces)和《夏日》(L'Ete)中最為顯著

大學時期的卡繆對戲劇產生興趣,爾後創作的劇作《誤會》(Le Malentendu)與《卡利古拉》(Caligula)皆為「荒謬劇」立下里程碑。大學畢業後,卡繆曾加入反殖民主義刊物《阿爾及爾共和報》(Alger-Républicain)成為記者,專寫有關北非卡拜爾地區阿拉伯貧民的相關報導,後來收入他的《時事論集》(Actuelles)中

二次大戰期間,對人之存在抱持荒謬觀的卡繆,出版了最能體現他這種觀點的代表作──小說《異鄉人》(L'Étranger)和長篇論說文《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另方面,也加入地下刊物《戰鬥報》(Combat)反抗納粹德國的行列,以筆代槍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此時的卡繆已是法國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繼「荒謬之作」(L’ Absurde)《異鄉人》,卡繆關注的焦點轉向「反叛」,並留下「我反叛,故我在」(Je me révolte, donc nous sommes. 的名言,第二部小說《瘟疫》(La Peste)及第二部長篇論述作品《反叛者》(L'Homme révolté)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反叛之作」(La Révolte)。

一九五七年,四十四歲的卡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生於非洲的獲獎人,同時也是僅次於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第二年輕的得主。然而,得獎後三年,卡繆就死於一場車禍意外,這位驟然隕落的一代大師,也成為最為早逝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735481-300.jpg 

《險路》/NO COUNTRY FOR OLD MEN
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
2009.08.04出版

我們敢說,小說比電影精采雋永!

2005年《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2008年,原著改編電影《險路勿近》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四項大獎

 

在這法條、紀律、正義淪喪的世界,面對毫無道理、緣由不明的兇徒、惡意和殺戮行為,

我們能否保有足夠的善念去抵擋?能否以絕對的勇氣來保護所愛的人?

 

戈馬克.麥卡錫的《長路》外冷內熱,它深情敘述:外在世界縱然冰冷絕望,內在核心卻點了一盞不滅的溫暖之火。《險路》卻丟出了截然不同、外熱內冷的吶喊:我們該如何面對巨大的誘惑、自身的貪婪?如何應對外來的邪惡、內在的恐懼?

麥卡錫運用簡潔文字所建構的畫面緊湊逼人,每翻開下一頁,便顛覆你所有猜想,字字句句迴響關於人性極致的洪鐘般的叩問……

 

羅倫,一個如同你我的凡人,難以抵抗誘惑,時常想與上天一賭自己的運氣。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1-pola-300.jpg 

莎岡(Françoise Sagan, 1935.6.21-2004.9.24

 

「莎岡過世,法國文壇也失去了最閃亮、最敏銳的一顆星。她是文藝圈最頂尖的人物,也是她那時代裡重要的角色。」——法國前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

「莎岡是一抹帶著哀愁、謎樣、疏離與歡樂的微笑。」——法國前總理哈法昂(Jean-Pierre Raffarin)

 

◎傳奇的名字如此誕生……

有「迷人的小魔鬼」、「不滅的青春之神」、「永遠的天才文學美少女」等等美譽的莎岡(Françoise Sagan, 1935.6.21-2004.9.24),本名法蘭絲瓦‧奎雷茲(Françoise Quoirez),小名琪琪(Kiki),出生於法國西南洛特省卡日阿城(Cajarc)的富商之家,為家中么女。十五歲時,舉家遷至巴黎。「莎岡」是十九世紀法國親王的姓氏,據傳普魯斯特筆下人物即以此家族為本,莎岡因為喜歡這名字的發音而取了這個筆名。

 

◎才華萌芽自豐沃的文學土壤

莎岡自幼嗜愛閱讀,最喜歡讀小說,覺得哲學、歷史、散文無趣。十三歲起陸續讀了紀德的地糧》、卡繆《反抗的人》、沙特、莎士比亞、詩人阿波里奈、柯蕾特(Colette)、艾呂亞(Paul Éluard)、拉封登、蒙田、斯湯達爾、普魯斯特等人的作品,更深受韓波《彩畫集》感動,體悟文字的力量與美,立下投身文學之志願。

 

◎十九歲,一鳴驚人

她念完教會中學後進入索邦大學就讀,卻因成日流連夜總會,學業成績不理想,令家人勃然大怒。為了安撫雙親,她在咖啡館寫下僅僅五萬多字的小說日安憂鬱》。這本十九歲出版的處女作,為她掙來法國「文評人獎」(Prix des Critiques),也令她崛起於文壇,一夜間聲名如日中天。《日安憂鬱》出版翌年,英文版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四年間於法國賣出八十一萬冊,在美國銷量高達百萬冊,陸續譯為二十餘國版本,全球熱銷五百萬冊以上。Otto Preminger改編的小說同名電影亦大受歡迎,女主角珍西寶(Jean Seberg,曾主演高達執導的《斷了氣》)在戲中的「瑟西爾髮型」一時成了時髦的象徵。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C7002_cover-300.jpg 

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

莎岡Françoise Sagan

 2009.06出版

 

造法國文壇神話的天才少女

處女作《日安憂鬱》全球狂銷五百萬冊

與《麥田捕手》齊名,護衛每一世代騷動而混亂的青春靈魂。

 

我是多麼深愛著這世界,又同樣渴望毀滅這一切!

且讓我盡情釋放心中那無以名狀的狂亂騷動吧,

否則怎能化解,天明時,我睜眼如潮湧般的憂傷。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路The Road》電影片段搶先看!

 

一個父親寫給孩子的故事,一篇懾人心神的寓言。

為了你,在這個早晨醒來,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

 

《長路》改編同名電影正式曝光!

今年秋天 全美即將上映! 搶先欣賞撼人片段。

 

前往購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

 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相信的路太遠,希望的路太長

 文章擷取自[MS FION]

 

「人不會忘記嗎?」
「會,人會忘了他想留住的,留住他想忘記的。」

這是《長路》裡最觸動我的一次對話,也是我對《長路》最後的一個結。

開始在黑夜裡。「他」驚醒了,黑夜很靜默,然而,在末日世界的長路上,靜默是最嘈雜的喧囂。他和他的孩子走著,緩慢而吃力地走在充滿驚懼的長路上,世界不知怎麼了,大災難降臨過,物資耗盡、人類和其他的動物都幾乎絕跡了,當然了,什麼形式的政府組織都毀滅了,沒有文明,沒有人類賴以維生的文明系統,在這樣的世界裡,活下去是太沈重的負擔,死去……死去反而比較容易,然而,他選擇活著,並且為了他的孩子,他要很勇敢並且堅強地撐過整個長長的旅程。

他們有方向,隱約的方向,就像他們所抱持的渺茫的希望。

然而,惡劣的環境迫人孤絕,孤絕的環境迫人瘋狂,瘋狂的環境下人們還擁有什麼?對過去美好的回憶嗎?漸漸的都會忘了的,因為當生命中的一切都迅速流失之後,「生命」只能回到最本質的部分,那個叫作「求生(survive)」的部分,連時間也沒有意義了。

「沒有代辦事項,每個日子都廳從自己的旨意;時間,時間裡沒有後來,現在就是後來。人們留懷心尖的恩寵、美善俱源於痛楚;萬事生降於哀戚,與死灰。那麼,他輕聲對熟睡的孩子說,我還有你。」

他必須帶著孩子繼續向前走,這條路很長,不知道何時可以有盡頭。死亡的陰影不停侵襲著他們。他們拚命地尋找食物,既然大自然的資源也被燒毀了,他們必須尋找以前的人的痕跡,期盼能找到殘留的食物。但是,在這個末日的世界裡,人,之於人,已經不再等於食物鏈上的平等,人也可以吃人,只要能活下去。那不是犯罪,那也不一定是邪惡,這些概念太複雜了,在最原始的人生路上,只有活下去是唯一的方向。

所以,關於他曾經活過的那段舊日回憶,他還可以相信嗎?他還應該記著嗎?

「他相信每縷回憶都對記憶源頭有所折損,道理就像派對常玩的傳話遊戲;所以應知所節制,修飾過的記憶背後另有現實,不論你對那現實有沒有意識。」

現實實在太凜冽了,無情地摧殘著他的記憶,那是他心中溫情的源頭。那個火快滅了。但是他必須教導孩子,起碼,孩子要能夠繼續走下去,他很疲憊了,也知道自己或許不能走到遙遠的終點,他必須試著讓孩子學習關於這個新世界的規範,學習新世界裡的安全。那些是他自己其實也不確知、不能盡信的法則。

路上他們斷斷續續遇見了一些人,多數是無法信任、相互傷害的所謂壞人。然而孩子卻堅信世上還有好人,即使他所成長的環境是再也沒有以前的良善的地方,他仍堅信著連爸爸都已經漸漸拋棄在路上的那分對人性的信任。每回孩子和他因為對人心的信與不信意見相左時,他便央求孩子別躲進自己的沉默裡。世界已經太沉默,沉默的世界吃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連帶吃掉了信任。如果連他僅有的都不在信任他了,那麼一切又是為了什麼。

腳步一天比一天更難邁開了。終於他知道是時候必須離開孩子了。其實,到底他交給孩子了什麼,他其實已經不能確知,他異常賣力地將他生命裡僅有的一切都灌注給孩子,只是這一路太漫長了,他努力地愛著愛著,可是他的愛裡還剩下什麼?孩子接受了什麼?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漫長路,以及成為一個人的最低限度----閱讀Cormac McCarthy《長路》   

文章擷選自[斯人讀舒適]

你中途加入他們,來不及瞭解一切,就跟著上路。你訝異地看著這對父子,不知道他們吃了多少苦,小男孩寡言卻聰慧,像是飽受驚嚇卻眼神堅定,看起來至少有兩個星期沒洗澡,牛仔褲已經醬漬到看不出原來的顏色。男人形容清臞,腰間插了一柄左輪手槍,故意讓槍柄明顯顯露,臉面上包覆一條骯髒的巾布當作口罩,口鼻的位置特別地髒,且濡濕。小男孩在他的面巾上畫了大嘴和尖牙,藍色的墨水,被髒污和濡濕後,尖牙倒像是奇異的花朵。

你跟了他們一段,緩慢地拖著腳步,昏暗的天色分不清白天的時刻,而且你感覺昏暗日復一日更甚,空氣中充滿巨量煙塵,像霧卻又更暗沈。隱約地,你只能由光源區域的強弱判斷太陽的方向,空氣、道路、樹木、草原都鋪上一層塵土,植物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要枯不枯,像是無力想睡的樣子。

你跟了這對父子三天,看他們由推著的大賣場購物車裡面的雜物堆中掏出看起來顯然過期的罐頭解決餐食,小心翼翼地只讓自己不感到飢餓,便又仔細地將食物藏到購物車深處。他們不太交談,父親問話,孩子才答話,而且大都回答:Okay,好。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周圍,在大路上看不到的地方簡單地搭棚睡覺,小心自己升起的火堆會被發現,拔營時務必將一切清理得不使人發現痕跡。


你沒耐心繼續跟下去,像是水泥場版本的公路電影,你被揮之不去像眼翳貼附視角的朦朧視野搞得快失去耐性。某天早晨,父子倆陡然驚醒,你一度以為他們倆發現你,但你馬上知道他們發現長路那邊有人走進的聲音,男人一邊壓低男孩的頭,一邊低聲唸唸有詞,緩緩拔起手槍瞄準其中一個朝他們走來帶著面罩的男人。男人解褲帶欲解手卻發現眼前的瞄準他的槍口,他隨即放脫褲帶,一翻身拉了小孩到他身前,另手抽出一把刀抵著小孩和男人談判。你不敢看,別過頭去,聽得槍響,你轉頭,只見戴面罩的男人腦門開花,男人槍法神準地解決掉威脅,順勢拉了受了一頭鮮血的小男孩往後疾奔。

你跟著他們奔跑、躲藏,直到確定沒有人跟來,男人找到泉水幫小孩洗淨頭臉,然後一個人跑回前處觀察,確定他們的購物車內的物資已被劫空,而那個被他斃了的男人,屍體僅剩一堆骨頭和一灘內臟,他往草叢裡吐了一口唾沫。往回走,尋到仍受驚嚇的男孩,兩個人判定方位,拿出碎裂的地圖尋覓自身所在,覓好路線,繼續往南方進發。

你打理好精神,看著眼前這男人,藏在瘦弱又猛咳身軀下不可思議的身手,你盤算著在這巨變之前他的身份,雖然你不知這世界的巨變是怎麼開始的,但就是巨變,看起來在僅有屈指可算出的後續人類世代裡,天空不會再出現湛藍。


你離開那對父子身邊,清冷白描的字句開始對你產生意義,你翻回第一頁,重新溫看原先讓你排拒而沒細看的字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沒有多餘顏色的浩劫後世界,一步一步一邁一邁,朝著不知道有沒有希望的南邊海岸進行。這長路上看不到終點的旅程,本來讓你將其歸類為公路電影的書寫,但其往南行進的旅程,更讓你想起在本地常被當作兒童讀物的《頑童流浪記》(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這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偉大作品,開啟了獨立於英國文學的美國特色。同樣是一對男人和男孩,哈克與出逃的黑奴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發展出類似父子的關係,挑戰黑人與白人的權力結構。而在末世的這一對,本來就是父子,但卻又不像父子,孩子是男人的救贖,是他的天使,提醒他心裡面柔軟的那部分,不要因末世的冷血劫掠而硬化,提醒他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像是哈克在吉姆身上所見到的。

你投入那個場景視野有限但企圖視野卻極大的末世小說,這一向是你喜愛的類型,以末世究竟人類最根本的價值,往往僅存但卻重要。在末世,人類往往是徒具人形的獸類。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矣。那幾希者,卻是河沙中的一小顆鑽石,有了,就有價值。

以這樣的筆法逼練出人性的鑽石,你凜然,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冷粹。人性與文明如此脆弱,不容試煉不許輕忽,只要幾年時間的疏忽,倚靠著世代呵護累積的人類智慧便馬上斷裂,所謂文明如同細草之莖,一疏神,便已折毀。這不是末世言說,人類史上已多次發生,非是想像。

一莖細草在路旁中靜靜承受不段落下塵粉,男人和小孩緩緩拉著推車從它身旁走過,煙塵落進草葉莖脈的層層夾縫中,下一次落下的黑雨再將塵土往深處沖擠,草身不復原先顏色,宇宙的奧秘被覆蓋,層層層層地被覆蓋。黑色的雪緩緩飄下。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路>書中故事感動了全球萬千讀者,麥田文學部落格從今天開始連續四個禮拜,

每逢週四,將刊載數篇台灣區讀者動人的讀後心得,與大家分享!

歡迎您一起進入<長路>書中世界!

 

 

 

 《長路》讀者迴響1.                                                     擷取自 部落格 【芳草萋萋】

入秋的夜晚,氣候轉涼,風扇已派不上用場,鄉間的夜晚更加寧靜,靜得連隔壁關門聲都一清二楚。長路的試讀本放在腿上,一頁一頁翻著,我完全忘記了時間已是多麼的深沉。兩個晚上,甚至到更後來沒有閱讀的晚上,長路裡的情景始終在我腦海盤旋,也確實影響了好幾個晚上的睡眠。

Cormac McCarthy要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他洗練深刻的文字,一筆一筆撞擊著我的心。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上回是在讀Joan Didion的奇想之年時,還有看完電影無人知曉的清晨時,曾經發生過。妳很想哭,但哭不出來,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硬是擠在胸膛,悶得妳無路可逃。有時候常講人與人之間需要緣分才能相處,其實書也是,市面上的好書百百種,但要遇到真正能與心靈碰撞的卻不多。實在是讓人驚訝,為什麼Cormac McCarthy居然能如此清楚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與感受,而他也只是一個陌生人啊。

剛開始被長路吸引的原因是,小說在詳述父親與兒子的關係,原以為這本可能是常見那種容易讓人熱淚盈眶的小說,但它不是,它的野心更大,它所挖掘出的情感更勝過眼淚所能表達的,以致在我心中造成巨大迴響,久久無法恢復,有好幾個夜晚,夜深人靜時,我彷彿可以聽見他們父子倆的對話,還有那些令人心痛的矛盾,在寂靜的夜裡,被放大了好幾倍。很難解釋為什麼書裡的文字會對自己產生這樣大的影響,一如當初奇想之年帶來的衝擊,對這樣的小說真是又愛又恨啊!

長路的文字充滿詩意,很適合朗讀,想必譯者也花了不少力氣去揣摩Cormac McCarthy筆下的意境,譯者的字字珠璣更加渲染了小說的張力,明明字句是那樣的少,但隱藏在字裡行間的力量卻又那麼強大,整本讀來雖是寓言小說,但卻更像警世詩篇,言簡意賅,父親與兒子的重覆對話就像一則則哲理,讓人反覆回味。小說情節並不複雜,單純的主線,單薄的人物,主角只是不停地走著,朝向一個未知的世界,但由於留下的空白相當大,另人思考的空間也跟著加大。

雖然是世紀末的故事,Cormac McCarthy還是給了人類希望,畢竟還有長路要走,而非將盡。

麥田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